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区” 中国明代古典家具与丹麦现代家具的碰撞

红砖美术馆

(从左至右)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方晓风,红砖美术馆学术总监夏彦国,红砖美术馆馆长、创始人闫士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协伟_meitu_1

展览现场
4月8日,红砖美术馆展出“识别区:中国丹麦家具设计”。展览由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策划,织田宪嗣&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支持。展览将来自诸多藏家的中国古典家具设计高峰的明代家具与二战后风靡世界的丹麦设计并置,围绕设计艺术提供全新的学术角度与多维展示,这个红砖美术馆的首个设计艺术展,试图为家具设计提供一个思考的入口。

床 15~16世纪(明中晚期) 榆木 200x103x91cm

(左)黑大漆霸王枨画桌 16~17世纪 榆木 147x70x81cm (右)黑漆架子床 17~18世纪(清中早期) 榆木 237x133.5x234.5cm

展览现场 织田宪嗣收藏的丹麦椅子
将中国古代家具与丹麦现代家具这两个设计艺术史上的重要节点链接在一起,在事实上提供着一个跨时代的现场。中国古典家具的对称端庄与丹麦现代家居的简洁优雅制造着一个奇异的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一方面,精巧的榫卯结构组成的明代古典家具和丹麦现代设计在形式上的落落大方中得到统一,另一方面,中式古典家具对程式的追求与表现又与丹麦现代家具对实用性的关照形成着文化意义上的差异。这个名为“识别区”的展览,在这种统一与差异中,借助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所熟悉的两种家具设计范式,将我们带入对当下家具设计的反思。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延续与继承从来都不是“设计创新”的敌人,事实上,从“识别区”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精彩的设计往往生发于强大的“上一代”。最经典的例子来自于《中式椅》,这个丹麦现代设计代表人物汉斯韦格纳上世纪四十年代设计的作品明显受到典型的明代家具影响,而经过西方人的修改,这个“中式椅”将中式的象征意义与西方人推崇的实用性得到统一。

圈背交椅 17~18世纪(清中早期) 榆木 70x43x93cm

来自丹麦的现代设计
但是延续与继承却又绝对不意味着模仿与抄袭,在“识别区”展览现场,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当下我们所习惯看到的所有椅子的“原型”,而那些我们眼中时尚流行的椅子,已经被设计出来数十年之久。
本次展览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日本收藏家织田宪嗣,这位拥有超过1200把设计师椅子、三万份关于椅子的文献资料的日本藏家依靠自己的收入将一生投入到对丹麦椅子的收藏中,并将这些收藏作为将来对社会的回馈,而不是家族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