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作者:李天琪采访:罗颖、晓晨、朝贝、天琪、雨菂图片提供:松美术馆 2020年12月1日 专题话题
2012年,有一期《Hi艺术》的封面故事名为:“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种可能性”,探讨艺术界自2010起刮起的“中国风”——彼时以“传统”为主题的展览风头正健,颇有燎原之势。
8年后的今天,“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在松美术馆开幕,希望以“传统”为线索梳理20世纪中国艺术的本土化表达。
8年前我们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传统真的复活了吗?”“传统在今天到底处于怎样的境地?”“回归传统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真诚选择,还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叙事危机的解决之道,抑或是一种文化或政治策略?”8年后,这些问题似乎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松美术馆,松树下的雕塑作品为参展艺术家李象群的《元四家之王蒙》摄影:Dai Ruoying
松美术馆,松树下的雕塑作品为参展艺术家李象群的《元四家之王蒙》摄影:Dai Ruoying

传统与当代的一次对话

这已经不是松美术馆第一次举办与传统相关的展览了。两年前,由徐累策展的“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 以“松”入“松”,古今对视,相映成趣。

此次“传统的复活”则更强调传统与当代的对话,既是对历史的审视,也有对当下的重新思考。当然,45位/组艺术家,94件作品这样的高量级也是展览的一大看点。

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在媒体预览现场发言
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在媒体预览现场发言
尽管松美术馆在2020年只举办了两次展览,但松美术馆的负责人王端说并不会担心所谓“曝光量低”的问题,“‘传统的复活’虽然展期较长,但完全不会无聊,因为我们确实做了相当多元的艺术公教活动,学术型、体验型、节庆时段的活动都会涉及,美术馆的可能性是丰富的,而并非只能依靠新展览才能与观众互动。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展览现场 摄影:Dai Ruoying
展览现场 摄影:Dai Ruoying

传统是一条线索,但不是唯一的线索

展览依照时间线索铺开,以民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作为时间分割点,展现了1911-1949年、1949-1978年、1978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的作品。

常玉 《镜前母与子》55×46cm 布面油画 1930年代

 
常玉 《镜前母与子》55×46cm 布面油画 1930年代
 
策展人何桂彦说:“每一代艺术家所面对的传统都不尽相同,但他们对于传统的态度大致都可以分为三类:革命派(批判态度)、兼容派(古今融汇)、国粹派(坚守传统)。
策展人何桂彦正在导览
策展人何桂彦正在导览
“艺术家的选择是多元的,在当代艺术创作当中,传统只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和来源。传统受到批判、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20世纪的艺术家们是如何面对它的?在由西方主导艺术界的大背景下,发展本土文明的策略是什么?这是展览想要探讨的问题,每个艺术家都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尽管何桂彦今年已经分别在成都和北京策划了三场关于“传统与当代”的展览,但他认为艺术界重新关注传统并非最近的事。
“这股浪潮从2010年前后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十年,‘传统’都是艺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在新冠疫情和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回过头去看20世纪的文化情景,尝试梳理出一条以传统作为主线的本土化创作路径,可以说既有当下事件的偶然,也有历史走向的必然。”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今天如何面对昨日的传统?我们和17位艺术家聊了聊
展览现场 摄影:Dai Ruoying
展览现场 摄影:Dai Ruoying

艺术家认为的传统是什么?

传统从来都是一个庞大的概念,有人说“传统不是去菜市场买菜,在里面挑挑拣拣”;也有人说,“传统不是回归,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认为的“传统”是什么?你作品里的“传统”是什么?我们将这两个问题抛给了十七位参展艺术家。
 
