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作者:张朝贝图片提供:芳草地画廊摄影:董林 2018年8月8日 专题人物
作为19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沈敬东经历了18年文工团的军旅生涯。正是这种个人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将英雄主义与童趣相结合。无论是时代伟人还是普通角色,它们均以一种带有陶瓷光芒的绘画形式扑面而来,少了同代波普艺术家的尖锐,多了一分可爱与有血有肉的情感。而作为解读者,又不妨碍从中读出一种点到即止的诙谐幽默。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临时建筑
对于沈敬东来说,过去的两年或许并不平静。去年初,他在宋庄的工作室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强拆,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后不了了之。半年后,沈敬东搬来目前位于燕郊的工作室。
不过,当我们在一个平静的夏天到访沈敬东新的工作室时,又发现他的状态是从容而闲适的。新的工作室的面积不小,工作和居住两用,一层的空间挤满了他勤奋多产的作品,既包括架上,又有雕塑,每个阶段的作品都会有一些大画和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留下来;二楼则是宽阔明亮的工作室,儿子也常在此作些小画。
在我们围坐下来的方桌旁,是一个写着红色的“拆”字的《小东售货亭》,这件类似临时建筑的装置作品,无不充满了他对个体所遭遇的现实的戏谑和玩味态度。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卡通与“红光亮”
我不能确定,沈敬东那些将卡通、陶瓷与“红光亮”的军人形象相结合的不协调创作方式,是否也暗含了某种对强权的戏谑意味。他是军人出身,就在工作室的窗外,停放着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跟了沈敬东十年。我们的采访也恰好在建军节前后完成。
沈敬东的身上带有不可磨灭的时代基因。从某种程度上讲,自身的经历使他作品中的符号包含了更加复杂的情绪,少了同辈艺术家政治波普的讽刺意味。对于1965年出生的沈敬东,印象模糊的动乱十年充满了他的整个童年;1991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如愿参军,进入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199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军事题材的作品,并逐渐走入艺术圈的视野。
2004年沈敬东来到北京,赶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起飞前的那班车,从前那种“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状态有了改变。“2004年刚来北京时还没有看到什么变化,2005年的时候市场就开始起来了,我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卖作品,之前几乎没有卖过。”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有趣而格格不入
如今14年过去了,从费家村到宋庄再到燕郊,沈敬东始终保持着并不算广泛的交际圈,只是每周会去宋庄与艺术家们小聚。“这边没有宋庄那么热闹,在这里安安静静画画,我觉得这种状态挺好的,更加专心地自己做作品。”
8月份,沈敬东将有两个个展相继开幕,其中在北京芳草地画廊的展览名为“枪炮玫瑰”,是他取自一个摇滚乐队的名字,这也对应了他作品中“枪炮”与“玫瑰”不协调的对比。而我们身旁那个写了“拆”字的售货亭也将一并搬至侨福芳草地的商场,同样的有趣而又格格不入。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从文工团舞美到独立艺术家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军事题材的作品创作?是否和你的自身经历有关?
沈敬东(以下简写为沈):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到文工团做舞台美术,跟画画一直有关系。大概到了1997年开始画有关军事题材的作品,也包括涉及军事题材的观念摄影在内的一些东西,后来就慢慢找到这种方向了。基本上都跟我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Hi:对于年轻人应该只在电影里听过文工团,像前段时间的《芳华》,能够保证自由创作的时间吗?
沈:跟《芳华》差不多,但是它那个时代比我们要早一些,它是“文革”时期,我去的时候是1990年代。文工团的性质,忙的时候会特别忙,闲的时候就有大量的时间没事干。和剧团差不多,剧团在不景气的情况下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事干。
Hi:从“英雄”到“包扎”再到“小王子”系列,你的创作是怎样演变的?
沈:画一段时间,我就会找点新的题材。比如从“英雄”军人到受伤“包扎”,转变是很自然的。当时是2012年,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我母亲去世,二是儿子的腿受伤,让我感到人的生命很脆弱。“小王子”系列最开始是我给音乐剧做的一个海报,后来画了二三十张。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1960年代的人生命体验都是相似的
Hi:1960年代的艺术家创作,有很多带有政治波普意味的符号,你的作品也有这种反讽吗?
沈:可能1960年代的人对政治比较敏感一些,所以1990年代的作品更多地含有反讽的意味。我觉得我并没有反讽的明确意图,这种感情很复杂,就像《芳华》一样,既有一种怀念,也有一种反思。而且我的作品出现是在2000年以后了,加上艺术市场的起步,我的作品更像是在艺术市场大潮下一种消费文化的体现。
Hi:那你对自己所经历的历史和军旅生涯是如何怀念和反思的?
沈:每个人在一个时代的生活都是具体的,不能一概而论,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不知道怎么去评论在部队的生活,其实够写一部长篇小说了。但画出来很简单,我把军人这个形象画出来,它是一个符号,并不是在呈现一个故事,别人怎么想都可以。
Hi:军人这个符号十分特殊。
沈:这个形象符号会使人联想到很多东西。很多196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或者过程几乎都是相似的,也都会有相似的感触。儿时那种对英雄、军人的崇拜无以复加,如果能得到一套军装、一顶军帽,那就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一个人一辈子就在画一张画
Hi:这次在芳草地画廊个展的作品都是近作吗?展览是怎么促成的?
沈:基本上都是近作,也都是一些适合那个空间的小画。黄(建华)先生生前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最早建立芳草地的时候,我们有十几个艺术家都是他的客人,有感情。他之前经常约我做展览我都没去成,这次有了机会,我就做一个玩玩。
Hi:你作品挺多的,不同的系列都能看到,是自己留下来的吗?
沈:我算是比较勤奋的艺术家,而且每个时期我都会留一些作品,有些是大画,有些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凑一个展览是没有问题的。
Hi:画画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沈:早上起来吃个早饭没事就待在工作室,高兴就画一点,晚上就休息。跟上班一样,很随性、正常的工作,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
沈敬东 枪炮玫瑰,格格不入
Hi:最近在画什么系列?
沈:最近画的是“新闻联播”系列,挺好玩的。这是很多人从小时候到现在的记忆吧,这么多年基本没什么变化,连音乐都是一样的。
Hi:尽管画了很多不同的系列,但风格都很一致,你会觉得自己始终在画同一个题材吗?
沈: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可能就在画一张画,就在画自己。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