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 冯梦波的新“玩法”
虽然说让他感兴趣的不是知识,而是历史,但不能否认的是,住在他脑袋中的知识体系却是庞杂的。一直以来他创作的题材也是庞杂的,驾驭的媒介也是丰富的。事实上,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对历史不感冒的话,你很难理解他“玩”在其中的乐趣。
“和新媒体说再见”,冯梦波道别的不过是一种媒介而已,而“艺术”这种东西,或者说“创作的冲动”却是挥之不去的。当然,无所事事的日子也有过。“你要是看我的简历,空当的年份就是什么也没干的时候。”这是一个令画廊头疼的人,因为作品总是变化太大,难以阐释也难以推销;也因为没新的想法的时候,他就真的什么也不做,任岁月流逝。
“如果你的脑子里有一件一直想要做的作品,然后一直没做的话,最后会怎样?”
“忘了我就不做了,那说明它还不值得。如果它反复地在这儿,挥之不去的话,那一定有一些意义,我可能就会去做”。
那么,这个九月对冯梦波来说,势必是值得庆贺的,因为接连在沪申画廊、前波画廊开幕的两个展览“私人博物馆”、“不太晚”都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创作,挥之不去,终于在这个秋天一齐呈现。
摄影再造“私人博物馆”
“感觉完全不像我做的,是吧?”
在沪申画廊的个展“私人博物馆”,冯梦波为自己再造了一座“上海自然博物馆”。起初他想通过绘画来表现这座他自2010年初次造访就爱上的博物馆,但最终觉得没有比摄影更合适的了。“视觉记录本来是绘画的工作,但有摄影之后绘画就被替代了,后来又有了电影和录像,如今靠网络和数字媒体。但是动态的和静态的东西是不能被相互替代的。摄影有的时候比录像更有力量,因为它可以凝固时间,你反而有很多的想象的空间。”
而这点很贴近他爱这座博物馆的理由。作为泡在博物馆和图书馆中长大的那一辈人,他对博物馆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部分昔日的博物馆早就面目全非了。但上海自然博物馆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就没更新过,对冯梦波来说这样一个博物馆的存在就好像“时间的切片”。“我就喜欢这种东西,第一眼就觉得太幸福了。”
除了这种热爱,博物馆将于2013年拆迁的消息也是促使他要完整记录下来的因素之一,带一种作为这座博物馆“最后的守墓人”的浪漫色调,冯梦波首先想做的是最真实地记录这座博物馆,用他的话说,“即使以后这个博物馆不复存在了,后人也可以根据我的记录完整地重建一个”。
其实,这座自然博物馆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包括博物馆的建筑、展品、展柜、景箱、图文还有幕后的一切非开放区域。冯梦波用黑白、彩色以及立体光栅照片这三种方式完整地记录了这座自然博物馆的点点滴滴,配合精心设计的相框,最终的展览给人感觉置身于一个亦真亦幻又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的博物馆一样。画册也很特别,从画册到版式都设计得和一般博物馆的图录一样朴素,最后的三十多张红蓝立体照片尤其震撼。
就冯梦波的履历来看,这可算作他的首次摄影展,而有了解他的话, 从“私人博物馆”这个标题联想到他最初的代表作品“私人照相簿”亦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两者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实他不过是换了一种更传统的媒介,关注的依旧是历史,尤其是“历史中的个人”这一类的主题。
