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辉 艺术在生活后面

作者:李愚 2014年6月12日 专题人物
1955年,三个月大的毛旭辉随父母来到了云南的红土地上。在这里,他几乎经历了新中国变革的每一个阶段,也在那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率先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洗礼。以“新具象画展”为开端,“西南艺术研究群体”开始了在那个处于剧变之中的时代的艺术苦旅。在这个过程中,被称作“大毛”的毛旭辉逐一实践着他对于表达方式的探索。从《红色体积》、《圭山系列》、《家长系列》到后来的《剪刀》,毛旭辉的创作脉络逐渐明晰起来,在夏尔丹和塞尚那里体验到日常物品的尊严和意义的他,终于从寻找“重大题材”的困绕中解脱出来,开启了那扇通往“日常史诗”的大门。

毛旭辉的写实,写照更多的并非事实,而是内心。同时,对“权力”问题的关注,他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这两者的结合,让他的画面上出现了不断变大的剪刀,也有了象征“家长”的椅子。6月13日,即将在香港汉雅轩开幕的个展“家长倒下”,究竟是对符号的重提,还是对概念的延伸?原本被毛旭辉用以作为对逝去双亲追思的,倒下椅子的形象,在他如今的创作中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这些我们只能依靠猜测进行臆断的问题,也只有这位将整个生命铺陈在红土地上的自由画者,能够给予我们答案。
《倒下的靠背椅之二》180×250cm 布面丙烯 2011
《倒下的靠背椅之二》180×250cm 布面丙烯 2011
Hi艺术=Hi  毛旭辉=毛
 
倒下的椅子 日常的史诗

Hi:这一次展览的作品如何构成?
毛:主要是这些年创作的,以倒下的靠背椅为主的作品。汉雅轩那里有我从80年代以来许多作品的收藏,所以这一次展览,除了我拿出2011以来的12件作品之外,其他的作品将由画廊提供。当然我也为此梳理了一个线索,那就是形成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家长系列,和90年代初创作的剪刀系列的作品。汉雅轩收藏了这些系列中很多的代表作,所以这一次,能够有一系列作品是回顾性质的,但与新作又有一定逻辑上的联系,是我所希望的展览构成形式。

Hi:你在很早期的时候就与汉雅轩合作,当时合作的契机是什么?
毛:最开始是在90年代初,在广州双年展与汉雅轩的张颂仁先生结识。他当时很喜欢我家长系列的作品,也进行了一部分收藏。之后我的作品也参与了他的“后89 中国新艺术”的展览。
不过,我一直到90年代末期才正式在汉雅轩做个展。99年,我在汉雅轩做了剪刀系列的第一个展览,然后一直合作到2007年。那一年做了一个有些回顾性质的个展,在香港的艺术中心做的。那个展览规模比较大,包括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2006年的作品,有80多件。

Hi:你很喜欢塞尚的情怀,从圭山组画看得出这种联系,但同时又创作出了符号意味浓郁的家长题材。
毛:一个人的创作有好多方面。你刚提到塞尚,除了我比较钦佩他的生活方式、创作方式以外,他在绘画的本体性上对我的教育和启发也是很大的。当然每个艺术家身上又有很多的创作元素,和理由。圭山组画算是我创作中的一个部分,不过家长又是另外一个部分。在89年、90年的时候,我创作了大量的坐在靠背椅上的人物形象,后来又抽象为人和椅子的混合物。当时的想法、感觉主要是,人坐在那个椅子上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形象,而不单单是一个人。人和椅子的关系很特别,比如人坐多大的椅子,怎么去坐。这是很日常的,但也会给我们很多信息。近期主要创作则是关于家长的倒下的椅子。

Hi:之前看过你的文章,说倒下的椅子并没有从政治权力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去切入。不过这一次展览叫做“家长倒下”,又非常直白。
毛:“家长倒下”是张先生根据作品取的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名字。今天的作品被解读和阅读的空间很大,我也能理解张先生对这个展览的命名。不过我也会保留一些我自己的理由,因为我觉得我更注重的是时间、和日常的感觉。当然,家长同任何事物一样,会发生变化。那么包括我自己的生命、生活,和我的创作,也都在一步一步的发生变化。因此作品要与直接的解读保持一定距离,让他有一个空间。我不会那么直白去描述。艺术本身的含量比一般的解读要复杂一些,也更含蓄、有趣得多。
《可以葬身之地•躺下的红色靠背椅》布面丙烯 180×250cm 2011
《可以葬身之地•躺下的红色靠背椅》布面丙烯 180×250cm 2011
《两个梨和父母的照片》32×41cm 纸本水彩 2011
《两个梨和父母的照片》32×41cm 纸本水彩 2011
感受 在生活之中,然后有艺术
 
Hi:目前的创作对象是哪些?各个系列兼而有之?
毛: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因为圭山系列已经属于我教学的一部分,我每年会带学生去圭山呆上一段时间,返回乡土和自然之中。在比较安静、闭塞的乡下,对自己身体、状态、情绪都能有一个调整。在乡下思考问题和感受世界的时候,不会带有都市里的浮躁和困惑,所以在圭山写生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会一直保留下去。至于回到工作室的创作,我经历的人生比较丰富,生活比较复杂,所以我还有其他的表达,就是通过一些日常物品。现在我还是会使用椅子这样一个角色做很多文章,借助他们表达一些情绪和一些人生体验。

圭山对我来讲算是一个桃花源、一个乌托邦。基本上远离了我们每天生活所要讨论的那些话题,那些大事。但我也希望在这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我已经在城市里长大,也某种程度上依赖城市的生活,所以基本上也失去了彻底的生活在圭山的一种可能,还是要担当城市中的一个角色。但是一旦进入城市,城市的生活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创作。因为在我看来,创作不是在引领生活,创作往往是对生活的反思与回顾。我的创作基本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留在自己心灵上的痕迹做一些表述。我通过找到一个形象,来释怀对我有影响力的事件。
 
Hi:你曾在80年代的新潮美术运动时表现非常积极,不过后来为何选择一直在昆明创作?
毛:其实80年代我的生活是很动荡的,那是自己很青春的年代,同时恰恰也是社会发生剧变的一个时期。那时候特别需要人出来呼风唤雨,因为那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而且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可以有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所以在那个时候一方面我很兴奋,另一方面我很年轻,身上确实有那样一份使命感。之后,我认为中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讲,我已经有了比过去更好的创作条件。我认为生活在昆明这个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心里边更踏实,也让我更加能够持续的面对艺术的问题。现在我认为做艺术是一种很长期的生活方式,它会伴随我一生。
 
Hi:之后会有创作新的系列作品的计划么?
毛:我希望能有一些新的感受和发现,不过当然,我也不担心没有这些新的东西出现。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生活的变化,这些东西对艺术家来讲都是灵感的来源。我所坚持的一点是,我想表达我所经历过的东西,去表达我有感受的东西,而不会简单的虚构或者幻想什么。艺术还是在生活后面发生的。跟着生活走,看他能带给我什么新的灵感。事实上,有些东西是会强加给你的,而有些则会让你去追求。人在这个过程中,总还是要不断的反省和回顾,而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