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国 编织信仰
徐小国
在一个瞬间天黑、阵雨来袭的午后,我在798艺术区采访了徐小国。我们聊了很多,他的多变、学过武术、他在“人造风景”等系列作品中制造的矛盾感、他曾关注的“标准化”转换,和令他感受到真正自由的研究课题。“空间纹体”是他的最新个展,也是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的他第三次回归绘画。
《白树林》,布面油画,230X190 cm X3,2013
反思艺术结构
大致在两年半前,他开始怀疑当代艺术,怀疑的不是其创新性,而是直指内核。当下很多艺术家所用的政治、意识形态,或者艺术家作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介入到社会层面讨论艺术、创作艺术,这是否是当代艺术?他说这或许并非当代艺术的核心信仰,绘画被诸如故事性、主题性、意识形态、表现的笔法绑架,他说自己被骗了,或者被勾引了,与他们共谋了。
在那段时间,徐小国产生了明显的对抗状态,他利用杂志封面等现成品作为材料,进而进入绘画,以水彩、丙烯、油画等形式反复摹画图像,对一个意识形态或客观或主观、或抽离或进入地解读,他开始由被动叙事转向更自主地思考,以转移的手法消解掉作品的主题和主体,让主题隐藏在背后,同时转移视觉经验,最终产生绘画行为的多种可能性,方式多元、风格愈加发散、画面较之前更加丰富。这是徐小国创作上新的起点,绘画最原本的空间、体积、点线面的编织等问题变成了他最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建立绘画的自我结构的过程。2012年在白盒子艺术馆的个展“small country”一语双关,小的国家具备体制和结构,它是需要以人为化的方式建立结构,并为公众理解、共享,在其中生活、感知的一种综合框架。
《衣架》,布面油画,250X180cm,2012
编织空间
空间是徐小国目前研究的重点。二维画布是他每天需要面对的客观存在物,他从塞尚开始研究,直到巴尔蒂斯、弗朗西斯卡、高更等十几个人,反复用结构类比的方式看待前人所做的工作,他认为这些是他未来成长和养分的来源所在。借由“空间纹体”中的作品,观者可以感受到他一直游走在二维性与多维性之间,他并未常规地在画布上塑造一个块面、体积,它们完全被压缩在二维平面上。他选择了线和编织的方式,条纹不再作为简单的形式出现,它是可使绘画产生空间量变的工具,条纹具备强烈的物理拉伸性,像编织席子,竹条本身已不那么重要。多维空间牵引观者去感受行进中的空间,具有运动性,空间中充斥着强烈的物理力量,有抻拉,有穿插,有面的抽象,有面的纵深,同时它又生成了观者的心理空间。
对不可知性的探索或对绘画信仰的探索,是他最为关注和最想做的一件事,画面中有具体形象也好,抽象也罢,他认为应该回到绘画本身,关注绘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其中发现和发展新的绘画系统。条纹、笼子、树、斑马、球体等是徐小国编织画面的元素。笼子最早进入画面,灵感源于手边触手可及的物件——家中养狗的笼子,在画了一两张以后感受到其复杂性,他便带着水彩去户外写生,给“笼子”补充营养,编织是逻辑性的方法论,他选择了树,树枝在逆光时的穿插是二维形态,阳光直射时则现出前后秩序性的诸多层次,侧光时“风景”又不同,现实的光影给了徐小国对编织空间进一步的理解。
“笼子”对徐小国而言,是真正接近自由的桥梁。《画的笼子》是他的第一件以笼子介入画面的作品,画布所制造的一片平面三色的框,是艺术家囚禁绘画和释放能量的双重思考,笼子令他敢于直面绘画的二维性。创作的过程让他更加了解、清晰和确定之前的认知,他说绘画回到了真正的主动性,创造力也便产生了。“这两年的创作其实很艰难,但很开心,在其中解决并发起新的问题,我真的找到了自由。”
画面的色彩要么是偏淡的颜色,要么是压缩色域之间的尺度、层与层间的覆盖与叠加,这些高调色的运用使颜色更加单纯,逐而产生色彩的微妙心理体验,色彩的力量也随之生长。空间的编织是色域间的编织,层与层间的编织,物理性的编织,心理空间的编织,是一种多重性的感受。
《大笼子6》,布面油画, 300 X200cm,2013
寻找“黑键”
“斑马”也是他的有意安排,斑马身体天然的黑白纹理隐藏在环境中,徐小国对它做了几层正负形的处理,削弱了主体性,将问题向前又迈进了一步。“正形大多可阐述主题,其他方面作为辅助处理,传达主题性在目前不是我主要研究的问题,两个世纪前前人就已经解决得非常完美了。”在写生过程中,徐小国体会到与正负形关联的新的空间问题非常迷人,他将其比喻为音乐中神秘的黑键。寻找出隐藏在正负形中的“黑键”,是他正在研究的新课题,“真正了解真实空间到底是什么,下一个阶段我真的能触碰绘画的自由性了。”
“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这是徐小国在一个问题回答后做出的一次强调与补充。他说即便下一次的作品不被社会和公众接受,但留下的证据越充分越能在未来让公众了解艺术家的创作,了解就可以了,能不能得到什么,不是艺术家能控制和要求的。
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徐小国不止一次地谈到了艺术的信仰,如同佛教中的佛、法、僧,他认为艺术家面对绘画也是如此,“如果你将绘画作为开启智慧的途径,它传留下来的一切经典作品、文章、思考的逻辑方式,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并非要你去不看、不听、不学或说空话,艺术家本身就是绘画的‘僧人’,必须要每天研究它,用手头的工作一步步地触碰,这就是信仰。信仰是每天需要做的事,像佛教的皈依,皈依智慧的原点。要得到大智慧唯一的途径就在自身这一内核,没有任何人能帮助你,你只有自觉、开启自我的潜能。”
《球笼》,布面油画,290X250cm,2013
图片/徐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