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A4当代艺术中心要做中国的PS1

作者:石玩玩 来源: hiart.cn 2012年12月23日 专题人物
身处成都的A4当代艺术中心并没有简单把自己定位在成都,长时间坚持非营利方向,通过邀请机制坚持高品质的展览提示自身的学术品牌。通过这几年的工作逐渐建立起国际交流平台、对年轻艺术家的大力支持、注重自身团队建设培养认同感打造出了独特的价值体系。虽然A4当代艺术馆长孙莉谦逊的认为A4还是个刚会走路的新生儿,却树立了颇为长远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的PS1。
Hi艺术=Hi 孙莉=孙

坚定的建立自身的学术系统
Hi:A4当代艺术中心从改名以来面临了哪些挑战和变化?
孙:还是有变化的。我们一开始就明确了做非盈利,但名字确实A4画廊,所以容易给大家造成一定的误会,改成艺术中心只有就名正言顺了。公众对我们的认知会更加清晰,我们也可以更加快速的扩散到需要的领域。
Hi:这一年,整个这一年你觉得A4当代艺术中心做过最重要事情是什么?工作重心是什么?
孙:我们一直在建立一个系统。比如去年年初的“孙逊个展”,是我们艺术家个案研究的开始,今后会作为一个常设项目进行下去。还有青年艺术家实验季也做了第二年了。这些常设项目与常规展览和特殊计划构成了A4一年的工作框架。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并不会贪大求全,而是做好实实在在的每一个点连接起来构成了A4的学术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我们一直在建立的系统。年底日本的这个展览不仅仅是单个的展览,我们会通过这个活动开启A4当代艺术中心的国际交流计划,增强与跨国间的交流研究。
Hi:A4当代艺术中心作为地处成都的艺术机构,如何考虑跟本土艺术环境的关系?
孙:我们身处成都这样一个地缘位置,一直没有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成都,而是从大的艺术范畴内考虑大家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A4的宽度和广度。事实证明我们在成都还是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并且本身就在成都,我们邀请外面的展览或者艺术家来这边做活动,本身就带动了成都当代艺术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
Hi:A4当代艺术中心在成都当代艺术环境中期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孙:我觉得对于成都艺术家或者艺术圈来讲,A4是一个非常好的触角,它能够让大家更多跟外界进行联系,是一个桥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会让成都艺术圈觉得自己并不只是成都的艺术家,大家跟北京或者上海的艺术家是处在一个平台上或者一个共同的环境里,我们跟外面的世界是保持联通的。

成长来自于自信
Hi: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A4当代艺术中心取得的最大进步是什么?
孙:一方面是馆内进行了空间再造。改造完的空间保持了一种新鲜的状态,并且在功能上更加具备了一个当代艺术空间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是我们团队的成长,新鲜血液的加入和老员工对机构的认同度对于一个迅速成长中的空间是特别重要的,并且这些都只能通过积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我能明显感觉我们更加自信了,这种自省来源于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我们在关注什么?
Hi:A4当代艺术中心2012年做了6个展览。A4选择做这些展览的思路是什么?
孙:我们有每年的常设项目,比如刚才提到的个案研究、青年艺术家实验季。除此之外我们会比较系统的考虑展览安排,比如这个展览是否在A4关注的问题之内,或者说是否符合A4的学术定位。在这之前也经历过不成熟的阶段,安排展览比较随机、临时。这对A4的长期发展线索都帮助不大,并且展览的品质也难以把握。后来意识到这些问题后经过了一个调整期,我们现在准备一到两年的展览都很多,这样慎重的准备每一个展览无论对参展艺术家还是对机构本身都是一种负责的做法,对A4整个未来的发展系统的建立都在起积极的作用。

问题、困惑和遗憾
Hi:目前对A4当代艺术中心来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孙:从我个人来讲,之前从来没有感觉到大的环境波动会对我们具体做事产生影响。现在我越来越感觉我们无法脱离开大的社会环境去做事,比如这次“平行的极东世界”这个展览,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后还是发生了无法左右的状况,所幸最终事情得以解决,但还是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个体艺术机构的无力与无奈。除此之外,作为非营利机构,如何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如何获得公众的认同、如何让投资方更加认可我们工作的价值,这些时时刻刻都提醒着我们不能松懈。
Hi:今年有没有什么遗憾?
孙:我们今年本来会有一些出版计划,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能完成,只能将这些计划放在明年去完成。还有在空间的学术建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今年的遗憾,我想我们会逐年逐个项目去提升,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Hi:2012年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会往哪些方向发展?
孙:这个问题很大,作为个人或者个体艺术机构很难预测将来的发展。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是越来越成熟,很多时间经过时间的积累后,我们的眼界也越来越宽。大家不应该只是追逐眼前的得失,而是每个人都去切实的做自己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将大的环境推向一个两性的轨道。现在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在走下坡路,但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着发展波动,从长远来看不能因为短期下滑就唱衰,上涨就盲目自省,只有长期踏实的坚持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就不会为短期的波动所影响,至少我希望A4能这样长期发展。
Hi:作为A4当代艺术中心的馆长,你对机构2012年的表现满意吗?
孙:如果打分的话我会打80分。失掉的20分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更多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但积极的看,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Hi:请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这一年的工作。
孙: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吧:我们已经是一个会走路的新生儿。

我们需要积极做事的态度
Hi:你觉得目前年轻艺术家中有哪些是你所看好的?
孙:我们合作过的年轻艺术家非常多,无论是个案研究或者是青年艺术家实验季,但是侧重于年轻艺术家,即使是国际展览,我们邀请的也是年轻人。对年轻艺术家不遗余力的支持正是我们的态度之一。这就想PS1跟MOMA的关系,我相信未来我们能成为中国的PS1。也是这个原因,我无法给你这个名单,因为年轻本身就以为着不稳定、不确定和活力、变化。如果框定几个未来之星,那年轻里最有价值的因素就丧失殆尽。我希望年轻艺术家的成长轨迹留给自己去把握和未来去评判。
Hi:国内的非营利机构发展状况如何?哪些你觉得2012年干的还不错?
孙:因为没有明确的赞助机制,除了国有美术馆外,国内的非营利机构大多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实体企业,很多都是房地产企业,比如时代美术馆、OCT、今日美术馆还有我们都是这种情况,民生美术馆也有财团支持。如何让平衡好社会属性与企业需求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这几家做的都很不错。

相关人物

相关空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