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海派百年,大半都是“外来户”
上海,大陆面向外界的橱窗,向来有着清丽而雅致的容貌。对于当代艺术而言,上海更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北京的艺术中心,辐射着南部中国的大片土壤。与北京所不同的是,上海的艺术家对保持自我更加关注,其独立性更胜一筹,这与这方水土的气质自是密不可分。近些年,美术馆机构拔地而起,政策扶持力度不小,艺术大事件层出不穷。而今年艺博会扎堆儿上海,也引发了外界的诸多讨论。上周五,蔡国强个展“九级浪”,将白日焰火炸上黄浦江,更为下半年上海的艺术竞赛叩响发令枪。上海,要崛起吗?
在上海土生土长的《艺术当代》,对艺术的关注已有整整十四个年头。作为媒体,《艺术当代》见证了上海当代艺术发展的风风雨雨、暮暮朝朝。杂志副主编徐可,从初入当代艺术行业几乎零基础起步,一点一滴,在一个崭新的领域,找准了自己的办刊方向。面对现如今上海传向外界的五光十色的信息,在远处静观的我们,艳羡之余,只能粗粗略略,大致摸得到棱角。而身处其中的媒体人,对正在发生的一切,才更具慧眼和发言权。
2013年的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Hi艺术=Hi 徐可=徐
双年展、博览会、私人美术馆…当代艺术爆发小宇宙
Hi:你认为上海双年展的规律持续,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徐:上海双年展有着相对悠久而稳定的历史,在2000年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确立了国际化的当代展览机制,并将当代艺术作为主要关注领域,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并使得该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双年展之一,这对上海甚至中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当代艺术开始进入官方平台以及主流公众视野,也使得当代艺术的目光开始聚集到亚洲。
Hi:上海的博览会今年集中爆发,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首先,你看好其中的哪些?
徐:今年上海的艺术博览会为数不少,它们各自特点不同,其中有些是首次举办,还不好轻易评价。综合已经举办过一届以上的博览会分析,上海的业态相对于北京或者说香港的同行而言,最大的特点是有着更精确的细分市场,不同博览会各自的市场针对性较强,比如有针对小资群体的市场需求,或者更小型的精品博览会等。整体而言,上海有能力也曾经举办过国际大型的艺术博览会,但要真正吸引面向高端人群的大型艺术博览会长期入驻并稳定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税收和服务的问题。
Hi:那么,博览会的集中出现,是否会造成本地收藏资源的透支?你认为其中的利弊是什么。
徐:同质的博览可能会给画廊造成困扰,但对收藏家来说未必。更多的博览会提供了更多艺术品交易的机会,而收藏家是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他们靠实力说话,买不动就不买,不存在透支,如果是给朋友捧场又另当别论。博览会的集中出现对参展机构来说反而会面临两难选择,一是要平衡与各个博览会的关系,唯恐错过哪一个而错过重要的收藏家,同时还要权衡成本与曝光率。选择起来会比较辛苦。
Hi:近年来私人美术馆群落的生成,对上海而言又意义何在?
徐:私人美术馆是一个新的艺术平台,上海的私人美术馆彼此风格不同、错落分布,形成互补。2005年成立的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MoCA)好像是上海第一个私人美术馆,他们举办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展览:如皮克斯动画展、草间弥生艺术展等,动漫美学双年展成为它的品牌展览,并开展了更广泛的馆际合作。与品牌合作艺术展览也是它的优势,如与宝马、阿迪达斯、ferragamo等品牌的合作,为私人美术馆的运营积累了重要的生存经验。其中今年举办的草间弥生展,门票销售的火爆创下了一个半月展期内累计三十余万观众入场参观的记录,这让私人美术馆在看到了生机的同时,也遭遇如何疏导人流,如何保护展品的挑战。
证大美术馆也是后来的喜玛拉雅美术馆,也是上海私人美术馆的先行者,早年的“闪亮像素”、“电子园林”、“德国表现主义”都是国内难得一见的优秀展览,其366天的“艺术介入”项目也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他们更多转关注当代水墨话题。2009年成立的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以文献式的展览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了梳理:中国绘画30年,中国影像20年等,树立了一个相对严谨的学术形象。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和正在筹建的油罐艺术中心以及昊美术馆是收藏家主导建立的美术馆,丰富强大的收藏品是他们的特色。
私人美术馆群落的出现是对公立美术馆的有益补充,他们在实现各自运营模式的同时,为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提供了多元的展示平台,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其中有些机构还开始推动、支持学术研究与文献积累,逐步建立其自身的收藏积累,开始成为除了商业机构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当代艺术推动力量。而私人美术馆的跨界背景如果可以和成熟、专业的学术资源、运营团队相结合,作为艺术生态多样化的重要一极,将对提高艺术生态的抗风险能力,推动、维护当代艺术的持续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近年来上海的私人美术馆不仅数量相对较多,运营相对规范,业态较为成熟,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艺术当代》副主编徐可,对上海时下所发生的变化颇有见解
画廊、展览、艺术家,开放才具吸引力
Hi:在这样一个上海当代艺术曝光率猛增的背景下,画廊向上海迁移,或是在此开设分支机构的势头目前是否已在显现?
