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厨师布展 收获感谢归来
这次钟飙在威尼斯的展览会持续五个月,直到10月27日结束。他说上一次去威尼斯双年展还是2001年。 虽然由于学生毕业创作的指导需要,没怎么看全就已经回国,但是只要期间有时间就会再回去看看。12年前在这里,身边路过的还都是来自四海的陌生人,这次看到的好多是熟人;12年前一件代表先锋艺术的超慢镜头作品让他印象深刻,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转播中他恰好看到了进球队员慢镜头回放中甩动的汗珠。所以“十年后就被大众接受和消化了,这也是艺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吧。”
Hi艺术=Hi 钟飚=钟
“幻真的宇宙”之起源
Hi:从什么时候开始得知要做这么一个展览?
钟:“威尼斯计划”邀请的,另外“玻璃应力”也希望我参加他们的项目,去年11月我去看了教堂的场馆,中间也有不确信是否能做下来的时候,因为项目太大。很多具体环节的落实是在2月份。
Hi:为展览准备了多少新作?
钟:包括展览顶部一些“未完成”的作品在内,一共八十多张。全部完成的新作约二、三十张,这其中包括一些早期作品的借展。
Hi:展览的想法怎么来的?
钟:跟策展人讨论后决定展览主题叫:幻真的宇宙。实际上这个主题对我来讲有国家利益的冲突、差异造成的社会动荡、以及个人情感的纠结和灾难的代价等诸多思考。当我们面临这些具体问题时该怎么办?在我看来所有的答案在周围的隐性关系里都可以找到答案。我觉得眼光放到最远才能穿越眼前的现实,解决眼前的问题。这也是我一贯的处事态度。这次试图营造一个“场”,去思考如何融入到自然规律和宇宙当中,获得一种和谐。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展览实施的难度
Hi:“悬吊”的这种方式是源于场地所限吗?比如展线有限或者墙面不能使用?
钟:不是,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也可以直接做展板。“悬吊”的方式主要还是考虑到如何能将场馆充分利用。场馆和艺术品一样,都是有生命的。这样两种生命如果能够找到“相处之道”,就可以相互激活。包括最后顶部由四个投影仪拼接起来的圆形穹顶放映出来的香格里拉天空的变化,希克看到后说“这景象应该永远留在教堂”。
Hi:在一个教堂展览的具体难度有哪些?
钟:12米的挑高,以及教堂里原有的经过修复的老壁画,因为它本身有500年历史,所以想要今天的作品展出并不被空间“吃掉”很困难。我的展览也是这个地方第一次被用作艺术展览的空间。当时还想过几个方案,都是做加法,比如其中一个就是:关灯,我让哪里亮,哪里再亮。但是后来也没有采纳。
Hi:之后就改做减法了?
钟:对,原本因为合作方“玻璃应力”,他们有大型的玻璃工厂,蔡国强和展望以及艾未未、杰夫昆斯都参加他们的项目,初期我还想过利用玻璃做写实的海浪冲打状,后来都减掉了。
来威尼斯做个展的“代价”
Hi:这次主要赞助方都有谁?
钟:主要赞助是文轩美术馆和雅昌集团。
Hi:花费有多少,统计过吗?
钟:500-600万之间,因为没有完全结束和最终核算,所以还不能给出具体的数字。
Hi:那你觉得这其中哪些开销花费不菲?
钟:布展、人工,像专业搭建人员的使用就近10万欧元,当然我们自己也去了十几个工人;场租的支出也是大头儿,上百万了。
Hi:对你来说主要难度都有哪些?
钟:所幸的是合作方在威尼斯落地很深,原本对我来说的难度一部分都转嫁到他们身上,比如各种建筑、搭建合同;像高空作业的许可,在那里不管你多厉害,或者保证后果自负都没用,不可能让你爬上脚手架。另外原本沟通上也会有难度,这么多具体的事情我是根本说不清,策展人徐钢的语言和现场的沟通能力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我去的路上本来还打算浴血奋战的,到现场后发现似乎没我的事儿了。
Hi:你是哪天到现场的?
钟:我是22号到的,布展的先期人员最早一批是15号到,但是之前的搭建早就开始了。
Hi:一共过去了多少人?
钟:办签证好像有30个人左右,甚至连厨师都带去了,就是平时我自己的川菜厨师。一是怕大家吃不惯,另外想给大家收工后一个归属感。这次还租了好多公寓,厨师就住在离展场最近的那个公寓。
Hi:厨师待了多久?
钟:跟我同程,6月2号回来。
不一样的收获在水城
Hi:在你做这个展览决定之初,有预料到今年扎堆威尼斯的中国项目会这么多吗?
钟:完全不知道。
Hi:后来的国内舆论你怎么看?
钟:对我没影响,我的场地和位置都独立并且优越,是一个能够完整呈现自己作品价值系统的机会。加上合作方落地很深,所以基本上跟其他的展览没什么可比性。其实每个人都是来呈现自己,能找一个好的品牌或者合作方就可以了。
Hi:在威尼斯作展览对你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收获?
钟:毫无疑问那里还是一个国际平台,虽然我没有看太多同期展览,但是感觉都很卖力。比如王林的展览里,好多巨幅作品啊!艺术家本人都是很认真的。
Hi:请总结一条或者两条最大感言你说说看?
钟:一是最后的呈现让我没有遗憾;二是现场观众也很多感动,不断的跟我说“谢谢”。这一点跟在国内非常不同,在国内一般都是说“祝贺你”,因为你得到了,但是在那里是“特别感谢”,他们觉得是你付出了但是他们得到了。
Hi:双年展里还有哪些展览让你印象深刻?
