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屹松 做有心、有意、有力的三亚艺术季

采访:史伟 2015年12月21日 专题话题
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做出很大变动,无论是入围艺术家规模还是奖项数量,以及艺术季的整体格局的饱满度。这是被业内公认目前做得最好的一届艺术季。“有心、有意、有力”,三亚艺术季总策划赵屹松如是说。
华宇集团副总裁、三亚艺术季总策划 赵屹松
华宇集团副总裁、三亚艺术季总策划 赵屹松
艺术=Hi 赵屹松=赵
 
三亚艺术季,有心、有意、有力
 
Hi:大家对本届三亚艺术季的评价特别高,你的感受是什么?
赵:首先,三亚艺术季希望为三亚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让三亚海量的游客接触到艺术,经由此开始生命思考,这一点对我本人来讲很有启发。第二,突破传统经典的白盒子式的项目呈现方式,这是三亚艺术季的方向。在项目的构成单元形式本身之外,更看重开放性的场域、多元的互动参与与介入,艺术对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幻觉,但它始终是永恒的,如何巧妙地融合二者是我们在做的。
 
Hi:较前几届相比,艺术季的结构设置在本届更为丰富,展览、沙龙、思想交锋的论坛、明年开幕的一个山水展。这些结构变化是出于什么考虑?
赵:最初三亚艺术季出于摸索阶段,如同任何一座二线城市的地产商做的艺术项目一样。我们团队的优势在于学习能力特别强,有心、有意、有力地坚持做下去。同时,这也必须感谢三亚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因为大多政府对于电影、文学创作在内的文化事业都是站在对立的角度来看的,无形的支持与理解这些都构成三亚艺术季前行的助力。
青年艺术家沙龙现场
青年艺术家沙龙现场
坚守学术的纯粹,“华宇”向“华语”进发
 
Hi:今年的“华宇”有“华语”的概念,艺术家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在海外求学创作的年轻华人艺术家。这是否会构成未来三亚艺术季的趋势,面向更广阔的大亚洲范围?
赵:会的。其实在今年我们专门引入了更多的海外艺术家,全球化讨论背景下,年轻人遭遇及体验的世界、观看及思考方式是怎样的,我们需要敏感的捕捉、发现、呈现。“华宇”和“华语”是一种巧合,我们会朝向这个方向努力。
 
Hi:入围艺术家的规模由之前的50位减少至20位,这一决定在不少评委看来是很明智且重要的决定,你怎么看?
赵:这样的变动会更集中呈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面貌,一位艺术家在其创作线索上的持续性与演进轨迹。入围的艺术家在这几届名单中会有重合,但几率不高,每年有近90%的新面孔出现,这让我们很有信心。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艺术家并不是传统的艺术家,他们甚至尚未在系统中曝光过,比如上届的吴超、她在职业艺术家之外还是外国语学校的新媒体教师,她在海外的关注度要高于国内,我们应该让她被大家看到。还有身为教师的艺术家钟云舒,她们的创作方式都很特别。这都让人感受到当代艺术的层次多元,边界也在不断被扩展。
颁奖前评委们的声音回放
颁奖前评委们的声音回放
Hi:评委名单每年会有不同,据说今年的推荐人构成也很严谨。
赵:评委方面每年都会有调整,保持传承的基础上,需要有新的声音进来。奖项的方式和风格很重要,保证公允及学术性。评审的当天会封场,有影像记录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环节禁不起推敲,投票后有任何问题都会进行讨论,终审很激烈,三轮讨论四轮投票,最终才确定的两位大奖得主,但获奖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推荐人方面,我们今年引入了更多层面,推荐人来自六个领域:独立策展人、机构策展人、美术馆负责人、艺术院校负责人、艺术家、媒体代表,他们非常认真地配合,做出推荐并写了很负责任的推荐词。
 
Hi:为什么学术性对三亚艺术季是重要的?
赵:孙冬冬在展览前言中对于“尺度”的诠释角度非常新。“青年”是一种意象,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体的象征。当下社会,政治语言中青年艺术家变成了生产力的代言人,艺术市场上他们也成为替代老一辈艺术家新的消费品。这是事实的一部分,我希望艺术家对艺术更加忠诚,在创作中不要呈现“分裂”的状态,面对市场体系与自己艺术体系中真正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之间做出权衡,保守其独立创作的意识与艺术家的主体性。这次三亚艺术季也吸引了众多关注青年艺术家群体的藏家及画廊主,得到他们的认可是好事,我同时希望艺术家对市场有克制和清醒的距离。
颁奖前左小祖咒带来的表演
颁奖前左小祖咒带来的表演
Hi:“发明仪式”引入三亚艺术季的初衷是什么?
赵:“发明仪式”是当代艺术领域一个有趣的创新,它给出一种全新的当代艺术发生及存在、感受的样式。三亚艺术季也一直在做出很多实验性尝试,提供区别于传统经典的艺术项目呈现方式,这与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对于美术馆、画廊等机构的项目持久不变的观看方式需要做出更新,毕竟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接受信息与消化资讯的方式也在变化。
 
Hi:你是如何理解三亚艺术季的在地性的?
赵:我们在思考自身在当下面临着怎样的社会情境与文化土壤,三亚艺术季在未来也会设置更多的板块、丰富的内容,与三亚本身的旅游文化、消费经济等问题之间寻求更多有益的碰撞。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卡塞尔文献展等都是植根于城市的地缘传统的,同样,我们在三亚也在寻找这种地缘优势与文化基因。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