夸尤拉昊美术馆首展“非对称考古学”,当我们凝视机器时机器在凝视什么?

作者:刘霞 2019年3月25日 资讯展览
越来越多的议题关注到机器和人的关系,当人类成为“考古历史”,已经成为“后人类时代”的重要议题,世界的主角自然也将转化为其他,比如机器,比如时下更时髦的“算法”。
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开幕现场
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昊美术馆最新展览,驻伦敦的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通过科技之镜对历史的美学和自然风光进行考古,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排除了人类的主观视角,而完全从客观的机器之眼入境,再转译为机器视觉。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凝视“机器之凝视”的机会。
艺术家夸尤拉与其雕塑作品《拉奥孔#D20 Q1》230×123×130cm 粉状白色大理石 2016
艺术家夸尤拉与其雕塑作品《拉奥孔#D20 Q1》230×123×130cm 粉状白色大理石 2016
夸尤拉1982年出生于意大利罗马,并在那里长大,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古典大师绘画以及巴洛克建筑等历史美学中的内容都成为夸尤拉作品的切入点,他借助自己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景点的图像进行重新想象,这其中包括新媒体、影像、雕塑等。
作品《拉奥孔》及《地层》
作品《拉奥孔》及《地层》
在这次艺术家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中,展出了艺术家的包括“拉奥孔”、“地层”、“图像志”、“雕塑工厂”、“遗存”、“漫步”、“夏日花园”、“伪装”在内的八个部分、十一组不同媒介的作品。而在我看来,这八部分的内容被可以分为“机器之脑”、“机器之手”、“机器之眼”,以及“机器之上”四个部分。
作品《图像志》
作品《图像志》
《图像志#根据鲁本斯 猎虎》180×120cm(每张) 系列数字微喷 2014
《图像志#根据鲁本斯 猎虎》180×120cm(每张) 系列数字微喷 2014
“机器之脑”从《拉奥孔》以及《地层》、《图像志》开始,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家以计算和算法进行创作的基本思路。展览也正是从《拉奥孔》这件在艺术史上最经久不衰的形象开始,而《拉奥孔和儿子们》也几乎是任何一个艺术家和学生开始艺术之路的的开端,一件不断被模仿的典范之作,在夸尤拉的计算机中,通过复杂的虚拟数字模拟和实体模型技术试验,以另一种形式重新生成,既带着古典的基因又有着未来的科技的外形,正是艺术家对对立力量之间的紧张和平衡关系的呈现。与《拉奥孔》同样对经典艺术的科技拆解的还有同一展厅的《地层》,同样运用计算机对古典大师绘画或壁画外观形象进行分析,在生成计算机式的呈现方式。统一系列作品还有《图像志》,古典绘画在计算机的算法下,被简单化算法指令的合集,作品最终去掉了原本的叙事和语境,构图和配色方案转换成为新的抽象形式。
展览现场最核心作品《雕塑工厂》
展览现场最核心作品《雕塑工厂》
《雕塑工厂#2》机器尺寸250×250×100cm 围笼尺寸:360×600×600cm 机器人数控装置 2019
《雕塑工厂#2》机器尺寸250×250×100cm 围笼尺寸:360×600×600cm 机器人数控装置 2019
本次展览最核心的作品《雕塑工厂》,则可以被视为“机器之手”,看算法和计算机如何实施自己的计划,并向我们展示了机器在“技艺”面前对人类的碾压。在展览现场,一台智能机器手臂不知疲倦的雕刻着巴洛克时期贝尼尼的经典名作,而在展厅展出的是一个机器手臂生成的一个雕塑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普洛舍宾娜》从一块方形泡沫,到出现几个抽象的面,再到出现圆润的轮廓等多个阶段。但无论是哪个阶段,我们似乎都可以在美术史中找到对应的阶段,甚至机器从无到有的结算,正好是艺术史的逆生长过程,在艺术发生的历史上,不也正是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历程,但对于计算机和算法来说,这些易如反掌,而在展出的作品中,艺术家没有让任何意见作品完成,或许也是一种克制,抑或是一种对机器的畏惧。
《普洛舍宾娜》系列雕塑 80×55×45cm(每件) 高密度聚丙乙烯泡沫塑料块 2018-2019
《普洛舍宾娜》系列雕塑 80×55×45cm(每件) 高密度聚丙乙烯泡沫塑料块 2018-2019
《普洛舍宾娜》
《普洛舍宾娜》
作品《遗存》和《漫步》,则是一种“机器式的观看”。在两件作品中,艺术家都用到了AI视觉系统,在平面作品《遗存》中艺术家用高精度的极光扫描仪捕捉了大量高分辨率的自然景观,再通过数字渲染输出到大画幅的收藏级相纸上。而在影像作品《漫步》中,艺术家将一架无人机飞跃瑞士山谷森林时,对周围景观的细腻精度分析同自然的原本景观以不断叠加的方式在影片中出现,提供一种全新观看方式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景观”。
《遗存》360×140cm(每张) 系列数字微喷多张联画 2018
《遗存》360×140cm(每张) 系列数字微喷多张联画 2018
《遗存》细节
《遗存》细节
在我看来,在另外一个系列《夏日花园》中,艺术家要展示的是在机器之上的人的部分。灵感来源于法国印象派绘画,尤其是莫奈晚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这一点吸引了尤夸拉,也希望在机器之上可以提供另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艺术家通过机器捕捉了大量的自然风景的原生状态后,通过算法将其展示出计算机的观看模式,而这种被指令抽象化之后的画面,竟同印象派的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夏日花园》600×337cm(每屏)7频投影/7声道 系列高清视频 2016
《夏日花园》600×337cm(每屏)7频投影/7声道 系列高清视频 2016
《夏日花园》
《夏日花园》
展览将持续至于6月2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