笔墨续写“不太晚”
早在2010年V&A(伦敦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不太晚》这件电子游戏装置的时候,冯梦波就设想要通过这个游戏程序来做平面的绘画或者书法。他一直都对上世纪用机器自动创作绘画的试验感兴趣,很自然地,他认为用自己驾轻就熟的电子游戏程序可以做的更好。
为了创作这样一个“自动绘画机”,冯梦波将《雷神之锤》的游戏程序进行改装,去除游戏中的暴力色彩,将所有的元素抽象化,或者说具象化为书法元素。让游戏中所有角色、武器以及爆炸元素都被转换成“运笔”。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也在其中提示了他将要做的尝试,媒介逐渐转向绘画和书法。
《不太晚》近两年不断展出,但是冯梦波总觉得它还没有完成,“好比说,我做了一把锯,本来是要用来做家具的,结果锯很漂亮,就先拿出去展览了。但是,家具呢?现在可以拿出来了。”
前波画廊的这次个展“不太晚”算是让他尽兴了,20张布上和纸上水墨综合媒介作品和一个巨大的电子游戏装置在三个展厅同时展出,遥相呼应。这些架上作品的画面截取自《不太晚》和《Q2008》,从程序自动捕捉到的成百上千张截图中,冯梦波主观地挑选了部分进行再创作:“机器生产的画面是无穷尽的,而我要做的就是选择。这种选择总是主观的,是凭我对于书法,对于绘画,尤其是抽象绘画、行动绘画的理解,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判断。延续他近几年来对对书法和碑帖的浓厚兴趣,他出人意料地在机器完成的画面上直接用水墨书写。他觉得书法是对这个作品“最合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或者畅快淋漓蓬荜生辉,或者班门弄斧多此一举,我想看看今天书法对于绘画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冯梦波说,让他入迷的还是古代的艺术而不是当代的。虽然广义上讲任何艺术都是那个时代的当代艺术,但是艺术的顶峰已经过去了而且不可逾越,书法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谈到这些时并不悲观:“艺术不仅仅只有高度啊,还有宽度和深度,还有时间,这里可干的事情多了!”这次重拾绘画和书法,在评论家唐冠科(John Tancock)看来就好像是“那个沉睡的画家苏醒了”。而就冯梦波的这次展览“不太晚”来讲,依旧在就“历史”说话的他,难免是曲高和寡,不合时宜的,好在他一不在乎,二不止步。
这一年的马不停蹄
自去年今日美术馆对新媒体的告别展“梦波,2012”以来,个展频繁的他绝对可称得上“马不停蹄”,北京阿拉里奥、香港汉雅轩、上海沪申画廊、北京前波一串个展,还有民生、光州、新疆、土耳其等群展,“真累趴下了,不行了。”
那最近这两个个展能够将想法最终呈现是否会感觉放松?“倒没有,因为我又想到明年该干什么了……”
我想,艺术终归是件在路上的事儿。
“如果你的脑子里有一件一直想要做的作品,然后一直没做的话,最后会怎样?”
“忘了我就不做了,那说明它还不值得。如果它反复地在这儿,挥之不去的话,那一定有一些意义,我可能就会去做”。
那么,这个九月对冯梦波来说,势必是值得庆贺的,因为接连在沪申画廊、前波画廊开幕的两个展览“私人博物馆”、“不太晚”都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创作,挥之不去,终于在这个秋天一齐呈现。
摄影再造“私人博物馆”
“感觉完全不像我做的,是吧?”
