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80后艺术家“撞画” 谁山寨了谁?

作者:刘霞 2016年7月20日 专题话题
德国年轻艺术家恩里科·巴赫在偏锋新艺术空间展出的抽象作品,让艺术圈看到了德国抽象的年轻力量,在感叹几何抽象绘画还是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更经得住推敲的同时。也被发现绘画元素、甚至画面内容与中国年轻抽象艺术家钱佳华的作品高度相似甚至相同,很直观地造成了中西方抽象艺术的直面碰撞,有人说西方抽象艺术甩出中国抽象艺术不知道几条街,甚至中国几何抽象艺术家的原创性也开始受到质疑,而这里面又揭示了中国抽象艺术存在的什么问题?看看艺术家本人和各位大咖怎么说。
恩里科·巴赫 《无题》195 x 160cm 布面油画  2015
恩里科·巴赫 《无题》195 x 160cm 布面油画  2015
钱佳华《凹凸 No.2》180 x 150cm 布面丙烯 2015
钱佳华《凹凸 No.2》180 x 150cm 布面丙烯 2015

恩里科·巴赫(Enrico Bach)(艺术家)

 
我对中国的抽象艺术了解不太多,但我知道一些人的名字,余友涵、谭平、王川、王光乐、王剑等等,我也会因此在未来将自己区别开。我不了解钱佳华,这些作品图在一定程度上和我的作品有相同之处。不知道她的作品来源何处,抽象绘画因人而异,但要有出处,关键是她这么画的理由是否充分,如果充分就成立。在欧洲和美国,抽象艺术与几何艺术的碰撞是一个长期的传统,在中国可能就不一样。德国的抽象绘画历史更久远一些,脉络更清晰,创作更自由、更严谨,面貌更个人化、更多元化,抄袭摹仿他人的作品会遭到指责的。但我相信每位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使得他认知事物的方式都不同,并且在艺术中总是变化的。让我惊讶的是中国对西方当代艺术的了解远远多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会向德国的朋友们介绍,平等交流对这个世界太重要了。
恩里科·巴赫《RWS1》195 x 155cm 布面油画,漆 2015
恩里科·巴赫《RWS1》195 x 155cm 布面油画,漆 2015

钱佳华(艺术家)

 
观众看到作品所呈现的表面,来判断对应的标签,有点像我们在app上选择餐厅,这顿我想吃中餐,下顿改法餐,要不明儿吃越南菜。菜系固然不一样,但吃到胃里是一样的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或者说摄入多少营养是跟自身身体状况有关,而非菜式做法的不同。对于中西抽象绘画进行讨论,对于个人而言,我从来不会在创作一件作品的最开始就想好:“好吧,现在我要开始进行一张中式抽象绘画了!”或者说,“来,我今天想画具象表现风格的绘画了!”我认为我的工作是推进的过程,通过具体的观察方式,进入一个接近抽象的思考。形式语言从来都是共通的,差异性可能只存在于个体之间,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气质、格局、能量等抽象概念,而不是你用直线,我用曲线;你流淌,我平涂。当然,如果一定要谈一谈对于中西抽象绘画差异理解,可能前者比较像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状态。而后者会比较像蒙德里安对于“真理”和“完美”的清晰寻求。
钱佳华《灰白》70×100cm 布面丙烯 2015
钱佳华《灰白》70×100cm 布面丙烯 2015
周艟(收藏家)
周艟(收藏家)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不可以这么武断的去下定论的。不仅是中国,在全世界的当代艺术,抄袭或已成为不少艺术家屡试不爽的一种手法,甚至会美其名曰“概念”来掩饰自己的行径。要说这是“对于中国几何抽象的质疑",还不如说所有抽象艺术家都在学、或灵感都来自于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或是Frank Stella罢了。尽管我承认在中国有一些抄袭和过度模仿他人作品的不正之风,然而粗暴地去宣扬“中国肯定不对”或“中国年轻一辈一定错”简直是荒唐至极。我觉得提出这种臆断的人首先就反映出对本国艺术建设的不自信,还有的是对于西方艺术的盲目崇拜和服从,从本质来看也是没有一个中立立场的。同样对于中国抽象艺术,我也是持上述同样的观点,别这么一股脑地就把所有的脏水往自己人身上泼,挺烦人的。
伍劲(Hi艺术中心创始人)
伍劲(Hi艺术中心创始人)
我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挺惊讶的,这个80后的德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和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相似,甚至是太相似了。这其中就提出一个关于抽象画的学理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建立一个抽象画的标准?现在画横格子、竖格子的艺术家越来越多了,他们背后的根基到底是什么,是值得探讨的,尤其是当一个德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送到你面前的时候,会让你更加觉得这该是个严肃的话题!单纯从绘画技巧上来看,中国艺术家不会差,但最重要的是原创性。尤其是抽象绘画在中国并没有基础,是否有原创性是在未来衡量他们的重要准则,但这一点现在看来有点值得担心。
谭平(艺术家

 
谭平(艺术家
 
从事几何抽象绘画对于德国艺术家来讲是很平常的事,今天中国年轻的几何抽象艺术家与之相比,重要的不是表面的近似,而是对画面背后的数字逻辑缺少深刻的理解。如同一个外国人学习中国书法,看起来很近似,但理解和体会却相差很多。老外看中国的书法都是抽象的,但中国人看书法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内容的。而对于几何抽象来说,中国人认为它更加像图案,而德国的艺术家从来没把它当作图案来看待。
马树青(艺术家)

 
马树青(艺术家)
 
