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同中国美术馆作品展 遗世独立的“寂寥”存在
中国美术馆“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
9月20日下午,“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20多件展出作品,是其从2016年到2018年一次整理汇总。
开幕发言嘉宾
本次展览由江苏省国画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烟台美术博物馆协办,正观美术馆、宇辰美术馆承办,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策划。展览开幕式由美术评论家、策展人孙欣主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著名理论家安远远;原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院长、著名艺术家韩国榛;原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院长、著名艺术家唐勇力等众多嘉宾到场祝贺。
开幕嘉宾合影
杜小同是当今中国水墨画坛特立独行的一位’70后艺术家,其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白性、疏离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寥。 “寥,深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正是杜小同的气质。
部分展厅
作为一位坚守绘画、执着水墨的艺术家,杜小同的情感逻辑在山水的寄情抒意中荡漾,他并未完全跳脱于传统,而是一直在寻找笔墨与造境的新边界,这在他此次展出的“海•滩”和“竹•石”为主题的两类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海•滩”中,他画海滩、画水天相接的交界,人在画面中不作为有特征的个体出现,在水域的漫无边际里显得渺小而萧索,他以非常个人化的笔墨语言去表达他对大海的深切感受,本次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作品《长滩》则将他的这种感受铺陈开来,观者甚至会有步入其中的冲动。“竹•石”是杜小同在“海•滩”之后再次触碰传统题材的探索,相比于对海的拷问,“竹•石”则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对象,因其形式语言、表意体系的高度成熟,杜小同对此非常慎重,并在刻意与之保持着距离,有呼应但绝不趋同。而《天池竹石》、《自去来》两个系列的作品恐怕是他精心寻觅、严苛表达的成果。
《长滩》190×830cm 纸本水墨 2016
《浮生》 228x548cm 水墨宣纸 2018
《故乡》198×400cm 水墨宣纸 2016
《潮汐》245×248cm 纸本水墨 2018
杜小同用看似温和、朦胧实则刚强、坚挺的图像引导着直通有关 “寥”的意味。其旷阔、冷逸、空寥,呼应着董源、倪瓒、石涛、八大的一脉精神,而俯瞰世事的态度,直面艺术本体的冷静,扩张水墨语法的勇气,又使其作品具有了21世纪的所谓全球化意味。正如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对杜小同作品的解读:“杜小同用淡淡的水墨表达了一种轻轻的哀愁和寂寥,在他朦胧诗意般的笔法里可以看到黄土高原的苍茫、海一样的高原气质,他用静静的、寂寥的方式诉说着他理想的追求。所以,杜小同的作品不仅是现代的,更是他对古代的一种眺望,更是他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表白。”
《天池竹石之一》248×122 水墨宣纸 2017
《天池竹石之二》247.5x123.5cm 水墨宣纸 2017
《自去来之二》250.5x89.5cm 水墨宣纸 2017
《自去来之一》249.5x89cm 水墨宣纸 2017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