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激情期过后的责任感

作者:静竹 2014年6月6日 专题话题
七年之痒,激情期过后的责任感
2006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兴起,以营利而非体制内学术交流为目的的艺术媒体全面兴起,随着艺术圈涨落而沉浮,至今已有七年多时间。激情总不可能持续到永远,不管是为了“艺术理想”还是“媒体梦”,要良性持久地发展下去,我们还是得冷静地想想: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艺术媒体面对谁?

《Hi艺术》已经不是一本专注于艺术八卦的杂志了。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不断遇到这样的场景:新认识的艺术界中人士,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我是《Hi艺术》的某某”,对方脸上露出某种按捺不住的暧昧神色道:“我知道,你们就是写八卦的嘛。”事实上,我们从2009年改变定位,收敛语言习惯,注重全方位提供资讯的同时梳理艺术界进行时生态发展,迄今已经有五年时间了。
5月时,手机软件“秘密”——截止发稿时它改名叫“无秘”了——上曾有人匿名发表过一条:艺术类杂志做得再怎么样,也只有圈里人会看。但是从我和同事的遭遇看来,即使艺术圈里也有好多人不怎么看。作为行业中人,想想觉得有种淡淡的哀伤。
有人发出“艺术杂志只有圈里人会看”的言论,也是非常正常的。如今在非艺术领域的大众里,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当代艺术”到底指什么。我记得有次告诉某圈外人“我在一个当代艺术类杂志做编辑”,对方问:“是《知音》《故事会》那种吗?”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由对利益的追求推动的,因此行业特色与基本营利模式息息相关。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如此。比如,文学的营利模式是卖书,音乐的营利模式是卖演出票或唱片,电影的营利模式是卖电影票,这些花费和相同背景下生活费相比,比例都非常小,因此这几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视觉艺术从根上起,就是靠出售作品为基本营利模式。在任何一个时期,买画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所以视觉艺术从源头上说就是个小众文化。至今,艺术圈也是个小圈子,尤其是在中国。
任何一家专注于艺术的媒体,最先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我到底面对小圈子还是大圈子?我要向大众科普当代艺术还是向业内提供专业解读?如今,选择面对大圈子的艺术类媒体非常非常少,其中像《芭莎艺术》背后还有强大的品牌支持。绝大部分艺术媒体还是选择面向小圈子,面向由艺术家、画廊、美术馆、美院、策展人、评论家、拍卖行、收藏家、潜在收藏家和已经自主对艺术产生兴趣的人组成的小圈子。当代艺术的科普工作,由许多了解关注艺术的大众媒体承担。《周末画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三联生活周刊》几家媒体的艺术板块,是我们的问卷调查中,被提名最多的。在这份面向艺术界从业人员的不记名调查问卷中,对于“艺术类媒体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读者群不够广泛”的只有26%。这说明大多数人不认为艺术媒体普遍面向小圈子是个问题。毕竟,艺术媒体是一种专业类媒体,能把本行业的事做好,满足本行业人的需求,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Hi艺术》杂志在2014艺术北京的展位 摄影:董林
《Hi艺术》杂志在2014艺术北京的展位 摄影:董林
2006,商业模式艺术媒体崛起
 
在中国,对于营利性艺术媒体来说,2006年是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纯粹的艺术类媒体几乎全是“体制内”的,以学术交流为主要诉求,发展模式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媒体也有本质区别。2006年,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爆发,作品价格节节高,整个艺术产业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营利性艺术媒体应运而生。如今还活跃的《Hi艺术》《艺术财经》都是那一年创刊的。之后,艺术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抽紧,中国艺术界从业者们逐渐摸索出了繁华狂欢一夜南柯之后稳健前进的方式,市场在更加规范化的运作模式和经济回暖条件下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各家已存在的艺术媒体,有些在变革中找到立足点生存下来,有些因为各种原因沉寂甚至消失。不同新老资本与从业者,在发展过程中为中国艺术媒体不断补充新的血液。如今,中国活跃的艺术媒体几乎都走商业模式,曾经伴随许多艺术从业者学生时代的《艺术世界》《美术》《美术观察》《美术文献》等,或剧烈转型,或无可奈何地淡出我们的视野。
《艺术当代》参加瑞士文化基金会在民生美术馆举办的当代艺术论坛 图片来源:《艺术当代》
《艺术当代》参加瑞士文化基金会在民生美术馆举办的当代艺术论坛 图片来源:《艺术当代》
徘徊在及格线
 
