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墨”40年 突围与回归
岁末寒冬之际,水墨界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烧了一把熊熊的火。


开幕现场
12月18日,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压轴大展“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开幕,大规模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水墨艺术,全面呈现了水墨艺术40年来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

策展人张晓凌导览

策展人鲁虹导览
展览由“新中国画”和“新水墨”两个单元组成,分别由张晓凌和鲁虹策展。展览筹备将近一年,作品资源与征集难度达到美术馆开馆以来所有展览之最。“新中国画”与“新水墨”两个板块在水墨40年的发展中呈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为了学术梳理的便利分为两块,以编年的顺序依次展出。


“新中国画”板块展览现场

吴冠中 《山水》 91×68cm 中国画

李苦禅《白鹰》136×69cm 中国画
美术馆一楼展厅呈现了“新中国画”板块,重新改造后移恒温恒湿的全面配置齐聚了朱屺瞻、刘海粟、李苦禅、关良、李可染等等一系列大家的力作。整个“新中国画”展厅也以年代节点分为不同板块,比如到了20世纪80年代,周韶华的作品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130×69cm 中国画

周韶华《黄河魂》80.5×93cm 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 1981
美术馆二楼和三楼呈现了“新水墨”板块,形式更为多样,展出了周思聪、沈勤、王川、谷文达、徐冰、田黎明、李津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艺术家刘平对此表示,“所有的作品历经四十年的发展,无论在题材、观念、图像、构成以及笔墨方面都有很大突破,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水墨范畴,那些抽象的,表现的,或与新媒介结合的水墨装置影像作品等等,似乎更大的意义在于拓展了一种水墨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新中国画”板块现场

杨诘苍《飘逸的城市》 280×160cm×6 绢上水墨及矿物颜料 布面粘裱 2008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藏

王川《1997NO.2》97x179cm 1997

李津 《光环组画之二》100×65cm 水墨、布面设色 1993
策展人鲁虹有言“水墨在中国已经有二千多年发展的历史了,与油画、版画、水彩等相比并不纯粹是一个画种的概念。事实上,水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对话的重要文化资源。一部中国文化史告诉我们,水墨是中国文化生物链上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在当下艺术发展的大格局中没有水墨的参与,无疑将是我们文化生态上的巨大灾难。在我看来,属于“新水墨”范畴的作品在有效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手法的同时,不仅完全超越了传统“中国画”固有的艺术框架,而且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它标志着在深厚的传统中蜕变、升华出来,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地平线。”

邱志杰《重复书写兰亭序》 尺寸可变 水墨影像 1990-1995

朱伟 《水墨研究课徒系列》 93×64cm 水墨设色纸本 2012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9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