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彧凡 褶曲的诗意

作者:卢可非 来源: hiart.cn 2012年3月26日 资讯展览
26日,时隔两年,陈彧凡带着他的近作来到了aye画廊。和之前的个展"化一"一脉相承,"褶曲的时间"也延续着艺术家在二维平面中图像生成的探索。
如果不细看,你会很容易把陈彧凡的新画和墙上的白色暖气片搞混。在"57600"中,陈彧凡用电烙铁在直径1.8米的画布上整齐划一的烙下了五万七千六百个圆点,然后再在油画布上一遍又一遍的记录着时间的流淌,而颜料自然的痕迹也透露着禅意。
在艺术家看来时间有体量的,这和雕塑家隋建国在三维空间中对时间的探索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意外的却是艺术家拒绝抽象和观念的概括。相反,陈彧凡对于家乡福建莆田的宗族记忆确格外认同,这一点在之前和弟弟陈彧君一起创作的装置作品"木兰溪"中也分外明显。
整个展览中艺术家只用了两种颜色,白颜料和黑木炭,简洁高贵,正像是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中传达出的现代宗教感。在唯一的纸本装置作品"水墨"中,陈彧凡在白纸上用圆点烫出了一条河,而后在一旁碳化出了自己心中墨的形状。显然艺术家所理解的水墨,有着他自己的诗情画意。
似乎年青人对年青人更有吸引力,杨勋在忙活完自己的个展之后也得闲到现场细看陈彧凡的作品。赵一浅,刘礼宾等艺术家的好友也到场助阵。据aye画廊介绍,虽然已时过两年,但这位年轻艺术家的价格仅略有上涨。比起之前陈文骥"什么"的大卖,aye画廊更希望年轻的陈彧凡能走的更踏实稳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