我觉得相似的东西总会遇到,这种情况不仅仅产生在德国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之间,我在德国留学期间也看到很多德国艺术家之间作品也有相似之处,但最后成功的总是更个人化的一些艺术家。我想说:也许我们穿了同样的鞋,并不代表我们一直都在走同一条路,很有可能这只是一次“偶遇”。事实上抽象绘画在理念上都很相近,都是在方法论上更多的探讨时间、空间的视觉呈现,每个人在寻找着自己的方法去实现他们的方法论。今天你去欧洲或美国也已经很难在一些顶尖的画廊里看到非常优秀的抽象绘画了,大部分陈列的都是新媒体、观念艺术,跑遍各大艺术博览会看到的也都是有限的几个优秀抽象画家在那里换来换去。中国目前抽象艺术也有一些很优秀的艺术家,比如当我站在美术馆里观看丁乙的一些作品反而会比让我观看一些欧洲大师的某些作品更感动。我觉得如果说中国的抽象绘画艺术与“西方”的抽象艺术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觉得不是在观念上,也不是在方法上,缺少的应该是耐心,耐心产生质量。
 尹朝阳(艺术家)
 尹朝阳(艺术家)
偏锋的这个展览非常好。它准确地把此类作品的问题抬到了桌面上。比较来看,德国艺术家的这种类型作品更可信些。毕竟他们生活在这样一种传统和氛围里。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也很快,所以并不能完全否定中国式的抽象无意义。但作品的趋同恰恰证明了此类作品至少以技术上是容易实现的。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回避,那恰恰是原创的出发点。至于说西方抽象甩中国抽象几条街,整句话就是笑话。任何艺术只有在深度上见高下,何况抽象在今天也仅仅是一种风格而已。所以不是中国抽象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在如今几乎不分国界的艺术圈里,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那张脸,(西方艺术家一样存在趋同和平庸化的问题),而不是让人羞愧的顶着一张国际脸说別人长的太像自己了。
王川(艺术家)
王川(艺术家)
如果仅抽象艺术而言,抽象艺术是一种态度,是外来的现代艺术,像交响乐,钢琴等音乐之于西方而言是传统修养,西方的抽象艺术是建立在这种人文鉴赏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抽象艺术与西方艺术己经100年历程的抽象艺术相比,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
王新友(偏锋新艺术空间创始人)
王新友(偏锋新艺术空间创始人)
整个中国抽象艺术呈现的状态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更多是一种从形式上完成的创作,是炫的,是漂亮的,是好看的,但是是莫名其妙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好的很好,差的很差,状态混乱,垃圾居多。而西方的抽象艺术,是有根性的,是有传统的、沉稳的,环顾展厅是能看的住,能经得起考验的。
汪海涛(哈哈当代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
汪海涛(哈哈当代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
我不是艺术家、评论家,也不是画廊主或拍卖公司的,更不是艺术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相信,我不管说啥,绝无关联。像“甩几条街”这样的话,其实就是画商为卖画打了个比喻。列宁说过:“打比喻不是明证,因此任何比喻都不是恰如其份的。”既然是比喻,大可以一笑置之。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关注,可能是因为触碰了中国80后抽象艺术板块。说西方抽象艺术家比中国抽象艺术家強,我完全认同。抽象艺术源自西方,始于当代,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其实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当然不是一个级别,也没有可比性。当然,这里所指的是前辈大师和老一代成熟艺术家(80前)。若单论80后90后,我却不以为然。这个年龄段的中国抽象艺术家其实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伟大的互相网时代,可以和全世界的艺术家同步前行……所以在这点上讲,我不认为他们比西方的80后90后差。他们的优势在于基数极大,所以胜出的概率也大。中国的一胎化政策导致他们生活压力小,可以从容创作而不用为生计向商业妥协。而西方的80后90后未必有这么幸运,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不会有这么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我跟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博物馆和画廊主交流中问及中国年轻艺术家和西方年轻艺术家的比较,他们的反馈绝对没有看轻中国青年艺术家,反之大多认同在这个年龄段上中国艺术家有很大优势(当然我们讨论的不仅是抽象类)。其实,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中国的年轻抽象艺术家还没有表现的空间和机会,因为在国内抽象艺术的市场还是有限的。但这绝不等于西方的80后就能甩他们几条街。相反,在这个年龄段,就抽象而言,在一条街上跑,谁领先真是很难说的,因为你的所指不是一个或几个人,而是一国和几国比,要这样比,没有详尽的统计学数据靠谱吗?假如有人愿意出面组织一场80后东西方抽象艺术家的华山论剑,这倒是蛮有趣的。具体到中国队的备选队员名单,我真是可以在一刻钟之内想到20、30抑或更多……因为我真是太喜爱他们的才华和作品啦!
Waling Boers(博而励画廊创始人

 
Waling Boers(博而励画廊创始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然而不太容易回答。类似的问题或者还有“德国的抽象与它临近的城市(比如荷兰)的抽象之间有何不同”,德国的抽象艺术是不同于荷兰的,为此也不同于中国的抽象艺术。每一种文化实体都有自身所要挑战的评价体系。并且,最为吸引人的那一个是随时在变化中的。目前,关乎抽象艺术的讨论,市场上的依据已经超越了政治、社会和美学上的依据。换句话来说:最自负且最富有的格哈德·里希特,对于某些人来说现在是最好的,但对每个人来说却非必然的,并且也不会永远是“最好”的抽象作品。既然金钱万能,并且人们更愿意从市场观点看待抽象艺术,我想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关乎“什么是好的”的评价难题,而如果有关它的研究和理解仍然不能放在其自身的根源、成长和发展的语境中来,关乎中国抽象艺术鉴赏的“标准”,可能将会被深深地改变。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