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狂欢下的虚假繁荣,如何打破产能过剩的怪圈?

作者:罗颖图片提供:TKL 2016年8月5日 专题话题
当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昔日蒸蒸日上的生产能力也逐渐暴露出过剩的压力。“过剩”,已不再是钢铁、煤炭、石化、水泥等行业的专属“痼疾”,当代艺术领域也同样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假象——展览、博览会有增无减,二级市场却无货可卖。产能过剩已成为当代艺术无法回避的现状,短暂的狂欢下是产能过剩的攀升。本期封面故事以当下热门的观念绘画、抽象艺术、从一度井喷式增长到如今降温的新水墨、以及凭着“治愈系”的单纯迅速俘获一大波粉丝芳心的小清新四个板块作为样本展开讨论,艺术家、经营者、藏家、评论家们最后的落脚点都不约而同地定格在“升级创作的品质,用合理的价格匹配真实的需求”上。解铃还需系铃人,两端发力才能打破产能过剩的怪圈。

好东西在哪,钱就去哪

罗伯特·休斯曾在《纽约的没落》一文中描述过一番上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界的情形:“美国大约有20万艺术家,保守地估计平均每人每年创作50件作品。从这一千万件没有归宿的作品的穷艺术家来看,几乎每件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正在发生的’,但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比查理·詹克斯早先对日本新雅典娜学派未入流的亚群体在建筑史上的归类更没有意义。各种趋势可以被任意精简,具有像让·米歇尔·巴基阿特或——拙劣模仿的模仿——杰夫·昆斯那种经历的青年艺术家不倾向于接受任何关于逐渐成熟的观点。这使得他们易于追求时髦,追求他们所能抓住的任何引入注目的风格化创新,而不管长远来看这些名堂可能是贫乏的。”抛开罗伯特对某些潮流趣味个人化的褒贬,这段文字正是艺术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在今天的写照,以及对它未来可能性的预见。
在外部宏观经济遭遇“寒冬”之时,艺术市场也不可避免地“遇冷”,但展览、博览会反而有增无减,显示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在展览复苏的3月最后两周,仅北京、上海的展览就高达百余个;据不完全统计,2015下半年有28家艺术博览会,许多二、三线城市更开启“艺术+”模式。如此多的展览,如此密集的博览会就能满足藏家们的胃口吗?显然没有。今年的香港巴塞尔,国内藏家大手笔购买西方当代艺术几乎形成了一种“群体现象”。策展人吕澎事后感慨道“中国藏家大量购买国外艺术家作品,并且价格不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乏善可陈”。
两个月后,回到大陆的春拍主场,中国当代艺术的境遇也并未好转。资本反而投向了中国传统书画——在中国嘉德的“大观之夜”,山西藏家张小军以9200万竞得宋克的《急就章》,而曾巩唯一传世的《局事帖》则被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收藏家王中军以2.07亿元收入囊中。匡时拍卖掌门人董国强调侃道:“两件国宝,一个归小军,一个归中军”。要知道,张小军和王中军都是从当代艺术艺术迈入收藏领域的。那么此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军”去哪了?当代艺术是无货可卖,还是奇货可居?当代艺术线下的喧哗与价值检验时刻的遇冷,矛盾现象的两级已经愈来愈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瞎花钱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好东西在哪,钱就会去哪! 

