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顺携“未来季”亮相希帕画廊 探讨流动的时间
7月4日,位于草场地的CIPA画廊推出艺术家袁顺个展——未来季。袁顺的创作涉及到装置、影像、雕塑、摄影、绘画等类型,在CIPA的项目以纸本水墨作品为主,并有一组摄影作品。收藏家靳宏伟、袁顺及爱人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开幕现场嘉宾:袁顺爱人、靳宏伟、袁顺、燕玲
靳宏伟表示,他和袁顺是30多年的老友、艺术上的知己。在展览画册前言文字中,他这样描述袁顺的这批创作:“在我的眼里袁顺人生的‘未来季’系列至少该有6个圆,1是他自己,2是他朋友,3是他爱人,4是他家人,5是他的艺术,6是他的名声,这6个圆不是你奥林匹克符号,无须环环相扣,也无必要他中有你,你中有她,它们可以重叠,可以延展,可以相托,可以变为无限,也可以在井里观天。”

展览现场

袁顺和媒体朋友交流
作品完全使用了CIPA的三层空间,以一种宝塔式逐层上升的逻辑对时间加以探讨。每个展厅均有明确的主题,各个主题之间构成完整的阐述方式,这也是袁顺在展览中极为看重的。一层的展厅是关于“发生及结果的空间”,软、硬两种物质之间的矛盾共存体现在每一个圆的画面中。袁顺生活、创作在柏林和北京,8年前他到北京环境对他的影响直接,沙尘暴、雾霾等污染是他关注的主题,这一些列作品以传统水墨为依托表达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以及同一个景致在视觉上的不同呈现方式。画面中的物象不是地理概念,而是艺术家内心中想象的概念,袁顺说创作对他来说是一种提问,他仅提供一种线索。现在的山水是人类重构下的地理自然资源,已变成“离心山水”,比如南水北调、长江三峡工程等都是在于人类的调控,与农业时代的和谐一体的山水是不同的。

一层展厅入口处的作品

《玲珑球系列5号》宣纸水墨设色 2014年

《玲珑球系列7号》宣纸水墨设色 2014年

《玲珑球系列12号》宣纸水墨设色 2015年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一层展厅里面的空间是两组作品,分别为中空及比较满的圆形画面,袁顺解释为“过程的空间”。画面元素是他以五六种语言在电脑搜索统一主题而自然生成的多种结果,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历史编织,这其中包括中世纪的形象、中国的功夫、迷宫等等。他表示,事件在流动中发展,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相对一层入口处作品宏观视角下的反映,此“过程的空间”是局部的历史阶段的变化过程描述。

《时链》系列

作品局部
二层展厅的作品多为该项目中涉及到的一些零部件或者模块,比如《杂碎》系列共有50余件,本次只展出部分,该系列统摄在一个主题下,每件作品均有具体的内容,比如全人类都会面对的“黑洞”问题。画面会以不同元素加以组合,圆形、球体会频繁出现,袁顺解释此为一种结构,隐喻着人类对地球的宏观及微观的认知,这些作品类似于一种文献性的研究。

2014年《杂碎》系列

2014年《杂碎系列5号》

2014年《杂碎系列28号》
三层仅有一组摄影作品,横排17个圆形、竖排12个圆形有序排列,它们来源于袁顺以手机拍摄的素材,以及电脑搜索相关主体的结果,比如饮水的茶具、桔子、墨点等圆形元素。所有符号未经任何后期处理,袁顺仅以光谱的方式加以组合,黑白过渡性彩色。之所以采取光谱的排列方式,他表示在视觉效果考量之外,它更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感知与体验。

袁顺在为媒体导览,此为作品《球缠我》照片铝合板 2015年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袁顺说,展览题目“未来季”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更多是关注流动的空间,“未知世界对艺术家是一个挑战。”展览将持续到9月20日。此外,袁顺今年还参与了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群展项目:山水社会——测绘未来,他参展的作品为几何形与日常物件构成的装置作品,该展正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展期至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