在艺术圈这么一个小圈子里,存在着这么多艺术媒体,且不说做得好不好,能活下来已经是不容易;且不说能不能活下来,让人知道你是谁已经是不容易。但凡艺术媒体的名字中,几乎都包含“艺术”二字,打开Logo列表满眼都是不同字体的“艺术”。有时难免张冠李戴,或者发生些小故事。2013年《The Art Newspaper》进驻中国,英文名称直译就是“艺术报”,结果翻译成“艺术新闻”。与《当代艺术新闻》同属于华艺文化,集中关注古典艺术的《CANS艺术新闻》一直用这个名字用得好好的,结果因为这家国际媒体历史悠久名气大,常常被人错认,心里自然生出些别样的情绪。我们本期封面故事的题目本想定为“艺术界之镜”,结果排版出来后,标题和旁边《艺术界》的Logo两相呼应,效果十分喜感。没办法,大家都“艺术”到一块儿去了。
调查问卷中,为中国艺术媒体现状打分,1到10分,打5分和6分的人占了62%。大多数人在犹豫:现在,我们的艺术媒体算不算及格呢?
2014年“芭莎艺术之夜” 图片来源:《芭莎艺术》
2014年“芭莎艺术之夜” 图片来源:《芭莎艺术》
一团和气,缺少批评
 
从生态看来,中国艺术媒体还算丰富:有历史悠久的《艺术世界》《艺术当代》,有出场引发热议的《艺术客》,有一派高端洋气的《芭莎艺术》,有标题风格直逼娱乐新闻的《墙报》,有全面呈现市场动态的《Hi艺术》,有谈笑鸿儒白衣卿相的《艺术界》,有国际大公司落地中国的《艺术论坛》《艺术新闻》,还有人在探索线上自媒体的可能性。
艺术是一种没有客观评判标准的事物,没有可量化且不容否认的参数指导,对某一方面的表扬或是批判都难以绝对证实或证伪,都是出于主观判断。因此,艺术类媒体在面对作品、艺术家、展览时,可以仅描述客观事实,不对质量进行评价,也可以直白地表达并解释自己判断的好坏。我们发出的调查问卷中,“你认为艺术媒体应该客观中立还是观点鲜明”一项,72%选择观点鲜明,28%选择客观中立。许多人表示,艺术媒体应该在保证立场中立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过,国内大部分的艺术媒体中大多数内容,还是在描述如展览详情、作品细节、艺术家生平等客观事实,少有媒体直截了当对作品或展览进行评价,负面评价就更少了。
燃点在2014年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展位 图片来源:燃点
燃点在2014年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展位 图片来源:燃点
小圈子中的发声平台
 
正如前文所说,艺术媒体大部分还是面向小圈子、讲小圈子里的故事。中国人讲究和气生财,在一个“这个是我朋友,那个是我朋友的朋友”的人际圈里,一来大家留着面子,二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把批评的话收起来,写几句平淡寡味的话,得过且过。另外,有不少艺术媒体的从业者本身专业水平不高,自己就没有能力做出经得起推敲的判断,甚至压根就没有做判断的习惯。有些情况下,艺术媒体的编辑被邀请去某个展览的开幕,拿上几百块钱的“车马费”,把主办方给的新闻稿一字不动地发表在自家平台上。编辑几乎什么也没做,就拿到几百块钱;主办方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且文字全是出于自己,不必担心负面评价的影响。两边都开心,双赢了。
可是,这叫什么双赢?
作为艺术媒体,满足于发表主办方的新闻稿,没有发挥媒体本身应有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势必破坏自身信誉,无法竖立令人信服的品牌形象;作为展览主办方,一味简单计算自己的展览“出现在了几家媒体上”,但将新闻稿刊登在得不到读者信任的媒体上,并不能起到宣传的效果。长此以往,大家既无法信任这样的媒体,也无法信任这样的展览,艺术圈整体生态也便无法在有序的监督体质下良性发展。
诚然,虽然在当今社会中,“话语权”的权威地位已经被百家争鸣的网络和社交平台挑战,但是拥有发声能力的媒体依然承担着传播信息、传播思想、传播观念的责任。或者,就算是自私一点地说,艺术媒体本身也好,编辑或撰稿人个人也好,应当为自己负起文责。当然,中国艺术媒体的假和气现象,绝不仅仅是艺术媒体本身的责任。国内艺术圈里,不少人有“审稿”的习惯:艺术媒体去采访了艺术家或机构,在发表之前,被访者或代表被访者的机构总要把文章拿过去看一看,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改掉,甚至直接写上自己想写的东西。按照媒体的基本原则,被访者只要管好自己在接受采访时说什么就好,只要撰稿人没有偷录或篡改、恶意曲解受访者,就有权利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无奈的是,艺术媒体需要在小圈子里生存,很多人不得不做出让步。
其实,我也不知道若叫我自己打分的话,我会给“中国艺术媒体发展现状”打5分还是6分。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艺术家创作无愧我心的作品,展览机构组织认真的展览,艺术媒体保证自己作为发声平台的尊严,也许很多问题会慢慢好起来。
2013未來大明星展 图片来源:《当代艺术新闻》
2013未來大明星展 图片来源:《当代艺术新闻》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