徐累:传统是文言文,当代是白话文,说好了,意趣虽然不一样,意思却还是一样,文脉和而不同,相互关照。我得益于“传统”,一是“诗”,二是“原理”,三是它所处的“关系”。
徐累 《霓石-散》 153×266cm 绢本 2015
徐累 《霓石-散》 153×266cm 绢本 2015
徐累《如梦令》 263×460cm 绢本 2015
徐累《如梦令》 263×460cm 绢本 2015
邬建安传统就是活得久、生命力长期旺盛的某种事物。它会在一代代人类中寻找合适的宿主,为他们赋予能量。
邬建安 《三角龙》 160×140cm(左) 
《剑龙》 180×150cm (右)水彩纸镂刻、水彩、丙烯、浸蜂蜡,棉线缝缀于背绢宣纸 2020 ©邬建安,2020
邬建安 《三角龙》 160×140cm(左) 
《剑龙》 180×150cm (右)水彩纸镂刻、水彩、丙烯、浸蜂蜡,棉线缝缀于背绢宣纸 2020 ©邬建安,2020
邵帆:传统与现代是长在一起的,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区分的话,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是无限薄的一层。此刻的任何一点创造性的变动,都意味着前一刻已归为传统,可以说我们就活在传统之中。
邵帆 《圈&椅-圈》 98×62×48cm 胡桃木 2013 (左)
《兔的肖像——山顶》 240×160cm 宣纸水墨 2020  (中)
 《明式睫毛》 21×155×6cm 紫檀木 2007(右)
邵帆 《圈&椅-圈》 98×62×48cm 胡桃木 2013 (左)
《兔的肖像——山顶》 240×160cm 宣纸水墨 2020  (中)
 《明式睫毛》 21×155×6cm 紫檀木 2007(右)
展望:我觉得过去占有统治地位的所有一切都是传统,因此我不太建议使用这个词,因为它太难界定太复杂,易产生歧义。我的作品里如果有与传统相关的内容,那它也只是被利用的对象,换句话说就是假借所谓的传统来说今天的事。而且传统就是用来批判的,这恰是一种健康的传承方式。
展望 《假山石 No.146》  188×175×117cm 不锈钢 2011
展望 《假山石 No.146》  188×175×117cm 不锈钢 2011
彭薇:借用伍迪·艾伦的一句话“传统就是一个幻相”。传统被过度使用和解释了,相较于“传统”一词,我更愿意用“过去”,是无数的“过去”造成了我们的“现在”,这样的现在才是丰厚的。所谓的“传统”也许是就是自身教育,是私人化的的经验。任何传统都是静止的,假如不赋予它新的眼光和概念,它只是传统,只属于过去。在我的作品里,我想保持一种过去和当下的平衡。
彭薇 《梦中人》 38×60cm×9 九册一组 水墨、麻纸、不锈钢乐谱架  2020
彭薇 《梦中人》 38×60cm×9 九册一组 水墨、麻纸、不锈钢乐谱架  2020
彭薇 《梦中人·颜如玉》 
彭薇 《梦中人·颜如玉》 
刘建华:传统是无形的,不是简单的表象呈现或者借力,是要浸在其中并用今天的感知去化解
刘建华《迹象》 尺寸可变 瓷  2011
刘建华《迹象》 尺寸可变 瓷  2011
刘庆和:大概只有从事水墨画创作的人才会经常纠结在传统和现代的困惑之间。在我看来,这是由于中国画的学习从一开始就是在高度的概括和意念之中体会的,所谓掌握要领,描法、皴法有章可循,只不过这些体会和经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想要和自己谈论情感,想要拥抱生活就自然地触碰了这些“尺度”。生活中,只有获取了与众不同的体味和敏感后,意象性的表达才从经典中鲜活起来,才能在面对传统和当代的话题之下,回归到面对自己。
刘庆和 《石舫》 160×368cm 纸本水墨 2020
刘庆和 《石舫》 160×368cm 纸本水墨 2020

朱伟:打着传统旗号的有时可能是创作能力低下的表现。传统是养料,养活了一批面对当代题材束手无策的艺术家,成了他们的遮羞布。特别是水墨画中的工笔画行业。

朱伟 《开春图十二号》 160×120cm 水墨设色纸本 2008
朱伟 《开春图十二号》 160×120cm 水墨设色纸本 2008
秦艾:传统庞大而多面,它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六朝和唐代不一样,宋代和唐代也不一样,明清和宋元又不一样,传统的不断演变和历史的变迁密不可分,它的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断裂,都是一次暂时的终结,如同诗歌的换韵。正是因为不停地换韵,诗歌才有了错落有致的风韵,绘画亦然。我们正是处在这种断裂与连续中。
我住在南京,这里的文化氛围让我能够慢慢体悟当下,南京周边还有苏州、杭州。有时候我会去园林里逛逛,看看石头和松柏,我越来越能体会到中国人原本的精致和审美高度。
忽然有一天我想通了一件事,就是古人为什么喜欢画一草一木,为什么不厌其烦地画那些看似千篇一律的山水。在一个帝王统治的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文人能如何表达心意?直面惨淡的人生,与之兵戎相见吗?不能!显而易见是不能的,所以他们才会喜好山水。文人心中的山水,那里是他们在朝廷争斗之后,疗伤与归隐的故乡。 
隐逸的处世态度,高远宁静的审美是构成我绘画风格的两大要素,也是我力求在画面中牢牢把握的传统气息。
秦艾 《遗忘之山》 55×110cm 纸本水墨 2019
秦艾 《遗忘之山》 55×110cm 纸本水墨 2019
秦艾 《咫尺天涯》 55×110cm 纸本水墨 2020
秦艾 《咫尺天涯》 55×110cm 纸本水墨 2020
吴笛笛:传统其实是过去价值系统和美徳的外化,它不是我们要完全臣服的那些经典,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它对话洞悉过去,利用它、改造它,从而指向未来。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现时代所有的要素都投射到传统当中去,反过来传统也带着它全部的过去汇聚到现时代当中来,所以传统无非就是现时代和过去的融合,或者说一次商谈、交流。而怎么为未来的传统提供价值是我所追求的。
吴笛笛 《不至于空无 No.12》 140x200cm 布面油画 2020
吴笛笛 《不至于空无 No.12》 140x200cm 布面油画 2020