钟:在我看的为数不多的展馆里,美国馆的展览让人震撼。有一种你饿着肚子去,突然吃饱了出来的感觉。艺术家把特别复杂和脆弱的关系诗意的呈现出来,布展难度也超大。
“幻真的宇宙”之起源
Hi:从什么时候开始得知要做这么一个展览?
钟:“威尼斯计划”邀请的,另外“玻璃应力”也希望我参加他们的项目,去年11月我去看了教堂的场馆,中间也有不确信是否能做下来的时候,因为项目太大。很多具体环节的落实是在2月份。
Hi:为展览准备了多少新作?
钟:包括展览顶部一些“未完成”的作品在内,一共八十多张。全部完成的新作约二、三十张,这其中包括一些早期作品的借展。
Hi:展览的想法怎么来的?
钟:跟策展人讨论后决定展览主题叫:幻真的宇宙。实际上这个主题对我来讲有国家利益的冲突、差异造成的社会动荡、以及个人情感的纠结和灾难的代价等诸多思考。当我们面临这些具体问题时该怎么办?在我看来所有的答案在周围的隐性关系里都可以找到答案。我觉得眼光放到最远才能穿越眼前的现实,解决眼前的问题。这也是我一贯的处事态度。这次试图营造一个“场”,去思考如何融入到自然规律和宇宙当中,获得一种和谐。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展览实施的难度
Hi:“悬吊”的这种方式是源于场地所限吗?比如展线有限或者墙面不能使用?
钟:不是,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也可以直接做展板。“悬吊”的方式主要还是考虑到如何能将场馆充分利用。场馆和艺术品一样,都是有生命的。这样两种生命如果能够找到“相处之道”,就可以相互激活。包括最后顶部由四个投影仪拼接起来的圆形穹顶放映出来的香格里拉天空的变化,希克看到后说“这景象应该永远留在教堂”。
Hi:在一个教堂展览的具体难度有哪些?
钟:12米的挑高,以及教堂里原有的经过修复的老壁画,因为它本身有500年历史,所以想要今天的作品展出并不被空间“吃掉”很困难。我的展览也是这个地方第一次被用作艺术展览的空间。当时还想过几个方案,都是做加法,比如其中一个就是:关灯,我让哪里亮,哪里再亮。但是后来也没有采纳。
Hi:之后就改做减法了?
钟:对,原本因为合作方“玻璃应力”,他们有大型的玻璃工厂,蔡国强和展望以及艾未未、杰夫昆斯都参加他们的项目,初期我还想过利用玻璃做写实的海浪冲打状,后来都减掉了。
来威尼斯做个展的“代价”
Hi:这次主要赞助方都有谁?
钟:主要赞助是文轩美术馆和雅昌集团。
Hi:花费有多少,统计过吗?
钟:500-600万之间,因为没有完全结束和最终核算,所以还不能给出具体的数字。
Hi:那你觉得这其中哪些开销花费不菲?
钟:布展、人工,像专业搭建人员的使用就近10万欧元,当然我们自己也去了十几个工人;场租的支出也是大头儿,上百万了。
Hi:对你来说主要难度都有哪些?
钟:所幸的是合作方在威尼斯落地很深,原本对我来说的难度一部分都转嫁到他们身上,比如各种建筑、搭建合同;像高空作业的许可,在那里不管你多厉害,或者保证后果自负都没用,不可能让你爬上脚手架。另外原本沟通上也会有难度,这么多具体的事情我是根本说不清,策展人徐钢的语言和现场的沟通能力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我去的路上本来还打算浴血奋战的,到现场后发现似乎没我的事儿了。
Hi:你是哪天到现场的?
钟:我是22号到的,布展的先期人员最早一批是15号到,但是之前的搭建早就开始了。
Hi:一共过去了多少人?
钟:办签证好像有30个人左右,甚至连厨师都带去了,就是平时我自己的川菜厨师。一是怕大家吃不惯,另外想给大家收工后一个归属感。这次还租了好多公寓,厨师就住在离展场最近的那个公寓。
Hi:厨师待了多久?
钟:跟我同程,6月2号回来。
不一样的收获在水城
Hi:在你做这个展览决定之初,有预料到今年扎堆威尼斯的中国项目会这么多吗?
钟:完全不知道。
Hi:后来的国内舆论你怎么看?
钟:对我没影响,我的场地和位置都独立并且优越,是一个能够完整呈现自己作品价值系统的机会。加上合作方落地很深,所以基本上跟其他的展览没什么可比性。其实每个人都是来呈现自己,能找一个好的品牌或者合作方就可以了。
Hi:在威尼斯作展览对你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收获?
钟:毫无疑问那里还是一个国际平台,虽然我没有看太多同期展览,但是感觉都很卖力。比如王林的展览里,好多巨幅作品啊!艺术家本人都是很认真的。
Hi:请总结一条或者两条最大感言你说说看?
钟:一是最后的呈现让我没有遗憾;二是现场观众也很多感动,不断的跟我说“谢谢”。这一点跟在国内非常不同,在国内一般都是说“祝贺你”,因为你得到了,但是在那里是“特别感谢”,他们觉得是你付出了但是他们得到了。
Hi:双年展里还有哪些展览让你印象深刻?
钟:在我看的为数不多的展馆里,美国馆的展览让人震撼。有一种你饿着肚子去,突然吃饱了出来的感觉。艺术家把特别复杂和脆弱的关系诗意的呈现出来,布展难度也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