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控制“飞”的想法

作者: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3年6月25日 专题人物
“我更多地可能是在有限的画布上,构建一个很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荒谬也罢,反常规也罢,重要的是忠于自己。理想是二十五岁之前的事,现在就是想要慢慢地成为一个纯粹的个体,一个独立的艺术家。”
牵引

回想起来,陈飞觉得以往的采访中说了不少很“二”的言辞。“年轻时都二”,但当时的那些话并不是说没道理,只是那类直言直语,谙于世事的人会在心底那么说,而彼时的那个年轻人却是无所顾忌地张口就来。或许正是这种有棱有角、率性直接的个性,最终将这位年轻人从影视圈带入了艺术圈。个性使然,更是兴趣使然。从出生地山西洪洞到北京,陈飞是奔着电影来的,在经历电影行业的历练之后,这个顽固的男孩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圈子。归结其中的原因,陈飞认为自己对电影的迷恋无非是出于一种对叙事对表达的喜欢,而这种兴趣又进一步诱导着他选择了绘画这种最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只需要说服自己的工作方式。
这又不单单是一份工作,也是乐趣所在,更是一种最契合内心的生活方式。在东四环的某个住宅小区,陈飞朝九晚五地往来于工作室和住所这两点一线之间,无需跟人交接磨合,一笔一画的步调以及色彩的编排都由自己来决定和执行。从日常生活摄取的琐碎信息中汲取灵感,并随时地以草图方式记录在案,陈飞的小本子上存储下来的想法已经足够他未来两年的工作。而行动则以一种按部就班地节奏追在想法的后头,一方面给想法的完善留足时间,另一方面也让他得以在诠释想法的绘画过程中一点点地注入自己的情绪、手感和温度。

笃定

都说成名要趁早,陈飞当是他这一辈艺术家中冒尖的那一个。从一开始的“新锐绘画奖”到后来今日美术馆的“未来英才计划”,奖项带来伯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和认知度,也由此让陈飞站到了舞台中央。告别当年自己张罗展览发了誓要背水一搏的状态,如今的陈飞总是被展览追着走,也慢慢地变得从容起来,逐渐地有了考虑将作品是留在国内还是卖给海外藏家的余地。想法是极其单纯的:卖到海外也是很好的,只是留在国内的话,以后办个展或许会更方便。
虽然作品有着一贯的好市场,不少当代艺术的大藏家们也毫不掩饰对陈飞作品的喜爱,在拍场偶遇到陈飞作品的唐炬就曾用了“眼前一亮”来形容这种邂逅,他欣喜这位艺术家作品中极为少见的线描和造型手段、绘画语言怪诞而特别。可也因为这种特性,陈飞有点难以被归类。
被贴上过“卡通一代”、“工笔式丙烯”的标签,陈飞对此并不喜欢,可就像经常得面对“你为什么总是在画你自己和女朋友”这类提问一样,对于这些新接触自己作品且产生了兴趣的观众,“既无奈又欣喜”是这位总是很嬉皮的艺术家的一贯态度。坦言自己很少涉猎学术书籍的陈飞,坦率表示自己时常地会被别人的话左右,也偶尔会有一种“作品是不是太浅薄”的顾虑,但往往这种几分钟的顾虑或者一会会的动摇之后,陈飞还是选择了自己的立场——“不是浅薄,而是力量感还不够”。即便无论是看一次毕业展还是去年在伦敦看的那场特纳奖的展览,归纳其中的信息便能得出新媒体或者装置更为主流的结论,可回到根本上而言,陈飞坚持艺术首先要忠于自己,那就是得按自己的套路来出牌。也许得在绘画这条路上死磕到底。
一目了然的画面,勾勒的线性轮廓和平涂的色块几乎成了全部的叙述,相比较技法,陈飞更在意的是画面内容的编排,而让这个老早就住在脑海中的故事活在画面上的过程常常是长达数月的痛苦、焦虑又欲罢不能的精雕细琢,但画得细腻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偏执。偏执于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述那些也许直白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关于青春、关于电影以及备受认可的“陌生人”系列中关于仲夏夜的各种畅想,既小清新又重口味。观者或喜欢其画面上的美感、或热衷于挖掘其中的“恶趣味”、或者试图去解析蕴藏其中的故事,而令陈飞乐在其中的也便是去努力建构和丰富作品中的层次。

破局

自认为不属于有才华的那一类的陈飞更相信平日的积累和勤奋。虽然个性表露出来的随和与随性会给人那么一点儿“玩世不恭”的感觉,可在创作上他又是极为自律的。灵感总是不经意间就来,新点子也时常令人振奋,而画面上最终最终呈现出来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实际上经历了长久的编排和预演。
继“陌生人”系列之后陆续开始创作新作的陈飞,已经排上了近十张画的日程,在这十张中很有可能尚未开始画之时就有两张被否定掉。在新系列中,陈飞打算推翻之前大家对“陌生人”系列看起来“太漂亮”了的评价,缩减画面中超现实的成分,试图将观众拽回更现实但又荒诞的场景。“太美好了会缺乏存在感,就会想着必须要拧巴一下。”可若不是这种“拧巴”劲儿和对自我成长对艺术更多可能性的好奇心,又怎会有关于陈飞的下一个“意料之外的邂逅”。

相关人物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