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武汉出品是我们的特色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负责人
从1993年《美术文献》创刊,到2003年,成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美术文献展再次成为了艺术生态中的重要话题,作为媒体与机构的双重身份,刘明也曾经反思过,自省过,但如今,他以一种更加坦然的方式看待双重身份带来的多样性,在他看来,关注武汉本土,就是最大的特色。
Hi艺术=Hi 刘明=刘
美术文献中心外景
从媒体到机构的转型
Hi: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是如何介入画廊的运营的?
刘:从1993年《美术文献》杂志创办,到十年后2003年首届美术文献展,并且成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这个机构,最初,我们并没有画廊的概念,而是强调作为机构的多样性。武汉当时的艺术生态并不完善,还没有美术馆,也没有专业的画廊,所以谈不上艺术家代理推广机制。当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承担了多方面的功能,类似美术馆的功能,做了一系列非盈利展览,同时担负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注重收藏和文献档案的整理。同时,面对湖北众多的青年艺术家对展示作品的迫切需要,所以每年增加了一些年轻艺术家的项目。面对大众与专业群体,挑选一些年轻艺术家进行个展梳理。以艺术中心的身份参与一些博览会,把湖北本地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推出来。机构成立后,与一些海外专业画廊建立交流,借鉴和学习了关于推广和代理艺术家的规则,于是从2004年开始,机构就按照专业画廊系统的方式与艺术家合作,是国内较早这么做的机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是一个复合体,我们也从空间上对艺术中心进行了划分,将杂志、文献资料陈列与展览空间分割,展览空间的部分就命名为美术文献新空间。
Hi: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是如何介入画廊的运营的?
刘:从1993年《美术文献》杂志创办,到十年后2003年首届美术文献展,并且成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这个机构,最初,我们并没有画廊的概念,而是强调作为机构的多样性。武汉当时的艺术生态并不完善,还没有美术馆,也没有专业的画廊,所以谈不上艺术家代理推广机制。当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承担了多方面的功能,类似美术馆的功能,做了一系列非盈利展览,同时担负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注重收藏和文献档案的整理。同时,面对湖北众多的青年艺术家对展示作品的迫切需要,所以每年增加了一些年轻艺术家的项目。面对大众与专业群体,挑选一些年轻艺术家进行个展梳理。以艺术中心的身份参与一些博览会,把湖北本地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推出来。机构成立后,与一些海外专业画廊建立交流,借鉴和学习了关于推广和代理艺术家的规则,于是从2004年开始,机构就按照专业画廊系统的方式与艺术家合作,是国内较早这么做的机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是一个复合体,我们也从空间上对艺术中心进行了划分,将杂志、文献资料陈列与展览空间分割,展览空间的部分就命名为美术文献新空间。
第一届美术文献展现场
Hi:为什么会在2003年杂志十周年之际成立实体空间?
刘:《美术文献》可以说是和《美术思潮》杂志有关联,80年代湖北在艺术创作、美术批评方面都非常活跃,一直都缺少载体和平台。我在参与之初,还是个刚刚毕业想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杂志仅仅是一项工作和责任,一做就是十年,一直就是在面对各种难题,所以很疲惫。2003年时就希望对杂志的工作有一个总结,之后回归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十年的积累,接触了众多艺术家,再加上湖北当年的艺术氛围比较沉静,上海、广州、成都的双年展项目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我们希望通过文献展的形式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一个回顾和梳理。第一届邀请了东南西北中五位策展人提名,当时有很年轻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如李松松、尹朝阳等,形成了既有历史性又向前看的格局。首届美术文献展形成了效应和话题,对于武汉当代艺术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就自然将展览和机构的运营加强。我们多少还是有些理想主义,所以就把个人的事情放下来,投入到机构的运营。
刘:《美术文献》可以说是和《美术思潮》杂志有关联,80年代湖北在艺术创作、美术批评方面都非常活跃,一直都缺少载体和平台。我在参与之初,还是个刚刚毕业想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杂志仅仅是一项工作和责任,一做就是十年,一直就是在面对各种难题,所以很疲惫。2003年时就希望对杂志的工作有一个总结,之后回归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十年的积累,接触了众多艺术家,再加上湖北当年的艺术氛围比较沉静,上海、广州、成都的双年展项目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我们希望通过文献展的形式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一个回顾和梳理。第一届邀请了东南西北中五位策展人提名,当时有很年轻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如李松松、尹朝阳等,形成了既有历史性又向前看的格局。首届美术文献展形成了效应和话题,对于武汉当代艺术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就自然将展览和机构的运营加强。我们多少还是有些理想主义,所以就把个人的事情放下来,投入到机构的运营。
第一届美术文献展现场
Hi:成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是希望在三年展之后以空间来支撑常态化的展览讨论吗?
刘:当时并没有画廊的概念,只是需要一个场地给艺术家展示的空间。最初对于策展也没有概念,在很小的空间中可以放上百件作品。到后来通过学习,才意识到空间概念。从早期的“漫•当代艺术展”、“记忆的泊位水墨展”、“限制与自由”、曾梵志个展“天空”等,从艺术家个案讨论,到对于区域的水墨变革话题等等,做了很多尝试。
刘:当时并没有画廊的概念,只是需要一个场地给艺术家展示的空间。最初对于策展也没有概念,在很小的空间中可以放上百件作品。到后来通过学习,才意识到空间概念。从早期的“漫•当代艺术展”、“记忆的泊位水墨展”、“限制与自由”、曾梵志个展“天空”等,从艺术家个案讨论,到对于区域的水墨变革话题等等,做了很多尝试。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开幕现场
双重身份的尴尬与自省
Hi:作为媒体与机构的双重身份,这样的运营尝试有哪些优势或者遇到哪些困难?
刘:在最初参加博览会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画廊和杂志都有展位,所以我们的工作显得很繁杂,既具有杂志采访工作,又要应对艺术家推广的问题。我很早就意识到这种不同角色带来的尴尬,而且我一直在检讨是否规范,同时做媒体和空间,媒体是否会对自己代理的艺术家多多关照,这会在行业内形成质疑。后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首先把团队的人员分开,项目各自独立运营。现在,我认为这不是问题,媒体与空间可以互动和互补,现在很多媒体都在发展空间和展览,看来我们有些超前。媒体和空间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如何在统一实体下运营,这是新的挑战。从《美术文献》创刊开始,我们也注重积累文献及收藏作品,作为机构,我们希望将这些标本性的重要作品保存下来,未来是不是也要建立自己的美术馆,这都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面对的问题。
Hi:那么作为机构,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刘:我把这个简单化了,如果作为画廊,往往画廊主的趣味和人脉会形成他的选择取向。我们基于简单的逻辑,做一个减法,既然机构在武汉,就关注本土艺术家。因为这个地域这么多年出现的有个性的好的艺术家很多,这也是我们参加博览会的特点。
仇晓飞作品在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