徐:这种趋势有,但并不明显。有个别画廊,如八大画廊和阿拉里奥画廊来上海了,首尔的学古斋画廊也入驻上海,这更多仍是个体行为。我觉得上海的优势在于一是宏观上的商业平台运作比较规范,其次上海相对较好的气候条件可能也是一个优势。
Hi:今年上海有许多大的展览项目登场。怎样看待目前的展览频率和质量?除了这些吸引眼球的大项目外,上海的整体展览状态是否活跃?
徐:总体来说,上海的大展览数量较多,质量也较高,这可能和近年来上海多种形态的艺术空间与机构的发展有关系,这对观众来说是好事。各类美术馆、画廊、大型公共空间里的艺术空间,不同类型机构的展览活动,在关注角度、学术方向和运作模式上各有优势,有的展览在取得业内口碑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事实上,除了大型展览外,一些实验空间的年轻人展览同样值得关注。
Hi:有一种观点是,上海本地的艺术家资源相对有限。这会限制上海艺术的发展么?
徐:本地艺术家这个概念定义模糊,其标准是户籍、籍贯、常驻地还是出处?是本地出生、本地毕业还是本地生活?其实各艺术活跃区域都是聚集了各地的资源,北京也是汇聚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资源。上海聚集着差不多中国最优秀的新媒体艺术家群落,有着至少长三角地区最开放、成熟、活跃的艺术平台与市场,虽然上海本地缺乏顶尖的艺术院校,但也有着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艺术生源,其对于周边艺术人群的集聚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艺术家经常以上海为中心参与展览互动。艺术的发展,平台尤其重要,如果有好的平台,就能够吸引好的艺术家,一个区域的艺术活跃程度取决于其开放性、包容性、持续性与成熟度,能够吸引人,上海其实在这方面更有优势,也更有传统,海派百年,大半都是“外来户”。
规划中的西岸,将成为上海的艺术中心
下一个艺术中心?万事、东风都齐备
Hi:政府对推动上海的艺术发展事实上起了较大作用,这会导致政策依赖么?自贸区又能为上海的艺术生态带来哪些影响?
徐:近年来,上海各级政府在推动艺术发展上亮点不少,近期活跃的西岸文化走廊就是徐汇区政府大力推动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油罐当代艺术中心等大型美术馆、艺术中心的进驻,西岸建筑艺术双年展、西岸博览会品牌的陆续推出,使之成为上海的艺术产业的新地标。至于整个艺术发展的政策依赖,就现状而言有些过虑。因为这种担忧一方面是由于更多地把注意力关注在大型项目与活动上,没有考虑到更多具体而微的“微生态”,另一方面上海政府对于艺术生态的支持并没有带来艺术形态上的更多导向,而美术馆和机构真正的运营还是依靠自身的财力以及专业的判断力,政策只是辅助性的。关于自贸区问题,我们期待自贸区的各项相关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能够促进大型、大宗艺术品的交易,但很多具体的事实细则有待落实。目前自贸区在仓储、物流和海关流程方面的便利已经初步体现,但是在更深入的政策制定、实施及其影响还有待观察。
Hi:上海会成为下一个艺术市场中心么?与北京、香港相比,上海艺术生态的发展历程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徐:我觉得成为艺术市场中心要具备几个条件:高度发达的商业文化环境、规范成熟的商业交易平台、充足而可流通的各类资源、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能够满足需要的艺术品仓储空间和高效专业的物流资源,在这个基础上,这个区域才能成为国际画廊、国际拍卖公司、国际博览会的聚居地,同时也是美术馆、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聚居地。
就以上几点而言,与北京相比,上海更规范,与香港相比,上海资源更丰富,发展空间更大。上海的当代艺术生态,有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延续的发展脉络,有着相对成熟而健康的市场环境,也有着对于实验艺术与新媒体等足够的宽容度,多种因素交织发展,综合和均衡是其最大的特点。
Hi:你个人会如何看待上海当代艺术的未来?最大的优势和短板分别在哪?
徐:对于上海当代艺术,整体上当然是看好的。首先,就上海的局部生态而言,尚未出现背离于宏观政治、经济形势之外的不利因素。其次,上海的当代艺术生态中,学术、市场,官方、民间诸多力量之间的生态平衡比较稳定,整体生态链条比较完整。短板方面,就个人而言,上海的生态不如北京更适合“漂着”,就整体而言,缺乏制造新闻性事件和艺术明星的氛围,“眼球效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