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立足80后 发展新思路
和99.9%的中国80后一样,生活在这样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杨洋不能准确的说出什么是对的,但是复杂的社会现实却足以教会年轻的画廊老板清晰的辨认出什么是错的。从三里屯搬到798,杨洋知道再一味的坚持80后策略,可能会让她的画廊梦变得困难。于是在坚定信念之下,杨洋选择了变化。
为什么要变化
Hi:原来定位80后,现在为什么要变化?
杨:80后好的年轻艺术家资源比较少,所有画廊都在争取和他们的合作,而且一个成熟的画廊是需要有老中青这样的组合配制,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规定死了,所以应该是有变化的。
Hi:杨画廊下半年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杨:下一个展览是八个艺术家的群展“绘画课Ⅱ”,由鲍栋策划的,一年前就计划好了。之后是另外一个70后艺术家的个展,他之前没怎么露过面。
Hi:你怎么发现的这种不年轻,又不怎么露过面,还不错的这种艺术家?
杨:我这边艺术家资料也挺多的,在里面筛选,不光在网上找,也通过朋友介绍,自己也会去跑。我很勤奋啊,我每周都要求自己去看一两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去杭州,或成都。作为艺术工作者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
Hi:杨画廊的很多展览中的艺术家,像闫珩、陈蔚等,跟别的画廊有交集,在这个方面你有没有想过有竞争的关系?你的目标有多少个签约艺术家?
杨:目前画廊与孔令楠和陈卓是签约。目标也就五六个吧。我的态度比较开放,倒没说会竞争,像陈蔚跟ART MIA有合作,我跟他们老板也交流沟通,大家一起去推动艺术家,这种其实是合作关系,不能说竞争,竞争就会把艺术家给做死了。有些艺术家适合几家画廊一起做,有些可能一家画廊做就OK了,主要看艺术家自己的选择。
看重博览会的平台
Hi:在艺博会上杨画廊是怎样的考虑?上海会去吗?
杨:不去。我们今年还会参加多伦多、台北、新加坡的艺博会。近三年还是以亚洲的博览会为主,都去参加一遍,日本、韩国,可能也会考虑一下。三年以后就打算去欧美的一些博览会,因为我觉得博览会还是很重要的。
Hi:在博览会的费用上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杨:我们每个博览会控制在十万之内,一般小博览会就三到五万。
Hi:杨画廊在CIGE和艺术北京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杨:我带的作品都比较小,而且也相对便宜,卖相也比较好,可以挂在家里。会吸引一些刚入行的一些藏家,对购买能力上来说是比较容易,所以我们在这两个博览会上确实认识了很多新藏家。
杨画廊的定位
Hi:新入门的藏家在购藏上会不会比较不稳定?
杨:对,他们会不稳定,所以画廊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需要长期去培养,联络与藏家的感情,让他们能够变成长期的客户。需要有耐心和责任心,长远考虑。
Hi:你怎么看跟798其他做年轻艺术家的画廊的关系,比如说星空间?
杨:星空间也还不错,做了这么多年。但我们在做的方向不一样,房总比我有经验。我站在收藏家的角度去选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挂在家里的,尺幅也不需要很大。房总选的作品更加有学术性、试验性,有他个人的感受。
Hi:现在杨画廊的定位是什么?
杨:定位的问题,我原先想的很清楚,但是后来越来越模糊了,我说不清,可能自己站在里面就很难看清楚。原先没有做的时候想的很清楚,应该怎么做,计划的很好,但是有的时候它随着时间在不停地在变化,遇到的人不同,可能也会变化。我自己欣赏的水平,对艺术的理解也在变化。所以我觉得一个画廊的定位主要还是围绕画廊主的本身的思路、内心来调整的。
Hi:原来定位80后,现在为什么要变化?
杨:80后好的年轻艺术家资源比较少,所有画廊都在争取和他们的合作,而且一个成熟的画廊是需要有老中青这样的组合配制,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规定死了,所以应该是有变化的。
Hi:杨画廊下半年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杨:下一个展览是八个艺术家的群展“绘画课Ⅱ”,由鲍栋策划的,一年前就计划好了。之后是另外一个70后艺术家的个展,他之前没怎么露过面。
Hi:你怎么发现的这种不年轻,又不怎么露过面,还不错的这种艺术家?
杨:我这边艺术家资料也挺多的,在里面筛选,不光在网上找,也通过朋友介绍,自己也会去跑。我很勤奋啊,我每周都要求自己去看一两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去杭州,或成都。作为艺术工作者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
Hi:杨画廊的很多展览中的艺术家,像闫珩、陈蔚等,跟别的画廊有交集,在这个方面你有没有想过有竞争的关系?你的目标有多少个签约艺术家?
杨:目前画廊与孔令楠和陈卓是签约。目标也就五六个吧。我的态度比较开放,倒没说会竞争,像陈蔚跟ART MIA有合作,我跟他们老板也交流沟通,大家一起去推动艺术家,这种其实是合作关系,不能说竞争,竞争就会把艺术家给做死了。有些艺术家适合几家画廊一起做,有些可能一家画廊做就OK了,主要看艺术家自己的选择。
看重博览会的平台
Hi:在艺博会上杨画廊是怎样的考虑?上海会去吗?
杨:不去。我们今年还会参加多伦多、台北、新加坡的艺博会。近三年还是以亚洲的博览会为主,都去参加一遍,日本、韩国,可能也会考虑一下。三年以后就打算去欧美的一些博览会,因为我觉得博览会还是很重要的。
Hi:在博览会的费用上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杨:我们每个博览会控制在十万之内,一般小博览会就三到五万。
Hi:杨画廊在CIGE和艺术北京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杨:我带的作品都比较小,而且也相对便宜,卖相也比较好,可以挂在家里。会吸引一些刚入行的一些藏家,对购买能力上来说是比较容易,所以我们在这两个博览会上确实认识了很多新藏家。
杨画廊的定位
Hi:新入门的藏家在购藏上会不会比较不稳定?
杨:对,他们会不稳定,所以画廊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需要长期去培养,联络与藏家的感情,让他们能够变成长期的客户。需要有耐心和责任心,长远考虑。
Hi:你怎么看跟798其他做年轻艺术家的画廊的关系,比如说星空间?
杨:星空间也还不错,做了这么多年。但我们在做的方向不一样,房总比我有经验。我站在收藏家的角度去选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挂在家里的,尺幅也不需要很大。房总选的作品更加有学术性、试验性,有他个人的感受。
Hi:现在杨画廊的定位是什么?
杨:定位的问题,我原先想的很清楚,但是后来越来越模糊了,我说不清,可能自己站在里面就很难看清楚。原先没有做的时候想的很清楚,应该怎么做,计划的很好,但是有的时候它随着时间在不停地在变化,遇到的人不同,可能也会变化。我自己欣赏的水平,对艺术的理解也在变化。所以我觉得一个画廊的定位主要还是围绕画廊主的本身的思路、内心来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