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鹏奕 将不可见的东西可视化

作者:张朝贝图片提供:香格纳画廊 2016年10月19日 专题人物
第一次见到蒋鹏奕,是在M50的香格纳画廊“蒋鹏奕:给予”展览现场,我们在香格纳主空间的露台上坐下来进行了此次采访。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还能感受到自己当时的一些紧张情绪,这是我第一次与艺术家面对面的正式采访。
蒋鹏奕 将不可见的东西可视化
我们在香格纳主空间的露台上坐下来,空调外挂机嗡鸣的噪音掩盖不了我第一次正式采访的紧张。蒋鹏奕点了一根烟,稍微缓解了我的对这个逼仄空间的陌生感。他的烟瘾不大,有时会自然地抽起来,有时想不起来就可能一天不抽,我们就这样从他的生活开始聊起。
在创作之外,蒋鹏奕的兴趣极窄,“除了创作,没有什么特别能让我静下心来的事情。”他平时会有一些运动,比如羽毛球、游泳,瑜伽坚持练了一年半,从开始时的跟班练习,到现在自己在家练。这无疑便是他所说的“能静下心来”的事情,而此刻,我们身侧的空调外挂机暂时停止了嗡鸣,头顶的树枝间可以听到鸟啼声,我们的谈话也渐渐进入了状态。
香格纳H空间,2014年“蒋鹏奕”展览现场
香格纳H空间,2014年“蒋鹏奕”展览现场
香格纳H空间,2014年“蒋鹏奕”展览现场
香格纳H空间,2014年“蒋鹏奕”展览现场
从“城市文明”到“光”的出现
2006年,蒋鹏奕开始“万物归尘”系列的创作,这与他在地产网络公司的工作经历相关,当时他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拍楼,拍了很多这种素材,用PS处理之后,他将大楼置于荒地之中的画面带有一种近乎世界末日的荒凉感。
从“万物归尘”到紧随其后的“不被注册的城市”“发光体”系列,这些作品包含了蒋鹏奕对城市的最初印象。初中毕业之后,蒋鹏奕从湖南沅江来到北京读高中,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最初的感受就是那样的。
北京朝外SOHO拍摄的“发光体”系列作品之一
北京朝外SOHO拍摄的“发光体”系列作品之一
在他2012年的“自有之物”系列中,蒋鹏奕将拌入了荧光粉的蜡浇在物件上,任由这些荧光的形态来将物体自身与周围区别开来。谈到对于荧光这种特殊媒介的使用,蒋鹏奕提起几年前偶然买到的一个荧光材料的动物玩具,它白天吸收光,晚上释放,觉得特别神奇。
“我们每天也会像荧光一样接受到外部世界的许多信息,也许个人无法感知到,但它会反射到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接受的信息不一样,人的状态就一样。”从摄影的层面讲,蒋鹏奕希望能够将这种人们所忽视的东西可视化。
被忽视的日常之物
正是由于受到这样的启发,我们从蒋鹏奕的作品中可以读到生命、时间等许多被我们所忽视的日常之物。
“幽暗之爱”系列作品是采用物影成像的方法长时间曝光而完成的,将萤火虫装入放有胶片的暗箱中,它们所发出的“求爱”的信号被胶片记录成一条飞行的轨迹。
《止相之时No.3》 119×150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 2013
《止相之时No.3》 119×150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 2013
《止相之时No.1》 150×119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 2013
《止相之时No.1》 150×119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 2013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萤火虫都是运动的点,但我们所看不到的是,它们的运动是一条怎样的轨迹。而在“止相之时”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隆冬时期水库中的水在极端低温下偶然的形态图像。
把自己的想法降到最低
蒋鹏奕最新的个展“给予”,展出了他的“给予”和“自迹”两个系列的作品。蒋鹏奕有意在作品中将自己的想法降到最低,“自迹”系列的创作就是对负片上折痕的呈现,而身体的动作则隐藏在了痕迹的背后。
《自迹No.1》 27.4×21.4cm 宝丽来即显胶片 2016
《自迹No.1》 27.4×21.4cm 宝丽来即显胶片 2016
