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雕塑 谁代言?

作者:罗颖 2015年9月30日 专题话题
“破-立”是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进化逻辑,雕塑亦如此。中国新一代的雕塑家就处在这“破-立”之间,是继续放逐雕塑,等待未来的脱胎换骨,还是回望传统,重建雕塑的象牙之塔,是今天的雕塑艺术家面临的选择。

时隔18年,雕塑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启

1992年9月18日,首届“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在浙江美术学院画廊拉开帷幕,这一展览由孙振华和曾成纲策划,成为国内第一个以青年雕塑家为主体的全国性展览。现在来看,那个展览奠定了今天中国雕塑界的一个基本格局——今天活跃的重要雕塑家在当年几乎都以青年雕塑家的身份参加了这个展览,其中包括隋建国、展望、于凡、傅中望等。
但在此之后,雕塑群体的梯队明显没能跟上,这中间除了像向京、陈文令、蔡志松等艺术家个案外,雕塑一直处于中国当代艺术整体面貌和视野的非中心位置。直到2010年,借“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这一身份,吴洪亮与唐尧、潘松发起了“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为青年雕塑艺术家推出一系列展览——《构》、《质》、《身》、《灵》、《戏》、《启》等,并在全国各地美术馆展开巡展。这个项目正是为青春而做,为未来而做,给雕塑以新的启示并作出青春版的回应。在被当代艺术遮蔽的浪潮中,寻找新一代雕塑群体。
这似乎意味着,时隔18年,雕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启。

扩大中的推动青年雕塑阵营

之后,除了中国雕塑学会,越来越多的画廊、美术馆、策展人加入到推动青年雕塑的阵营中。比如国内首家以当代雕塑艺术为发展方向的零艺术中心,近年一直以个展和主题展的形式在持续不断地展开梳理;还有来自学院内部的声音,如四川美院主办的“明天当代雕塑奖”也以开放的姿态鼓励年轻雕塑家的创新,今年已迈入第三届;Hi艺术中心在2014年借首届“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展览开幕正式亮相,欲意将其打造成一个品牌展;季节画廊也连续两年推出以木质材料为媒介的雕塑展。今日美术馆继去年年底推出“找朋友”——发现青年雕塑艺术家项目后,又在今年启动了该展览的后续版本“橱窗计划”,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奇思妙想实现的可能;此外,还有依托学院力量的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第三届即将于今年下半年亮相。
显然,与过去青年雕塑家创新和突破遭遇阻力,以及缺乏展示平台相比,今天针对雕塑的活动似乎前所未有的活跃和丰富(据说今年中央美院基础部选择雕塑系的学生数量首次超过油画系,成为选择人数最多的专业,可见雕塑的)。但与此同时,雕塑的功能和边界、评价标准也从未像今天如此的不清晰。

选择性地回避雕塑本身的许多问题

不同于上一代中国当代雕塑家大多从具象写实-抽象-形式-媒介转变的过程经历。年轻一代的雕塑艺术家则进入的更为直接,他们或选择以具像写实为语言,或以观念入手不断走向雕塑的边界,以至形成雕塑和装置的模糊地带。而后者的活跃程度及受到的关注度远超过前者,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雕塑技巧、具像表达开始失效?还是当代雕塑向装置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如果说前辈艺术家的创作有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并由这种责任指引方向,新一代雕塑家们看起来则更注重自我的风格呈现。中国当代雕塑的旗帜人物隋建国强调身体感知世界,把雕塑推向更宽泛的领域。当代艺术中盛行的观念艺术也诱导了雕塑内部的分化。新一代雕塑家在新的语境下,选择性地回避了雕塑本身的许多问题。造型、体量、空间关乎雕塑的本质,却非艺术的本质。从这个角度上看,新一代雕塑家的目光从雕塑上划过,停留在艺术之上。艺术家手中的雕塑成为一种手段、一种方法。雕塑的泛化,看似给雕塑艺术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同时也把雕塑千百年来之为雕塑的魅力一再瓦解。“破-立”是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进化逻辑,雕塑亦如此。中国新一代的雕塑家就处在这“破-立”之间,是继续放逐雕塑,等待未来的脱胎换骨,还是回望传统,重建雕塑的象牙之塔,是今天的雕塑艺术家面临的选择。

