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公馆“人的风景” 当绘画碰撞电影

作者:李愚 2014年7月13日 资讯展览
7月5日,坐落于台北市中心的谷公馆,推出了他们精心准备了半年之久的展览“人的风景”。展览一方面介绍娄烨导演的电影艺术给台湾观众,另一方面将三位参展艺术家宋琨、韦嘉、齐星的创作带到观众面前。娄烨与三位艺术家并非算作同一时代的创作者,却是今日共同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艺术家。而谷公馆对这个展览的学术期待,自然更不仅仅是要呈现一位优秀导演及其电影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展览上,让艺术家的绘画创作与导演的电影创作形成一种时代的碰撞。
谷公馆推出了精心准备了半年之久的展览“人的风景”
谷公馆推出了精心准备了半年之久的展览“人的风景”
娄烨,中国第6代影视领域的最为特殊和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娄烨的电影中总是存在的双重关系甚至多重关系:影像与声音之间、虚构与纪录之间、文学与电影之间,爱情与政治之间、形式与内容之间。他所选取的大多为现实题材,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在展览中,谷公馆将展示娄烨导演电影的海报、剧照,一部分导演在电影工作中的分镜头手稿、道具、影片DVD光盘以及部分导演早期绘画作品。此外,也将展示娄烨导演电影中的经典的台词、音乐或者声效。还将解构娄烨所有电影中经典的镜头及片段,在再次重组中体会娄烨导演带给我们的关于“人的风景”的影像呈现。并且,在真正的电影院播放《颐和园》,之后会有一个导演跟观众的对谈,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览将娄烨导演的电影艺术介绍给台湾观众,吸引了大量的人气
展览将娄烨导演的电影艺术介绍给台湾观众,吸引了大量的人气
娄烨,中国第6代影视领域的最为特殊和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娄烨,中国第6代影视领域的最为特殊和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除此之外,坚持助推大陆年轻艺术家多年的谷公馆,此次找到了三位非常契合这次展览主题的绘画艺术家:1977年生于内蒙古的宋琨,已经成为中国70后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的作品除延续一直以来的风格与特色外,更大胆挑战强烈的光影变化,透过其中的转换,透露出对自我追求与现实间微妙的平衡与批判。而197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韦嘉,其所探讨的自身心灵层面,情感细腻,让他的作品持续获得众人的注目。与谷公馆首次合作的齐星,则以介于写实与浓郁的个人笔触的艺术语汇再现出虚幻若真的临场感,展现出艺术家内在的人文关怀与其世代的当代性。

为了将展览的面貌在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面前进行一番充分的描述,谷公馆的负责人谷浩宇非常详细的对展览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介绍。
这场展览还将三位参展艺术家宋琨、韦嘉、齐星的创作带到观众面前
这场展览还将三位参展艺术家宋琨、韦嘉、齐星的创作带到观众面前
韦嘉《浅涩尝春》60×43cm 布面丙烯 2014
韦嘉《浅涩尝春》60×43cm 布面丙烯 2014
宋琨《旅程2》 65 x45cm 布面油画 2014
宋琨《旅程2》 65 x45cm 布面油画 2014
齐星《月缺》 40X30CM 布面油画 2014
齐星《月缺》 40X30CM 布面油画 2014
Hi艺术=Hi 谷浩宇=谷

Hi:为什么会有这个展览?
谷:这首先不是一个影展,如果只是一个好象资料或者电影的影展的话就不是太有意思。我觉得整个展览更多的是从艺术上的角度来探讨,它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面就是从娄烨导演本身的电影的艺术来看。如果简单的放放他的电影其实没有意思,于是我们就试想怎么样把他的电影在画廊中做一个有关艺术的展览。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比较全方位的探讨:包括我们在展览里面我们把他的声音解构了,独立出来;我们把他的电影里的情节解构了,组织成一个短片;我们把过去采访他的杂志里面资料的或者文字上的资料整理出来,变成一个从外界怎么了解娄烨的部分。因为电影是一个很庞大的集合体,我们反过来把这么庞大的集合体解构了以后,在画廊里面分不同的区块做呈现。这个意义很大,你从这些解构里面,就能够继续延伸阅读导演背后他的时代背景,他自己的艺术价值,反过来他自己跟时代里产生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是一个很大的主题。

第二个方面是加入了三位联合参展的艺术家。为什么呢?我觉得第一点是艺术的一个传承,并且有一个时代的落差,还有就是一个文化的背后的更大的更深的背景是什么。因为这个展览,能够更深刻的看到一个艺术家创作,不是他作品的表层,你可以看到他背后的文化脉络,更熟悉一个文化感。其实这个展览很有意思,它看起来规模很大,反过来由于它规模很大,你必须要更细微的看到它背后的东西,它才能够成立,这个需要时间。所以这个展览筹备花的时间很长,但他可能最后出来的效果是深刻的。
我觉得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为什么需要电影,除了给你娱乐,在你看完以后你还会有什么东西留下来。绘画作品或者艺术作品也一样,如果它深入人心,一定有深刻的饱含人性的东西,这个人性就是一个连接点。这三个艺术家我觉得他们的作品里面,对于人性的观察跟理解,可能跟导演是可以共同对话的。
这场展览最终的目的,是让艺术家的绘画创作与导演的电影创作形成一种时代的碰撞
这场展览最终的目的,是让艺术家的绘画创作与导演的电影创作形成一种时代的碰撞
Hi:你们是从1月份冬季群展之后就一直在筹备这个展览?
谷:对,其实我们一直以来展览都做的很精,也在这一段时间思考了很多的问题。当然这个展览需要花特别多的时间来筹备,因为它背后需要做的工作量很大。他的电影里面的语言,他电影里面所有的道具。我们是像做研究一样,把它们一个一个找到的。
   
Hi:把一个电影导演幕后的一些东西弄出来,进行一个更深的呈现,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谷:当然最早的原因很简单,我非常喜欢娄烨导演的电影。首先我觉得谷公馆的定位其实挺灵活的也挺清楚的,那就是选择精神度比较高的艺术家。我想画廊大概有两点的脉络,一个是文艺精神一个独立精神。这两点我觉得都是我很喜欢的。过去我们做过设计类的展览,这次我们就做一个以电影为主题出发的展览。这个展览不是一个很简单的电影资料馆的概念,它是以文化、美术的角度的作为一个出发点,最后回归到一个最简单的终点,这就是艺术。我想的是在画廊里面怎么样把这个艺术呈现出来。
   
Hi:谷公馆对于艺术家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精神上的共鸣么?
谷:我觉得作品要有两方面的结合,第一个是形式跟技术上的结合。如果导演他在收音或者他在镜头表现的技术不够的时候,他无法出来好的镜头的,也无法有好的作品。形式背后也要有技术,技术怎么样继续革新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你才更能够表达出你对世界的一种感受。第二点当然有一种永恒的精神性的探讨,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的原因。这两者我觉得都需要有的,就是形式跟精神,这个精神可能背后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一定是挺重要的东西。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