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术馆新展围绕“纸艺术”展开,纸的这些玩法或许你还没见过
2020年7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赞助的项目“致敬传统——当代艺术纸作品巡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李洪波担任策展人,共计展出58位艺术家的120余件与纸相关的艺术作品,分布在三层展厅中。




提到纸艺术,观众或许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传统的剪纸工艺,但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却远远超出了剪纸的范畴,令人眼界大开,原来平日里司空见惯、素颜少色的“纸”竟然在艺术家的妙手之下,变幻出如此多的花样。








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的侧重点分别为传承、赓续、创新和多元,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对于传统纸艺术的继承和深入挖掘,更展现了艺术家以纸为媒介的创新和试验之作、自由与多样化的表达。
陈琦的《观象》灵感来源于古树被虫蛀之后形成的孔洞,被“虫蛀”的乳白色纸张层层叠加,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空间感,不规则的孔洞则起到了视觉上的装饰作用。


付小桐十年来一直运用传统的针刺技术与加厚的宣纸结合进行创作,她通过数以万计朝着不同方向的针孔,在宣纸表面堆积出若隐若现的图像。作品名为《254,560孔》,即意味着艺术家在纸上扎了超过25万针。


朱金石的《一立方体宣纸》虽然显得简单直接,但却具有别样的哲学意味,艺术家把纸作为展品本身和承载,探索了空间、体量和纸本身的文化蕴涵。

邱志杰用拓印的技术制作立体模型,之后将纸浆灌入,用纸展现城市的模型和废墟,形成具有半浮雕式立体感的作品。


王雷把一年的《北京晚报》切成条、搓成线,再用其织成毛毯状的作品;把《辞海》切条搓线,织成汉服。在令人赞叹起壮观的同时也惊叹于纸作为媒介语言的可塑性之强。


陈粉丸——《祝您健康》,艺术家用绚丽的纸张做透叠的雕刻,使之形成新的图像,纸张的空间感再次得到凸显。

高振鹏的作品《超级明星》,周杰伦和泰勒·斯威夫特两位巨星的纸雕像在一众作品中显得格外抢眼,灯光的强弱不断变化,人物的神态也随之改变。


艺术家李枪在剪贴画报杂志时留出黑线,使之形成新的图案——一摞书或一棵树,碎屑留在作品下方,仿若时间流逝的痕迹。

雷蕾的 〈疒瓦 〉系列作品的主体是由糯米纸制作的瓷瓶,由于糯米纸很难承重,导致瓷瓶不断塌陷,艺术家用透明屏把塌陷的过程拍成视频,通过“有”与“无”,“形象”与“非形象”的转换探索视觉的感受。

葛宇路的《吹往北京的风》是展览中唯一的一件纯影像作品,住在燕郊的艺术家用鼓风机将一封信吹给居住在北四环的女友。纸在这里成为传情达意的载体和特定时间段追逐的目标,将艺术家的情感和艺术家的艺术理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由于展出作品较多,所以无法在文章中一一介绍,但作品的百种姿态恰恰印证了策展人同时也是艺术家的李洪波所说的:“我不知道纸还能做什么,也不知道纸不能做什么,我只知道您的智慧可以赋予它别样的生命,它静待您的创想,展示其无尽的芳华!”





展览持续至2020年8月3日,在今日美术馆展览结束后,“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还将先后去往山东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武汉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