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自救手册:组合拳拆分详解

作者:郑啸川 2020年5月10日 专题话题
被不少画廊列为下一个目的地的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下文简写为“瑞士巴塞尔”)于昨日宣布延期至9月中旬,给不甚明朗的全球艺术形势又添一层迷雾。博览会和展览是大部分画廊赖以生存的组合拳,目前均受到疫情及后续影响的掣肘。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分别为:东京画廊+BTAP负责人迟丽萍、SPURS Gallery合伙人贾伟、今格空间负责人蒋伟、拾萬空间负责人焦雪雁、艺·凯旋负责人李兰芳、Vanguard画廊负责人李力、大未来林舍负责人林岱蔚、魔金石负责人曲科杰、CLC Gallery合伙人孙士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分别为:东京画廊+BTAP负责人迟丽萍、SPURS Gallery合伙人贾伟、今格空间负责人蒋伟、拾萬空间负责人焦雪雁、艺·凯旋负责人李兰芳、Vanguard画廊负责人李力、大未来林舍负责人林岱蔚、魔金石负责人曲科杰、CLC Gallery合伙人孙士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
画廊展览,左勾拳尚在观望
3月已经快到见底,但正式对外开放的画廊屈指可数。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下文简写为“唐人”)于14日先行展出“我是谁”之后,艺·凯旋画廊和玉兰堂也在之后的一周开幕新展“赋·调:涂曦个展”与“水墨惊蛰——1985后出手的年轻一代水墨画家”。 用艺·凯旋负责人李兰芳的话说:“总比坐以待毙要好。”三展都采取预约看展的方式限流,但依然获得良好的反响。在更为实际的层面,均有达成销售。台湾的状况更为顺利一些,大未来林舍于3月14日开幕黄嘉宁个展,之后的赵赵和申亮个展也在有条不紊的筹备之中。
 
尚未对外开放的画廊中,大部分已经复工。“再不复工麻烦就大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下文简写为“蜂巢”)负责人夏季风如是说。蜂巢采取的是弹性上班制度,不打卡,可以提前下班,主要是完成手头的工作。东京画廊+BTAP(下文简写为“东京画廊”)的在京人员已恢复正常上班作息,受疫情影响尚未回京的员工继续远程办公。但拾萬空间负责人焦雪雁表示,线上办公的效率并不理想。
 
没有开幕新展有各种原因。CLC Gallery原计划3月推出张淼的个展,但部分需要工人加工的作品因为疫情的关系迟迟不能开工。魔金石的撤展与布展工作都在等待布展团队的恢复生产。东京画廊的部分艺术家依然困在外地,给一些作品的征集带来一定困难。香格纳北京已经正常恢复运营,但仍在等待草场地园区对公众开放的通知。更多的画廊在档期的调整上顾虑重重。开早了,没人看;开晚了,每天的房租水电都在支出。
 
唐人的负责人郑林一直强调,“展览才是第一生产力”。唐人可能是大陆开幕新展最为迅速的画廊。除此之外,在国内疫情最为肆虐的时候,唐人的曼谷空间在2月12日如期开幕了罗尔丹·文图拉的个展“超越清晰”。当时有员工在纽约出差,回国则要面临14天以上的隔离,郑林当机立断,让其直接飞曼谷提前待命。彼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月之后疫情蔓延至全世界,曼谷也因此关闭了商场等公共空间。唐人赢得的一个月时间极为宝贵,目前国内情况基本恢复正常,北京空间担起了挑大梁的重任,第二空间伍伟和李尓鹏的双个展也将于明日开幕。
画廊自救手册:组合拳拆分详解
“我是谁”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我是谁”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赋·调:涂曦个展”现场,艺·凯旋画廊
“赋·调:涂曦个展”现场,艺·凯旋画廊
“黄嘉宁—攖真・滢真・应真”展览现场,大未来林舍画廊
“黄嘉宁—攖真・滢真・应真”展览现场,大未来林舍画廊
参展艺博会,右勾拳扑空
近几年,顺应画廊的需求,各地博览会呈燎原之势。我们上周发布的《2020画廊生存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画廊在艺博会的收入占得全年销售额的三成,一年三次则是平均值。尽管大未来林舍的负责人林岱蔚指出频繁参加艺博会对于画廊和艺术家都是一种消耗,难以累积具有体系价值的个展;他也承认,在艺博会的社交现场是集中认识不同层面藏家的最佳场合。今格空间之前对艺博会的依赖程度并不高,负责人蒋伟表示,以后会逐步增加各类艺博会的参展机会。
画廊自救手册:组合拳拆分详解
东京画廊+BTAP在今年1月台北当代艺博会的展位现场
东京画廊+BTAP在今年1月台北当代艺博会的展位现场
线上艺博会,关键时刻的大招?
但今年的艺博会尤显颓势,年初已经取消了香港巴塞尔、Art Central、东京艺博会、JINGART、Art Chengdu、弗里兹纽约,延期的则有画廊周北京、艺术北京、瑞士巴塞尔。好消息是,香港巴塞尔的退款情况已经到位,并没有拖得太久。但上半年艺术活动的集体空缺好似抽空了画廊,无处施展拳脚。此时,线上艺博会的概念应运而生。其实艺术品的线上销售并不新奇,很多画廊之前就踏进了半只脚,疫情的后续影响仿佛是一次外部的被动提速,使得从业者们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这档子事了。
 
