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丹:我首先是个艺术家
傅丹作为越南裔艺术家,一直在西方长大并接收艺术教育。所以相比较其他第三世界艺术家,我们在他作品里很少看到民族符号民族牌。这来着与清醒的自我认知于明确的艺术理解。在熟练的运用国际艺术语言的同时,清晰的展现的是回到人本身的个体人格。
漂泊感带出的个人温情
越南裔艺术家傅丹1975年出生于越南。由于父亲倾美的立场,1979年在他四岁的时候,因为中越之间的战争,他和家人乘着自制的小船逃离越南。幸运的是在途中一搜丹麦的货船发现了他们,并将他们全家人带回了丹麦。这就是艺术家傅丹的简历的里的故事:出身于越南,成长于丹麦。对于越南的童年记忆,傅丹告诉我们,四岁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讲太小,对于那时候的越南,他几乎没有任何印记。
在这之后小傅丹开始了丹麦的生活。学习并热爱上了艺术,毕业于位于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和法兰克福艺术学院。傅丹形容自己,他觉得相比较其他欧洲小孩理解问题更加慢,但他也乐得这种慢的方式,可以更加从容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同时作为少数族裔,给他带来跟多横向的思考空间,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用更多的私人情感去处理艺术。比如他跟他的父亲一起回去越南寻找他牺牲在战场的哥哥。再比如他的《祖母的图腾》,用日常化的材料电视、洗衣机、十字架加入私人的情感回忆,浪漫而又温情。这种寻根式的作品,无法决然的将他独特的个人经历与身份认定割裂开,同时也能理解作为在西方的少数族裔的漂泊感和不安全感。
不管你懂或者不懂,作品都在那
但这种情绪又与一代移民的老一代艺术家不同。傅丹认为在作品中加入这个个人式的思绪,里面的美感是无国界的。在回答自己是越南艺术家家还是丹麦艺术家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就是个艺术家。身份跟自己的艺术没有必然的关系,这种认知必须超越简单的世俗意义上的民族与国家。我们从傅丹的作品里也可以看到更多强烈的国际视野,比如这次参加“深圳雕塑双年展”的作品《我们》,艺术家等比复制了自由女神像,并将这个雕塑零散的拆散开摆放在展厅。他告诉观众,这件作品里大家能看到明确的政治寓意,但他只是想让大家去感受,对于日常熟悉事物的另一个理解角度。大家熟悉的的自由女神的符号,当散落的时候形成的美感,是另一种陌生角度。
傅丹在尊重观众自由解读作品的同时,他拒绝作品的功能化与说教化。他不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教育观众,或者艺术家能有更加高明的见解,甚至回怀疑是否存在这样的沟通。在他看来,不管观众是否看懂,理解。作品被艺术家完成的那一瞬间,美感已经存在。这种美感不仅仅只是材料、意义、形式,而是动态的存在与这一切里面。傅丹告诉我们:“艺术更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镜子里面能照出各种艺术家想说出的问题。”但也要很清楚,它只是镜子,照出的问题再真实,那也是镜子照出的影像,它并不是真实。所以傅丹认为:“对于我这样的艺术家来讲,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做好自己的作品就一定会被发现
在这样不断“做”的过程中,从艺术学院毕业后傅丹就很顺利的走上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在2010年丹麦国家美术馆举办自己的个展“HIP HIP HURRA”、纽约Artist Space“自体的窒息”。并参加一系列重要的展览2010年“光州双年展”、第六届柏林双年展、柏林汉堡火车站美术馆“年轻艺术家入选提名展”。在走向成功的同时也获得了跟多的资源能实现自己更多理想。在他看来,现在的艺术体系已经很完成并且成熟,这个完整专业的艺术体系能够准确的寻找到优秀的年轻艺术家。所以艺术家并不需要依靠挑战或者完善艺术体系,才能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年轻艺术家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好的作品就一定会被发现。
越南裔艺术家傅丹1975年出生于越南。由于父亲倾美的立场,1979年在他四岁的时候,因为中越之间的战争,他和家人乘着自制的小船逃离越南。幸运的是在途中一搜丹麦的货船发现了他们,并将他们全家人带回了丹麦。这就是艺术家傅丹的简历的里的故事:出身于越南,成长于丹麦。对于越南的童年记忆,傅丹告诉我们,四岁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讲太小,对于那时候的越南,他几乎没有任何印记。
在这之后小傅丹开始了丹麦的生活。学习并热爱上了艺术,毕业于位于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和法兰克福艺术学院。傅丹形容自己,他觉得相比较其他欧洲小孩理解问题更加慢,但他也乐得这种慢的方式,可以更加从容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同时作为少数族裔,给他带来跟多横向的思考空间,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用更多的私人情感去处理艺术。比如他跟他的父亲一起回去越南寻找他牺牲在战场的哥哥。再比如他的《祖母的图腾》,用日常化的材料电视、洗衣机、十字架加入私人的情感回忆,浪漫而又温情。这种寻根式的作品,无法决然的将他独特的个人经历与身份认定割裂开,同时也能理解作为在西方的少数族裔的漂泊感和不安全感。
不管你懂或者不懂,作品都在那
但这种情绪又与一代移民的老一代艺术家不同。傅丹认为在作品中加入这个个人式的思绪,里面的美感是无国界的。在回答自己是越南艺术家家还是丹麦艺术家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就是个艺术家。身份跟自己的艺术没有必然的关系,这种认知必须超越简单的世俗意义上的民族与国家。我们从傅丹的作品里也可以看到更多强烈的国际视野,比如这次参加“深圳雕塑双年展”的作品《我们》,艺术家等比复制了自由女神像,并将这个雕塑零散的拆散开摆放在展厅。他告诉观众,这件作品里大家能看到明确的政治寓意,但他只是想让大家去感受,对于日常熟悉事物的另一个理解角度。大家熟悉的的自由女神的符号,当散落的时候形成的美感,是另一种陌生角度。
傅丹在尊重观众自由解读作品的同时,他拒绝作品的功能化与说教化。他不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教育观众,或者艺术家能有更加高明的见解,甚至回怀疑是否存在这样的沟通。在他看来,不管观众是否看懂,理解。作品被艺术家完成的那一瞬间,美感已经存在。这种美感不仅仅只是材料、意义、形式,而是动态的存在与这一切里面。傅丹告诉我们:“艺术更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镜子里面能照出各种艺术家想说出的问题。”但也要很清楚,它只是镜子,照出的问题再真实,那也是镜子照出的影像,它并不是真实。所以傅丹认为:“对于我这样的艺术家来讲,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做好自己的作品就一定会被发现
在这样不断“做”的过程中,从艺术学院毕业后傅丹就很顺利的走上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在2010年丹麦国家美术馆举办自己的个展“HIP HIP HURRA”、纽约Artist Space“自体的窒息”。并参加一系列重要的展览2010年“光州双年展”、第六届柏林双年展、柏林汉堡火车站美术馆“年轻艺术家入选提名展”。在走向成功的同时也获得了跟多的资源能实现自己更多理想。在他看来,现在的艺术体系已经很完成并且成熟,这个完整专业的艺术体系能够准确的寻找到优秀的年轻艺术家。所以艺术家并不需要依靠挑战或者完善艺术体系,才能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年轻艺术家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好的作品就一定会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