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科技与艺术,呈现澎湃数字文明观,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启幕

作者:舒元 2020年9月27日 资讯展览
2020年9月26日,“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
融合科技与艺术,呈现澎湃数字文明观,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启幕
融合科技与艺术,呈现澎湃数字文明观,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启幕
融合科技与艺术,呈现澎湃数字文明观,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启幕
融合科技与艺术,呈现澎湃数字文明观,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启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邱志杰院长和陈抱阳共同策划。展览以“世界处理器”为主题,以“亚洲话语”为语境,用生动鲜活的数字科技手段深刻诠释亚洲文明和中国文化内涵。展览邀请来自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的32位艺术家及艺术团队,共打造32件数字艺术作品,包含虚拟与现实技术、脑科学、生态艺术、沉浸式空间等,其中有十余位艺术家为时代美术馆的展览创作的全新作品,并首次亮相。

邱志杰 《技术史地图》2.45x13.75m AR 2020
邱志杰 《技术史地图》2.45x13.75m AR 2020
陈抱阳《VR·眼动山海经·旅行指南》尺寸可变 VR设备、眼动、玻璃装置、灯带 2020
陈抱阳《VR·眼动山海经·旅行指南》尺寸可变 VR设备、眼动、玻璃装置、灯带 2020
 Hito Steyerl《太阳工厂》 23‘ 单一频道HD视频 2015 
 Hito Steyerl《太阳工厂》 23‘ 单一频道HD视频 2015 
一、跨越虚实 贯通古今 呈现澎湃数字文明观
澜景科技艺术中心《未填海》13x7.5x3m 综合材质  2020
澜景科技艺术中心《未填海》13x7.5x3m 综合材质  2020
陆飞+雷剑豪 《一起看电视》3x5m 沙发、电视、台灯、植物、显示器、电脑 2020
陆飞+雷剑豪 《一起看电视》3x5m 沙发、电视、台灯、植物、显示器、电脑 2020

数字文明的发展正在消除许多人类从前难以逾越的界限。“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利用前沿、先锋的数字艺术形式,“打破时间的单向性”,由民族志《山海经》出发,引导观者参与一场穿梭时空的旅行,在虚拟和现实、过去和未来之间,探索、想象充满神秘和未知的数字世界。展览融汇AI、虚拟与现实技术、脑科学、生态艺术、机械装置、沉浸空间等丰富内容,将为观众们展现数字艺术新奇与独特。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王梦瑶 《GAZE》尺寸可变 网站、视频、图像 2020
王梦瑶 《GAZE》尺寸可变 网站、视频、图像 2020

二、四大板块 精彩作品 跨界融合科技与艺术  

人类的文明进程从未离开过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先进科技与审美想象的结合更是时下艺术界的热点。以此为灵感来源,策展人把“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分为“那里有龙·山海经宇宙和文明视野”,“数字生物·算法文明”,“技术灵知主义”和“进化的迷宫:异形和生物想象”四大板块,探讨文明和宇宙观、生物和异文化想象、人类灵知的演进谱系。

葛蔓 《盾构》 100x152cm 金属材料、液晶板 2020
葛蔓 《盾构》 100x152cm 金属材料、液晶板 2020
叶楠《微风生命》4.3x2.4x6m 铝、不锈钢、磁铁、电视、钢丝绳 2020
叶楠《微风生命》4.3x2.4x6m 铝、不锈钢、磁铁、电视、钢丝绳 2020

用作品打破不同领域间的界限,在科技、文化与艺术的交叉点上,参展艺术家们运用新科技赋予艺术以新生命,邀请观众们跳出既定的思维框架,在沉浸感强烈的展厅空间中想象数字世界的无限可能。

Ingo Gunther 《世界处理器》直径30cm/个 亚克力 2020
Ingo Gunther 《世界处理器》直径30cm/个 亚克力 2020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以艺术家王志鸥的作品的点亮以及现场表演作为展览的开幕。这件作品《PROTOTYPE-1》结合激光利用数字影像框架与激光,切分出真实与虚拟的界域。两位舞蹈演员在充满雾气的现场相互摸索,呈现虚实之间的模糊暧昧。字影像框架与激光,切分出真实与虚拟的界域。这一过程犹如生命的镜像:这种由人类亲手创造出的工具,也必将重新塑造人类自身。

王志鸥《PROTOTYPE-1》350x400x50cm LED框架结构、激光灯、视频编程 2020
王志鸥《PROTOTYPE-1》350x400x50cm LED框架结构、激光灯、视频编程 2020
展览中还设有一个特别的沉浸式空间,这是来自陈琦的作品《无去来处》,作品来源于藏书中的虫蛀孔洞,进而生发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并创作出一系列名为“时间简谱”的版画、手制书、影像、装置和雕塑等作品。这件作品也是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参展作品,艺术家以空间的方式,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进入这个“礼盒”,体验东方哲学关于时间的禅思。通过体验和想象,把握虚空中时间真实的本质。
陈琦 《无去来处》7.5x8m 数字光影、PVC 2020
陈琦 《无去来处》7.5x8m 数字光影、PVC 2020
展览将持续到11月22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