“给予”系列的创作历时三年,蒋鹏奕每年都会在秋冬季前往冰岛、挪威等地,避开当地植被茂盛的季节拍摄瀑布。“我们原来想拍的方案,是我们的大脑内的思维语言所构想出来的外部世界,但到了现场,看到瀑布后令人震撼的感觉,原来的主观思考都已经失效了。”
蒋鹏奕放弃了原有的方案,而努力去呈现那种不掺杂个人想法的现场感。至于原有的方案究竟是怎样的,蒋鹏奕没有说,但也不重要了。
《给予No.1》 160×227cm 艺术微喷 2016
《给予No.1》 160×227cm 艺术微喷 2016
《给予No.8》 160×227cm 艺术微喷 2014
《给予No.8》 160×227cm 艺术微喷 2014
Hi艺术=Hi 蒋鹏奕=蒋
我的东西大多是即兴的
Hi:谈谈你在摄影中对于特殊媒介的使用,比如荧光,最开始时是怎样接触、后来是怎样熟悉去使用的?
蒋:几年前偶然买了一个荧光材料的动物玩具,晚上会发光,觉得特别神奇。然后开始学习弱光摄影,当时还没有数码相机,也庆幸没有,之后一点点实践。
Hi:从“自有之物”中的荧光,到“幽暗之爱”中的萤火虫的光,“光”在你的作品中有何特殊的隐喻吗?
蒋:光作用在底片上,从来都是直接的,要不很强烈,要不很微弱,所以对它的隐喻只是人对它有丰富的想象。不管是赋予还是排斥,都会造成对被摄物体的偏见。我的东西大多是即兴的,而且现在也不需要光的影响,像“自迹”其中一些都没有任何光源,所以东西出来后,摄影图像它自己会生成隐喻,这都是观众自己生成的理解,并不是因为光的原因。
《幽暗之爱37H50′25″》 268×450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黑色亚克力 2013
《幽暗之爱37H50′25″》 268×450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黑色亚克力 2013
《幽暗之爱 7'51''》 120×150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黑色亚克力 2013
《幽暗之爱 7'51''》 120×150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黑色亚克力 2013
留得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Hi:你觉得一件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是怎样的?
蒋:对自己有效的。很多好的艺术家和摄影作品对我是有改变的,从作品上来讲,好的作品对创作是有启发的,比如说安德里斯·塞拉诺(Andres Serrano)的《尿浸基督》,本身它的颜色就十分刺激,它的内容也牵涉到人对禁忌的挑战,这是图片的力量所在;另外一种就是家庭照片,它是不容易被替代的,留得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Hi:你最近展出的“给予”系列,似乎是从一贯以来的抽象摄影中短暂抽离,为什么会有这一变化?
蒋:其实“给予”和“亲密”是同时开始的,一直都在交替着做,谈不上抽离。开始时“给予”的拍摄是计划好的,但到现场之后,原来的东西都推翻了,因为我想抓住那种不掺杂个人主观想法现场的感觉。
《亲密No.2》 188.5×148.5×5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亚克力 2014
《亲密No.2》 188.5×148.5×5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亚克力 2014
《亲密No.6》 188.5×148.5×5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亚克力 2014
《亲密No.6》 188.5×148.5×5cm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单板、亚克力 2014
Hi:“给予”系列名字是怎么来的?这系列作品看上去是在重复拍摄“瀑布”这一物象,为什么?
蒋:你在前面也提到,如何通过摄影去呈现对于生命、时间的理解,我觉得瀑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能见到的瀑布照片是眼睛直接看的效果,但我觉得应该还有一种脱轨的可能。这个系列的英语叫“Grace” ,也有慈悲之意,还有许多女孩子喜欢叫这个名字。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