真诚的探索,会断然抛弃视觉的狡计

编辑部每周的例会一半的时间几乎都要被展览信息的交流占据,有意思的是常常会冒出一些雷同的形象:比如,镜子、一根斜靠在墙上的棍子、平涂的色彩、堆砌的色块等等。创作面貌殊途同归的表象下,当然不能否定艺术家们独立思考的成分,不过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相似的可靠性,那么我们就会永远在艺术话语的狭小领域里打转。我始终相信真诚的探索,会断然抛弃视觉的狡计。当创造性的行为蜕化为精湛的雕虫小技,或许会为观众提供一条通向审美愉快的捷径,却绕过了真正艺术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从模仿到超越,是多数艺术家的进阶之路。起初波洛克也一度迷失自己的方向。他曾以他的老师本顿的手法创作风景画,而后又以本顿最喜欢的画家之一艾伯特.平卡姆.赖德风格进行风景画创作。接着又徘徊于本顿式的埃尔·格列柯风格和来自墨西哥壁画家何塞·克莱门特·奥罗兹紧张的瘦骨嶙峋的形象之间。直到40年代末才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但他的成功恰恰在于:从来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因袭别人的风格。而他同时代的伯格因·迪勒和其他纽约画家却忠实地模仿着风格派的几何抽象风格。恰恰是无法成为某一风格的虔诚信徒反而造就了真正的波洛克。一种宽容的说法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尚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出现模仿、跟风在所难免。但这必然不能成为艺术家个体创作陈词滥调的借口。

市场的追捧,造就了平庸的大多数

尽管格林伯格有言在先,“现代主义绘画理想的最终结果‘非常接近装饰’”。但显然这句话被不少艺术家“曲解”了。颇具设计感的装饰性作品泛滥于抽象领域,满眼充斥着单调的横条竖条和色块。以抽象为收藏重要线索的藏家考云岐就遗憾地表示,很难在新一代的艺术家身上再看到用心钻研的作品出现。量的聚集可能形成了某种流派,质的存在才是流派立足的根本。时下流行的观念绘画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王音、王兴伟、段建宇等则成为这个新兴阵营的旗手。紧随这些领军人物其后的则是“小王音”、“小王兴伟”,似曾相识的题材、趋同的绘画语言,观念绘画成了一种时髦的视觉代码。多数的模仿仍停留在浅层了解的基础上,充满目的性的哗众取宠必然泛滥。但“最热销的东西,往往是最值得警惕的”,站台中国负责人陈海涛一语中的。市场的追捧,造就了平庸的大多数。潮流越来越汹涌,而内容却越来越粗糙。但愿未来会像王兴伟所说的那样:“一个东西烂掉,别的事物才能有机会”。
市场的扩大,一边推销着鉴赏的胜利的同时,也是导致似是而非的艺术“成批”制作的动因。最近发生的一个事件似乎很能说明这个生态链存在的问题:年轻艺术家钱佳华2013年的作品不但被一位叫叶霞光的抄袭,叶同时还入围了2016约翰莫尔绘画奖,作品还出现在拍卖场、展览上。奖项、市场给了这种“山寨”作品乘虚而入的机会,这难道不是在助长粗制滥造的不良风气吗?

用合理的价格匹配真实的需求

过剩的迹象不仅仅反映在供给侧的艺术家提供同质化作品上,作为流通渠道的画廊和拍卖公司名单的重叠,收藏家趣味的单调都形成了一系列连锁效应。过剩只是表象,其背后暴露的是精品的缺失,艺术类型的贫乏。依靠结构优化的调整来解决产能过剩只是一种抽象的解决方案说辞。陈海涛认为“所谓的产能过剩,也分为低端的产能和高端的产能,比如跟钢铁一样,中国这么多钢铁,还要进口优质钢,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种低端化的东西变成高端呢?”但现实却往往是,低端化的艺术品却贴上了高端艺术品的价格标签。在中国已拥有相当大规模的高净值人群时,艺术市场的潜在需求还远并未被激发。那些具备消费潜力的人群往往止步于高价,而宁愿选择珠宝、房产等商品。收藏家李苏桥就指出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只是导致产能过剩的艺术作品提供者面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在西方国家,这些艺术作品提供者会主动降低产量降低价格甚至放弃成为艺术家的身份;而中国似乎不是,艺术市场提供了很多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的可笑榜样”。在供大于求的显象下,价格的调整或许为市场需求的启动打开了一线曙光。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