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的角度“见所未见”
2012年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年,却又是艺术世界的展览年。双年展、三年展在9月开始的展览目录中琳琅满目,相对而言,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给出的角度格外新颖。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和英国艾康(IKON)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金斯共同策划的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以“见所未见”之名,强调“对于观看对象由具象向抽象的转移”,换言之,本届广州三年展所关注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视觉艺术的“感官的所见”,而是突出对“思想的所见”的关注。
本届广州三年展分为“启动展”、“项目展”、“主题展”和“论坛计划”四个部分,其中,收官之作——主题展“见所未见”汇集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75组中外艺术家,将于2012年9月28日开始陆续在广东美术馆、广州正佳广场及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开幕,并持续展出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动态影像、装置、声音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媒介形式。
在广东美术馆、广州正佳广场以及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三个分场馆中,这种关注各有侧重。广东美术馆的展览中,力量酝酿于静谧之中呼之欲出,萧昱用竹呈现出的某种软硬兼施的精神性力量凝固于极富弹性的动感之中,涂维政的《生日快乐》却在动态的旋转中仿佛凝固了古典的历史。而如果说伊格纳斯•阿巴立(Ignasi Aballi)的《展示(无物)》中那些各有寓意的手势是一种深藏于无声之中的张力,藤本由纪夫(Yukio Fujimoto)的装置作品《空间》则借助缓和的声音体现某种隐藏域日常生活中的世界感知。这种挣扎的力量感在缪晓春的《无中生有》中纠缠伸展,又在乔纳森•西佩(Jonathan Schipper)的《慢动作撞车》中,肉眼几乎观察不到的“慢速度”中将这种力量膨胀到顶点。
正佳广场的展览中,在每日五十万人流的四十万平方米的商场中,公共空间与艺术展示空间之间的界限混淆而至模糊,在此,艺术在其背后的商业推力下化身为真正与公众发生密切联系的“当代艺术”。黎薇的《I’m love it》以公众所耳熟能详的美国快餐麦当劳标志性的“M”为元素,重叠了公众“所见”与“所思”的思维区间,秦思源的《旋转鱼缸》则几乎被人误认为是商业中心所常见的那种风水设施,而与商场产生了更为直接商业联系的是汪建伟,他通过合法交易从商场购买了一辆新款自行车,转而用一百把锁将这辆自行车留在广场圆柱上,徐渠、赵要等的Guest小组则转义了正佳广场超市中随机挑选的商品的保质期,放大夸张的保质期被印刷成巨大的条幅张贴于商场的广告空间中,醒目而带有标语性的强调。而最不起眼的作品当属何岸镶嵌在正佳广场五楼地面的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大小的纯金金币,每个晴天的下午两三点,透过天窗的阳光都会在某个角度投射其上闪烁耀眼光芒,在人来人往中隐晦地改变着购物者的关注对象。
在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进行的声音表演中,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的传世之作《4分33秒》由杜韵进行了重新演绎,安静与现场偶发的声音交杂,又在表演者的“装腔作势”中寻求到平衡。而英国艺术家凯特•派特森的《地球——月亮——地球》则呈现了变异后的《月光奏鸣曲》,杜韵与切丝的《奔》上演了一场由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混合的音乐剧,来自巴勒斯坦的塔西为西小组则带给观众一场有独特语言形式的现场声音和影像表演。
通过9月28日至29日一系列的开幕活动,在“见所未见”的主题之下,本届三年展的展览内容与布展形式都呈现出学术与实验并重的态势,新颖而富有开埠城市的开放魅力。从思想的角度“见所未见”,这场热闹确实引人关注并角度独特。
在广东美术馆、广州正佳广场以及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三个分场馆中,这种关注各有侧重。广东美术馆的展览中,力量酝酿于静谧之中呼之欲出,萧昱用竹呈现出的某种软硬兼施的精神性力量凝固于极富弹性的动感之中,涂维政的《生日快乐》却在动态的旋转中仿佛凝固了古典的历史。而如果说伊格纳斯•阿巴立(Ignasi Aballi)的《展示(无物)》中那些各有寓意的手势是一种深藏于无声之中的张力,藤本由纪夫(Yukio Fujimoto)的装置作品《空间》则借助缓和的声音体现某种隐藏域日常生活中的世界感知。这种挣扎的力量感在缪晓春的《无中生有》中纠缠伸展,又在乔纳森•西佩(Jonathan Schipper)的《慢动作撞车》中,肉眼几乎观察不到的“慢速度”中将这种力量膨胀到顶点。
正佳广场的展览中,在每日五十万人流的四十万平方米的商场中,公共空间与艺术展示空间之间的界限混淆而至模糊,在此,艺术在其背后的商业推力下化身为真正与公众发生密切联系的“当代艺术”。黎薇的《I’m love it》以公众所耳熟能详的美国快餐麦当劳标志性的“M”为元素,重叠了公众“所见”与“所思”的思维区间,秦思源的《旋转鱼缸》则几乎被人误认为是商业中心所常见的那种风水设施,而与商场产生了更为直接商业联系的是汪建伟,他通过合法交易从商场购买了一辆新款自行车,转而用一百把锁将这辆自行车留在广场圆柱上,徐渠、赵要等的Guest小组则转义了正佳广场超市中随机挑选的商品的保质期,放大夸张的保质期被印刷成巨大的条幅张贴于商场的广告空间中,醒目而带有标语性的强调。而最不起眼的作品当属何岸镶嵌在正佳广场五楼地面的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大小的纯金金币,每个晴天的下午两三点,透过天窗的阳光都会在某个角度投射其上闪烁耀眼光芒,在人来人往中隐晦地改变着购物者的关注对象。
在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进行的声音表演中,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的传世之作《4分33秒》由杜韵进行了重新演绎,安静与现场偶发的声音交杂,又在表演者的“装腔作势”中寻求到平衡。而英国艺术家凯特•派特森的《地球——月亮——地球》则呈现了变异后的《月光奏鸣曲》,杜韵与切丝的《奔》上演了一场由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混合的音乐剧,来自巴勒斯坦的塔西为西小组则带给观众一场有独特语言形式的现场声音和影像表演。
通过9月28日至29日一系列的开幕活动,在“见所未见”的主题之下,本届三年展的展览内容与布展形式都呈现出学术与实验并重的态势,新颖而富有开埠城市的开放魅力。从思想的角度“见所未见”,这场热闹确实引人关注并角度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