尹朝阳:现在看,传统被许多人做成了创造力低下的遮羞布,也是许多人拒绝前进的靠山,传统更是一个巨大的就业神器,为许多人提供了饭碗,传统更是许多自命新派的角色赖以存在的前提,不反对它将师出无名。对我来说,传统很象身体里天然自带的习惯,涉及基因,需要时常学习,了解和摒弃。并非一成不变,却时常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新的角度,新的词汇。传统永远代表曾经和我们一样的人所创造的最有活力的那个部分。

尹朝阳《光明顶》100×180cm 布面油画 2018
尹朝阳《光明顶》100×180cm 布面油画 2018
尹朝阳《古道》120×200cm 布面油画 2019
尹朝阳《古道》120×200cm 布面油画 2019
杭春晖:传统是过去的文化形态在今天依然产生价值的那一部分。它对当下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会与当下产生一种“互文性”,简单地说,传统是一种不断变化、自我生长的形态。
杭春晖 《彩虹2020-1》 83×157cm 纸本设色 2020
杭春晖 《彩虹2020-1》 83×157cm 纸本设色 2020
徐华翎:传统在各个时代不断进化、不断被激活,所以并非一成不变。前辈艺术家的积淀与各式外来文化的碰撞也很重要。传统像千面灵璧,深厚、复杂,每个人触碰或理解到的可能只是它的局部。
徐华翎 《花园3》 28×42 cm 绢本水色 2019
徐华翎 《花园3》 28×42 cm 绢本水色 2019

王濛莎:在绘画实践中,我对“传统”这个词非常谨慎,对待传统,所谓“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传统的母题与技巧要经过消化后溶入自已精神之中,正如石涛所言“借古以开今”。

王濛莎 《花镜》172 × 60cm   纸本设色 2017
王濛莎 《花镜》172 × 60cm   纸本设色 2017

谭勋:如果从“传统的复活”主题下讨论“传统”,我想应该是当代意义上的再生产,它有别于继承传统的“传统”。传统一直都在,无论是文化、精神、符号、材料还是技术,关键在于当下如何唤醒它。在我的创作中,从隐性的文化脉络、审美精神到表象的图式符号、材料技艺,都有对于“传统”不同层面的思考和转化。

谭勋 《24.2m²—No.2》 280×800cm 御窑金砖 2012-2020
谭勋 《24.2m²—No.2》 280×800cm 御窑金砖 2012-2020
史金淞:其实这些年我一直比较回避谈传统这回事儿,我不太认为我的工作和传统的当代性有关系。
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所谓的传统究竟是指什么,虽然我比较喜欢古代的那种感觉,比如信马由缰仗剑天涯,但那应该不是我们的传统,最多只能算是一种传说,一些隔代的成人童话。
相对来说,社会主义的革命传统可能是我们血液里更深刻的传统,我的工作也可能更接近精神层面上的革命者而不传承者,我的作品基本都是面对现实处境和问题的直接反应,甚至都不带一点象征和隐喻,就像一名战士或者拳手。
至于那些松石园林金经书字画的图像使用,应该算是一种当代叙事中自带口音,但肯定不是修辞。当然,我常常会以此来剖析和反省自己意识成因系统中各种文化的基因碎片,以及它们如何构筑或者改变着我们当代的公共意识。
史金淞 《万壑松风》 现场装置 尺寸可变 2018 摄影:Dai Ruoying
史金淞 《万壑松风》 现场装置 尺寸可变 2018 摄影:Dai Ruoying
谷文达我们丢弃了东方,却自以为走进了西方,我们陶醉与迷失......我们麻木不仁,在于无痛于我们的痛楚。我们离痛定思痛都还相当遥远。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科学发明,也有过随之而来的文明;今天,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学,我们不会再有我们曾经有过的自己的形式,包括艺术、建筑和园林......
世界上没有原创,只有延续与轮回;源无头,流无尽。我的全主义艺中的基因&蜕变说,已经点明了存在与发展之本质。“基因&蜕变”是无限循环轮回中的延续和拓展。
目前的“传统热”或许仅仅是对崇洋媚外现状的矫枉过正。如果我们仅仅想回到古人的形式,那就错了,我们确实丢失的,是我们先祖的创造精神。但这不可取代我们将永远地学习他人之先进文明,无论西东。我们邻国,出自唐代文化,但更早地转向学习西方,他们融汇了最好传统,也包含了西方最好的。于是乎,蜕变中的五千年的基因库,重新启程!
要凤凰磐涅,浴火重生!
(前三段文字分别选自谷文达所著的《从安藤lostland、隈研吾reorient到dreamland中园》《开启知性时代》《蜕变中的基因》)
谷文达 【碑林陆系-天象】b之惊蛰  135×205×90cm 儒石 2017
谷文达 【碑林陆系-天象】b之惊蛰  135×205×90cm 儒石 2017
谷文达 【碑林陆系-天象】b之立夏  90×170×95cm 儒石 2017
谷文达 【碑林陆系-天象】b之立夏  90×170×95cm 儒石 2017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