在沪申画廊的个展“私人博物馆”,冯梦波为自己再造了一座“上海自然博物馆”。起初他想通过绘画来表现这座他自2010年初次造访就爱上的博物馆,但最终觉得没有比摄影更合适的了。“视觉记录本来是绘画的工作,但有摄影之后绘画就被替代了,后来又有了电影和录像,如今靠网络和数字媒体。但是动态的和静态的东西是不能被相互替代的。摄影有的时候比录像更有力量,因为它可以凝固时间,你反而有很多的想象的空间。”
而这点很贴近他爱这座博物馆的理由。作为泡在博物馆和图书馆中长大的那一辈人,他对博物馆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部分昔日的博物馆早就面目全非了。但上海自然博物馆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就没更新过,对冯梦波来说这样一个博物馆的存在就好像“时间的切片”。“我就喜欢这种东西,第一眼就觉得太幸福了。”
除了这种热爱,博物馆将于2013年拆迁的消息也是促使他要完整记录下来的因素之一,带一种作为这座博物馆“最后的守墓人”的浪漫色调,冯梦波首先想做的是最真实地记录这座博物馆,用他的话说,“即使以后这个博物馆不复存在了,后人也可以根据我的记录完整地重建一个”。
其实,这座自然博物馆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包括博物馆的建筑、展品、展柜、景箱、图文还有幕后的一切非开放区域。冯梦波用黑白、彩色以及立体光栅照片这三种方式完整地记录了这座自然博物馆的点点滴滴,配合精心设计的相框,最终的展览给人感觉置身于一个亦真亦幻又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的博物馆一样。画册也很特别,从画册到版式都设计得和一般博物馆的图录一样朴素,最后的三十多张红蓝立体照片尤其震撼。
就冯梦波的履历来看,这可算作他的首次摄影展,而有了解他的话, 从“私人博物馆”这个标题联想到他最初的代表作品“私人照相簿”亦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两者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实他不过是换了一种更传统的媒介,关注的依旧是历史,尤其是“历史中的个人”这一类的主题。
笔墨续写“不太晚”
早在2010年V&A(伦敦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不太晚》这件电子游戏装置的时候,冯梦波就设想要通过这个游戏程序来做平面的绘画或者书法。他一直都对上世纪用机器自动创作绘画的试验感兴趣,很自然地,他认为用自己驾轻就熟的电子游戏程序可以做的更好。
为了创作这样一个“自动绘画机”,冯梦波将《雷神之锤》的游戏程序进行改装,去除游戏中的暴力色彩,将所有的元素抽象化,或者说具象化为书法元素。让游戏中所有角色、武器以及爆炸元素都被转换成“运笔”。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也在其中提示了他将要做的尝试,媒介逐渐转向绘画和书法。
《不太晚》近两年不断展出,但是冯梦波总觉得它还没有完成,“好比说,我做了一把锯,本来是要用来做家具的,结果锯很漂亮,就先拿出去展览了。但是,家具呢?现在可以拿出来了。”
前波画廊的这次个展“不太晚”算是让他尽兴了,20张布上和纸上水墨综合媒介作品和一个巨大的电子游戏装置在三个展厅同时展出,遥相呼应。这些架上作品的画面截取自《不太晚》和《Q2008》,从程序自动捕捉到的成百上千张截图中,冯梦波主观地挑选了部分进行再创作:“机器生产的画面是无穷尽的,而我要做的就是选择。这种选择总是主观的,是凭我对于书法,对于绘画,尤其是抽象绘画、行动绘画的理解,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判断。延续他近几年来对对书法和碑帖的浓厚兴趣,他出人意料地在机器完成的画面上直接用水墨书写。他觉得书法是对这个作品“最合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或者畅快淋漓蓬荜生辉,或者班门弄斧多此一举,我想看看今天书法对于绘画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冯梦波说,让他入迷的还是古代的艺术而不是当代的。虽然广义上讲任何艺术都是那个时代的当代艺术,但是艺术的顶峰已经过去了而且不可逾越,书法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谈到这些时并不悲观:“艺术不仅仅只有高度啊,还有宽度和深度,还有时间,这里可干的事情多了!”这次重拾绘画和书法,在评论家唐冠科(John Tancock)看来就好像是“那个沉睡的画家苏醒了”。而就冯梦波的这次展览“不太晚”来讲,依旧在就“历史”说话的他,难免是曲高和寡,不合时宜的,好在他一不在乎,二不止步。
这一年的马不停蹄
自去年今日美术馆对新媒体的告别展“梦波,2012”以来,个展频繁的他绝对可称得上“马不停蹄”,北京阿拉里奥、香港汉雅轩、上海沪申画廊、北京前波一串个展,还有民生、光州、新疆、土耳其等群展,“真累趴下了,不行了。”
那最近这两个个展能够将想法最终呈现是否会感觉放松?“倒没有,因为我又想到明年该干什么了……”
我想,艺术终归是件在路上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