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839元的民间奖项,能搅动摄影圈这池深水吗?
在这样略显低迷的背景之下,我们将目光投向一个初出茅庐的独立摄影奖——面向高校学生、由个人发起的“1839摄影奖”,试图找到谈论当代摄影另一种可能的思路。走过第三届,“1839”去中心化的尝试成功了吗?年轻摄影人能够从中获得话语权吗?还是,像一些人诟病的那样——“奖项只是有毒的游戏”?
奖金很少,但完全独立
“大奖1名:奖金1839元及奖杯;提名奖10名:获奖证书及奖杯;入围奖20名:荣誉证书”。
海杰和董钧,两个出生于“70末、80初”的同龄人,虽然一个做批评,一个在学校,但都算摄影圈的资深人物了。
“1839摄影奖”是董钧很多年前就有的想法,“中国的事向来都是以人为主导的,领导换了或者机构变了,事情就很难延续下去,所以我想不如以退为进,不做大的项目了,就做一个很小的项目,但是完全可控、独立、不受任何机构和官方介入和干预”,董钧说。
2018年因为一个策展项目的契机,他与海杰在德国朝夕相处了一个月,董钧谈起创立摄影奖的设想,海杰觉得很好,“而且因为奖项涉及到的费用不多,这就好办,负担也轻”,于是也加入进来,“1839摄影奖”于2019年正式启动。
争议未曾中断
奖项说到底是种价值判断,难以做到“大团圆”。几乎可以预料的是,每届的评选结果一经公布,争议就随之而来。去年,1839摄影奖就曾因获奖的动态影像作品较多而引起了一些微词,批评者认为应保持摄影奖的纯粹性,动态影像的加入对于图片摄影来说是一种“降维打击”(吴毅强);而对于最近公布的第三届获奖名单,也有评论者谈到“作品与现实渐行渐远了,那些关心现实问题的作品更少了”(吴栋)。
这些质疑和讨论,对一个还未太受瞩目的年轻奖项来说也许并非坏事,“1839”面对的最大压力,可能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钱”,没有资本的介入,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奖项的独立性,但这能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模式吗?
到目前为止的三届“1839摄影奖”, 由策展人、机构负责人、艺术家、批评家、动态影像研究者和创作者组成的评委会结构逐渐稳定下来,但一直不变的是“整个评选和工作团队零报酬”。
对于整个摄影圈来说,一个新生奖项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或许是微不足道的——“第一届尼康中国赞助了一台最新的相机给最后的大奖获得者王翰林,王翰林的新作《动物资本论》就是拿这台相机拍的”——但未必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