雕塑家还是艺术家

当我们习惯称呼今天的油画家、版画家和雕塑家为“艺术家”时,上一辈的雕塑艺术家们却一反常态的确认自己的“雕塑家”身份。这无关要紧的称谓在时下倒显得颇有意味。我们总是在假设前进道路的两难选择,殊不知这种两元结构的思维更多是一厢情愿。年轻一代的雕塑家,更相信自己手中的材料、泥、木、金、石或是光、布、纸、砖,他们相信的不是艺术的蛊惑,而恰恰是攥在手中的“玩意儿”。这也正是雕塑的核心:“造物”——以手感物,以手传心。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发展,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说话的对象总是压在他们身前的前辈大师,而中国传统艺术的艺术家们说话对象总是自己。“造物”归根结底实为“修身”。
文化理想、政治诉求、现实批判、道德关怀,这些宏大的字眼曾是中国艺术家身上灼热的烙印。雕塑占据空间,空间即是一种权力。老一辈雕塑艺术家利用雕塑,建构一种艺术家权力的空间。而新生代的雕塑家们更多的是在建构一种结构性空间,少了几分力量,却也多了几分形式。正当多数年轻雕塑家在阐释“我是谁”的时候,或许“世界要什么”的问题也是他们需要反思的。
现代艺术从文学中解放出来,回归艺术本身,却又不小心坠入形式的重复和极度无聊中,于是转而投向社会学和哲学。当雕塑剔除了围绕着它本身的叙事、情感、批判等等,是否也真就回归到它的本身?结构、形体、空间进而到形式审美?现代艺术走向当代艺术,雕塑也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复合多元。

往外走?向内收?

造型始终是学院雕塑传承的精华所在。新一代的雕塑艺术家都经过良好的学院教育,但在今天的艺术格局中,真正在用造型说话的雕塑家少之又少,原因何在?蔡志松说“写实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其自身的探讨是最专业的,也是最困难的,最终探讨出的价值也是最高的。”但另一方面,快速消费的时代,人们似乎没有太多耐心去细细品味那种毫厘之间的造型趣味。相反,一种视网膜刺激的艺术形式更容易被吸引和消费。
如果说重视造型是一种往回看的态度,那么用新鲜或是日常材料通过“雕”与“塑”的方式创造新形式的雕塑则是向前看的姿态。很多非雕塑材料在雕塑家的手中,通过粘合、缝制等等手段,呈现出不同以往视觉经验的别样形象。当然艺术家一往情深地专注于眼下的材料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新的媒介转换,材料的特性被彻底激活,通过雕塑家化腐朽为神奇的双手,使物质材料获得永恒的生命。新一代的雕塑家从传统的造型空间解放出来,在材料的把玩和试验中探索自我的独特语言。雕塑运用材料的广泛性,是其它门类所不具备的,这也是雕塑的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差别所在。面对一个具体而有形的物的世界,雕塑家要解决的是材料与空间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写实雕塑的曲高和寡、新媒材雕塑的光彩夺目,新一代雕塑家中也有很多人选择“忘记”雕塑何为,从自我内心出发,从艺术的本体出发,践行自己对艺术的思考。行为也好,装置也罢,一切都不那么重要,更何况雕塑。但这种“忘记”有时恰恰成为一种“提醒”。对一种形式的传承不是在于临习,而恰恰是“忘记”它本身,使之成为一种内在于身体本能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雕塑家做的装置和画家做的装置总会有些差别。这些艺术家也承认,雕塑是他们面对世界最具体的方法。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