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 威尼斯就是一个开放性博物馆

作者: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3年6月26日 专题人物
听在3画廊艺术总监棉布谈威尼斯双年展见闻是件颇为有趣的事儿,她直言直语,乐于分享,既有故事又有观点,且对自己积极推动的事情充满热情和信心。这是她第三次参观威尼斯双年展,此前她曾参观了2011年那一届以及2012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而就在去年十月她曾作为中方策展人与意大利米兰地区政府围绕着“自然之心”的主题共同合作推动了首届“意中双年展”,将数十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带至了威尼斯,今年这项双年展也即将回到中国主场。不过,棉布表示自己现在遇到了些困难,因为双年展还是需要政府支持才好确定场地和赞助,现在她正在积极筹备中。她打算将主题定位“记忆”,一切顺利的话,这一届的双年展将在十月份和大家如期相会。
而关于这一届的威尼斯双年展,棉布既是个率性的观察者又是个乐观的推动者。棉布所在的在3画廊参与了今年威尼斯双年展肯尼亚国家馆的策划和组织工作,虽然总经费花了近五六百万,但从外界反馈来看,棉布感觉还不错,宣传和交流的目的达到了。而关于整个威尼斯双年展,她实在不太喜欢国内过分关注中国表现的报道,在她看来,这依旧是西方占主流的盛会,本质上来说,这不仅仅是艺术界的盛会、更是金融界的盛会。“比上一届好太多了,我真是爱威尼斯。”

艺术界的盛会,更是金融界的盛会

Hi:你怎么看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棉: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下背景。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全球顶级的、两年发生一次的学术性展览,它会呈现近两年间全世界当代艺术的新动向,甄选非常严格。可是,现在的当代艺术已经是五花八门了,无论是在体制上还是艺术家的创造力上,或者说游客的结构上都已经跟以往非常不一样了。也就是说,以往中国艺术界所了解的威尼斯双年展和我们所亲历的双年展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Hi:这种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棉:除了主题馆、各个国家馆之外,我们还会看到为数众多的平行展、外围展。可以说全世界的艺术机构都在积极参与这一艺术盛会。可是,这些其实都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竞争其实是全世界的顶级金融机构、顶级收藏家,他们趁着这个时候在各自坐落在威尼斯的博物馆以及私人庄园中同期举办的大型展览,比如说路易•威登的总裁皮诺,他有两个空间,其中一个是威尼斯的海关大楼,他买了下来请安藤忠雄做的设计,里面的展览真的特别棒。Prada基金会也在做展览,叫“世界属于你”,展览非常理论化、非常结构化,真的特别好。
圣马可广场也有三到五个展览,也都非常好,其中一个斯蒂芬•麦奎因的雕塑展,我还买了一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威尼斯其实成了全世界顶级人物在那里呈现自己家底的开放性博物馆。在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奢侈品机构、金融机构、美术馆机构以及基金会,全世界的策展人和博物馆馆长基本上都出现在那里了,它是全世界的艺术界的盛会,同时也是金融界的盛会。

中国太严肃了,当然还是西方占主流

Hi:为什么这一届中国当代艺术在威尼斯这么火爆?
棉:意大利人很爱文化。尽管一些意大利家族已经没落得不行了,但是它的底子还在,它的庄园还在。所以各个家族,甚至在维罗纳那样的小城,都很热衷于做当代艺术。而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火爆,一方面在于中国经济崛起开始有了新买家,另一方面则在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疲软。作为一个重要的流派,西方现代艺术已经横行了一百年,虽然对东方来说,这些东西还是特别棒,但在西方人看来,他们从小就长在这里,经常看博物馆、美术馆,都看够了。西方人本性有一种掠夺的天赋,有一种倾听新声音的自然取向,他们希望接收新的东西、激活他们原有的文化。第三方面那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中国的画家画得太好了。这是中国当代艺术能够迅速被接受的重要原因。
Hi:不会感觉今年的中国元素特别多吗?
棉:没有那么多,你看不到那么多中国人。偌大的一个场子里,还是西方人多。只是今年中国有了一种文化自信开始介入了而已。感觉多,这其实是因为语言的限制所带来的,媒体在宣传上也很片面,才造成了中国人扎堆的误导。威尼斯还是西方的主流,西方的世界,我觉得一些中国的机构和媒体发出来的声音其实非常可笑。西方的展厅多了去了,各个国家的艺术行为都特别活跃。你在威尼斯很多的巷子里都能看到展览,各个国家都有很活跃的艺术人士租了一个场子就趁着这个时间做展览,甚至都不会取什么名字,就叫做“展览”。
只不过是中国做艺术的人愿意介入到双年展中,这就意味着要跟主办方沟通,也就会需要一些资本上的承担。其实,在我看来,不进去也可以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小房间都可以有展览,这就是威尼斯的形态。西方人对此就很放松,但是中国人始终认为双年展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认为进入了,艺术家就能加分。
Hi:你觉得不重要吗?
棉:其实也很重要。不过,这都是需要时间的,过了十年八年,你会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重要的无非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你有真实地表达你自己。
Hi:威尼斯双年展商业性强吗?
棉:当然很商业。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是以资本为基础的,没有什么白给的东西,我们以前以为这样的学术展是什么国家行为,可国家行为花的也是纳税人的钱,那就需要举手投票同意才可以。如果你在西方生活过,你就知道,要参与到这个游戏中,只能以资本为代价。威尼斯是全世界资本家、金融家的榜样。

