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快乐的人们”在中间美术馆
在我开启首次造访中间美术馆之旅之前,就被它新开幕的展览名字所吸引。“快乐的人们……”这个152字的题目来自现代诗人与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写于1940年的诗剧《快乐的人们》。诗人于1938年到达延安,在感受到自由、宽大和快活的空气后,书写了一系列“歌唱早晨,歌唱希望,歌唱属于未来的事物,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的诗歌。
《快乐的人们》描述了一群年轻人在秋天的夜晚,在野外围着红色火堆举行活动、交流理想的场景,作品中塑造了包括所有的人、所有的女子、所有的男子在内的众多群体形象,同时也有个体形象的出场,比如第一个男子,第二个女子,第五个女子等。
诗剧通过人物的对白、独白,描述着这群男女的精神面貌。而将其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去掉之后,这部诗剧便成了:“快乐的人们 所有的人 所有的女子 所有的男子 所有的女子 所有的男子 所有的人 第一个男子 第二个男子 第一个女子 第二个女子 第三个男子 所有的人 第四个男子 一部分人 另一部分人 所有的人 第三个女子 第四个女子 第五个女子 第五个女子 所有其他的人 第五个男子 所有其他的人 所有的人 第五个女子 所有其他的人 第五个女子 所有其他的人 第五个女子 所有的人”。
尽管如此,这个仅保留了诗歌轮廓的展览题目,仍然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里,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的诉说欲望。在处于新时代的今天,艺术家们以带有怎样情绪的作品替换了那些对白的内容,并丰富和改造着这部诗剧呢?
参展艺术家胡伟、贾淳、娄烨、吕智强、谭华牧、王一凡、“新历史小组”、杨雨澍、袁运生、曾宏、张晖、张淼、张玥、赵文量、赵银鸥,以各自的作品描述了不同的人物角色:动摇的、困惑的、游离的、分裂的、深思的、消极的、受困的、无所适从的、自我否定的、冲撞的、充满幻想的。在原本令人感到疑惑的参展名单中,艺术及偶尔诉说着个人史,偶尔又成为一群人当下的“群像”。
走完中间美术馆的三层展厅,不难想起这座“永远不在媒体关注视野之内的”的美术馆,曾被策展人冯兮称作中国“真正做学术、做研究,包括文化输出、公共教育最好的两个美术馆之一”。而在展览之外,“中间实践”项目的第六回也同期拉开帷幕。
由中间美术馆与假杂志共同策划“林中空地——重访假杂志的实践简介”回顾了已转型成一个围绕图像展开多元实践的综合艺术机构“假杂志”的前世今生。展览现场,玻璃窗上的文字取自“假杂志”的栏目名称和几本出版物的名字,这些充满诗意的词句或许可以当做一些关键词与索引;美术馆空间内的书架上,还呈现了假杂志在过去8年间全部28本出版物(包括多本绝版书)。
展览将持续至8月4日,据悉展览期间将伴有相关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