唐人参加了线上巴塞尔和在艺Collect+艺术周,但郑林并没有对线上展厅抱有太大期待。据他透露,一些艺术家甚至对于将作品放到线上销售有抵触情绪。这与对线上受众的预判有关,比如魔金石负责人曲科杰自有一套观点,他认为魔金石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一直比较严肃,应该不属于线上观众感兴趣的范畴。
 
借唐人香港的地理优势,郑林在线上巴塞尔的同期的展出方案全部落地在香港空间,尽力弥补线上观展遭人诟病的缺失感与低体验感。香港空间一名原专业是播音主持的同事此时派上了大用场,在多数画廊并不专业的线上导览的陪衬上,观看率颇为可观。
 
林岱蔚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觉得线上艺博会与实体艺博会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辅佐的关系。“真正的藏家很难通过线上欣赏画作的方式购买,尤其是几十万以上的高单价作品,还是得通过面对原作的直接接触才能产生销售。”此前他经历过的线上销售与CLC Gallery负责人孙士娴一样,来源于了解艺术家的成熟客户,比如在其他艺博会上见过作品,却因各种原因错过的藏家,再次在线上看到时便会迅速下单。如此喜得“捡漏”的线上成功销售案例已在“Hi线上艺博会”促成好几单。但陌生群体的突破实属不易。
 
不易并不代表不可能。虽然跟往日线下巴塞尔首日的火热战况相比差异太大了,蜂巢在此次线上巴塞尔依然有所斩获。令夏季风惊讶的是,尽管一些国际蓝筹画廊表示销售来源于自己的网站和邮件,蜂巢倒是迎来两位陌生的藏家,算得上非常规的销售模式对先前顾客盲区的成功拓展。这也令他本着不但不拒绝、且极力推进合作的态度地拥抱各大平台的线上艺博会。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比如5G的普及,线上销售以及直播卖货将会成为画廊极其重要的销售渠道和拓展模式,是画廊线下的全面补充。
 
夏季风指出线上销售的价格天花板大概在二十万元左右。据他分析,线上消费的主力军以年轻人居多;其次观赏体验与线下完全不同,事先对艺术机构、艺术家和作品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更容易做出购买。所以蜂巢在准备各平台的文案时,会尽量做到详尽但不冗长。此外,蜂巢也在利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相关艺术家和作品信息推广。与线上艺博会不同的是,此类推广的营销性较弱,更多是为了做鉴赏方面的铺垫,比如今年推出的两个栏目——《疫情之下》和《艺术的慰藉》,均是从人文艺术的角度输出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博而励画廊原班人马重组的Spurs Gallery合伙人贾伟所说的,“线上展示的试错成本较低”,免去了高昂的展位费、运输费、差旅费、甚至布展费,但面对一众线上展示平台抛出的橄榄枝,焦雪雁直言,看重的是媒体平台的价值判断。李兰芳依然觉得要根据平台的功能和受众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彼此适合才能强强联手。有效的受众和流量是孙士娴所看重的。已经参加了三场线上艺博会的东京画廊更有切身体验,“在艺是疫情后行动最快的线上平台,在行业举足无措的时候提供展示的平台十分难得。除了线上展示,宣传和造势也很到位。巴塞尔的客户群体和头部效应是我们看中的,而《Hi艺术》作为媒体本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东京画廊负责人迟丽萍透露,画廊针对各平台选择了不同定位的作品,配以用心的海报和文案,非常努力地探索线上销售的道路;但从结果来看,仍以宣传为主。
 
蒋伟并不否认线上销售的可能性,但他同样指出,并非简单地把作品放到线上就能立竿见影地带来多大改观。香格纳的Helen认为,考虑到线上销售时观众缺失了在现场观看作品的体验,在呈现方面则需要对作品细节和视觉效果做出更多努力。
画廊自救手册:组合拳拆分详解
“邱世华:空/不空”展览现场,麦勒画廊
“邱世华:空/不空”展览现场,麦勒画廊
此诚存亡之秋
今日,外交部及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消息,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和拘留许可的外国人入镜。疫情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几位经历过多次起落的资深画廊主纷纷表示,今年的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一次重创更为严峻。蒋伟指出,疫情的最大影响不在于未来市场究竟如何,而是不确定性,无形笼罩着整个社会,几十年来建立的信息面临重新调整。Vanguard负责人李力则忧心于大家没有心思关心艺术,又难以亲临线下的展览,在线只能体会作品的1%-5%而已。艺术品并非刚需,在大家都收紧开支的时候显得十分不重要。更有甚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画廊主透露,有藏家已经订下作品,原计划2月付款,却因为生意难以周转实在拿不出钱来。还有一些仍有需求的买家,但谨慎许多,对价格更为敏感。
 
唐人于1997年金融危机时创立,扛过了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问及秘诀,郑林笑言只有硬抗。林岱蔚最近听得一个说法,“剩”者为王,等到市场回暖就是撑下来的这群人再起的时候。他属于乐观的一波,依然相信有藏家准备着资金等着买好作品。2009年的金融危机,刘益谦力挽狂澜,几乎凭一己之力解救了中国艺术市场,2020年又会有谁横空出世?
 
此诚存亡之秋也,画廊们也缩紧开支,出版物和开幕招待成了最先牺牲的重灾区。但也有例外,譬如剑走偏锋的拾萬空间,焦雪雁表示还要在艺术家书这一块增加预算。增加预算的其他方面包括:魔金石正在设计更新画廊网站;蜂巢预备在线上拓展少许增加开支;艺凯旋则会加重在自媒体运营方面投入的精力,这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而导向的必然结果。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