既然去了怎么能够“无人问津”

Hi:有哪些场馆是你比较感兴趣的?
棉:我比较喜欢法国馆、纯粹是音乐,就像是音乐会一样,很抽象又很震撼;另外,俄罗斯馆也不错,我很喜欢,一个撒钱的装置,很逗趣。大家都认为主题展不错,我个人比较喜欢其中一个捷克女艺术家的作品,她把童年的一切都用图片搅下来粘到空间,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也在里面。美国的国家馆基本上就是儿童游戏了,大国、什么都不在乎,相当地文化自信,乱搞。并不是说不好,就是它很自由、很放松、不那么严肃。
Hi:中国的部分呢?那么多平行展你会推荐哪一个?
棉:中国的部分我最喜欢我们画廊参与策划和组织的肯尼亚国家馆。首先是艺术家李暐的“飞天”项目,直接飞到了威尼斯海湾上,非常逗趣;其次,肯尼亚馆有一个“艺术无国界”的概念,它有中国艺术家、肯尼亚艺术家、巴西艺术家;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位置特别好,就在圣马可广场,而且是独立的建筑,策展形式也好,看着不累,半小时就逛完了。
Hi:还有呢?
棉: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中国馆的展览,评论家吕澎策划的“历史之路”,我觉得特别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没人知道?第一,它不做宣传。第二,特别远,它太偏了,像是废墟一样,在军械库的尾巴上。但是展览很好,都是些非常好的绘画作品,国内都少见,每个艺术家都印了特别豪华的画册,可是无人问津。
Hi:肯尼亚国家馆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吗?
棉: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300多家。西方媒体采访我们艺术家首先都会提这样的问题:“你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你带了什么样的作品来威尼斯?”他们会让艺术家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西方的策展人在策划中国艺术家的展览时,也都会非常努力,他们很注重内在性。努力地将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与中国大环境相结合,将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介绍给西方公众和收藏家。相反,中国很多的平行展没有任何的推广,既没有媒体宣传、也没有研讨会,这些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交流的场域,交流、传达、讨论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这会让艺术作品的价值得到认知。

不参与也就没办法发展

Hi:我们看到意大利《arte in》杂志登了颜石林的作品作为封面?
棉: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因为我本人去年策划了意中双年展,颜石林是参展艺术家之一。这个展览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们觉得应该趁这个时机再呈现一次,作品也就没有运走,还存放在意大利的组织机构中。后来有一个当地的庄园主就和我们商量希望从中选一部分作品放到他的庄园中做展览,他是个成功的商人,为了宣传这次展览他请了当地非常有名的杂志《artein》来做报道。实际上,他买下了整本杂志,杂志还介绍了他的老油画、以及他自己的业务,其中中国当代8个页面,因为他比较喜欢颜石林的作品,所以用来做封面了。
Hi:那他是否会收藏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呢?
棉:实际上他一方面在宣传艺术家,一方面也是宣传庄园。西方人做事情总喜欢跟精神性的东西放在一起,不会特别“土”地直接宣传庄园。他挺绅士的,不过他一开始可能不会收藏,他还不太了解当代艺术,但日后可能会收。而且西方人非常注重文化互动,举办这样的活动会吸引到一些对中国当代艺术很了解的文化人士,这样也便能将这些作品介绍给当地的藏家。
Hi:你感觉西方媒体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馈是怎样的?
棉:西方媒体都是非常独立的,比较有意思。我们推动的肯尼亚国家馆是曝光率最高的,我请意大利同事做了简要翻译,大都是赞美之词,比如说李暐的项目带来了欢乐氛围、富有前卫精神、有好的地理位置之类的。也有“中国经济强大了难道就可以蔓延全世界吗?”这样的质疑声,但这样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西方非常反对共产主义,可我们哪是共产主义,早就不是了,我们其实就是国家资本主义。都是一些民间资本、民间的艺术机构在推动艺术,积极参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因为不参与,也就没办法发展。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