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海上”——一部上戏舞美系的油画艺术传承史
2019年6月28日,一群上海戏剧学院出身的油画家群展“依然海上”在势象空间开幕,展出陈钧德、张祖英、周长江、俞晓夫、郭润文、曲丰国六位艺术家近五十件具有代表性的画作。



展览现场
势象空间与上海渊源颇深,其代理的艺术家吴大羽和张光宇均和上海有着不解之缘。此次展览由艺术家张祖英发起,吴洪亮策展。这也是吴洪亮继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后策划的首次国内展览,希望借此回溯海派文化和上戏的多元化教学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和推动性,并体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进程中传统绘画元素与西方古典主义、现代艺术流派表现风格的融合。




展览现场
展厅设计从“上戏现象”和“依然海上”的策展理念出发,切割成不同区域,旨在体现出舞台美术的漂浮感和动感。每个区域自成一派,有如单独的个展一般,独立而鲜明地展现出每位艺术家灵动又多元的艺术特色。但各种的联系显而易见,他们的艺术作品均在保有西方油画质感的同时又体现了东方的审美精神。

陈钧德《双人体》150×150cm 布面油画 2008

张祖英《自画像》160×125cm 布面油画 2007

俞晓夫《排演莎士比亚系列之派对》150×250cm 布面丙烯 2018

郭润文《学生》70×50cm 木板丙烯 2019
上海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享誉中外的音乐学院和戏剧学院之外并无专业的美术院校,在这个大背景下,上海戏剧学院的舞美专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沪上地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课程设置在与传统美院油画系一样的基础上,又有戏剧学院特有的戏剧史、舞台美术等特色课程,所以戏出身的油画家思维更为活跃,并不存在所谓的“共同特征”,不会局限在某个固定样式纸上,而是一直在变,将艺术风貌迥然地从一个点发散成不同的线。由此引申出令人津津乐道的“上戏现象”,除了参展六位艺术家之外,蔡国强、李山、薛松等艺术家都是这个现象中值得探讨的佼佼者。势象空间此展可以说是从源头呈现和解析了“上戏现象”, 陈钧德、张祖英、周长江、俞晓夫、郭润文、曲丰国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相继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深受海派文化与上戏教学风格的影响,从艺数十年之久,艺术创作不囿于常规。陈钧德师从关良与颜文樑,除张祖英之外,其余四人均在一定意义上是陈钧德的学生。可以窥得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的“依然海上——留人油画作品展”,不啻于一部上戏舞美系的油画艺术传承史。

曲丰国《四季 秋》145×220cm 布面油画 2015

周长江《互补迹象15.5》 200×28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1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