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2023年5月31日 专题人物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毛姆说:“没有记下来的生活都不算活过”。
对于生命有限的非营利空间来说,犹是如此。我对Alice 陈的了解,便始于她主编的近400页的《露台计划之淮海中路1431号》。

《Alice 陈:“今天’山水’有用吗?”——
2022年11月9日为花鸟集所做》
这是Alice 陈最近在杭州启动的一个“游山玩水”的艺术项目

《Alice 陈:“今天’山水’有用吗?”——
2022年11月9日为花鸟集所做》
这是Alice 陈最近在杭州启动的一个“游山玩水”的艺术项目

在书的第1页,Alice 陈写下“露台计划”的缘起:“有一天,我边喝咖啡边看着这个露台,突然觉得它妙不可言。一个念头跳入我的脑海并控制了我:‘如果能请到合适的艺术家专门就这个露台来做作品,也许会出现挺有意思的作品?’”
Alice 陈是被露台吸引的第一位艺术家,也是为“露台计划”画上完满句号的书中编号为第11位的艺术家。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正向艺术研究会出版的画册《露台计划之淮海中路1431号》
由Alice 陈主编

正向艺术研究会出版的画册《露台计划之淮海中路1431号》
由Alice 陈主编

那是属于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巴赛别墅的一个圆形露台,因为处在临街的十字路口,客厅通往露台的那扇门始终处在关闭状态。2019年,总领事纪博伟上任,随他一同搬入这栋百年老宅的还有他的太太Alice 陈——一位独立的中国艺术家。
2005年以前,Alice 陈叫陈羚羊。
1999年,还在中央美院上学的她凭借作品《蜜》出道,参加了当年备受争议的展览“后感性:异形与妄想”。成名作《十二花月》完成于世纪之交的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她以既刺激又诗意的方式表现每个月的生理过程。这件挑战禁忌的作品为陈羚羊赢得声誉之时,争议也迎面而来。她也因此被贴上“前卫”“先锋女艺术家”的标签。
v
20多岁时的陈羚羊
20多岁时的陈羚羊

陈羚羊《十二月花之七月兰花》 
彩色负片手工放印 C-print 2000

陈羚羊《十二月花之七月兰花》 
彩色负片手工放印 C-print 2000

陈羚羊作品《蜜》在“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览现场,
北京芍药居,1999年1月
材料: 木材 蜂蜜 白色抽纱窗帘;棺木尺寸:4200x90x120cm
倾斜向上的狭长白色通道内悬挂黑色加长中国棺木,
逆光中棺木头部缓慢滴下粘稠蜂蜜。
采用自然光线,光线入口处悬挂白色抽纱窗帘。

陈羚羊作品《蜜》在“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览现场,
北京芍药居,1999年1月
材料: 木材 蜂蜜 白色抽纱窗帘;棺木尺寸:4200x90x120cm
倾斜向上的狭长白色通道内悬挂黑色加长中国棺木,
逆光中棺木头部缓慢滴下粘稠蜂蜜。
采用自然光线,光线入口处悬挂白色抽纱窗帘。
之后,陈羚羊陆续创作了《卷轴》《越晶晶》等作品,还做了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室开放计划》——与她位于北京798的工作生活一体的空间仅一墙之隔是个咖啡馆,她在那堵墙上凿开一个大洞,任何人可以随意从咖啡馆进出她的空间。空间里布置了全方位无盲区的摄像头,咖啡馆临街玻璃后的屏幕上则同步实时播放着这些监控影像。 悖论的是,这些摄像头和屏幕会在有外人进入的时候关闭,反而里头没人或只有她一个人在的时候,摄像头和屏幕是开启的。她说,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工作室,艺术,不仅是艺术家的作品,也是艺术家整个的生存状态……但这些极具实验探索精神的观念作品似乎都被《十二花月》的光环掩盖。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卷轴》 22x606cm  卫生纸  经血 1999.10,北京

“我把我自己九九年十月月经期间使用的卫生纸
(卷筒式的那种,使用时不撕断)完整地裱成卷轴的样式。”

 

陈羚羊《卷轴》 22x606cm  卫生纸  经血 1999.10,北京
“我把我自己九九年十月月经期间使用的卫生纸
(卷筒式的那种,使用时不撕断)完整地裱成卷轴的样式。”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越晶晶》 影像装置 2002.11
《越晶晶》 影像装置 2002.11
陈羚羊 《工作室开放计划》 2003
陈羚羊 《工作室开放计划》 2003

难以想象的是,这位把身体最私密的部分暴露在公众面前的艺术家,当年竟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有段时间无法出门,无法接电话。在创作中,她却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我释放我那些近乎狂乱的臆想,品尝创作的乐趣,面对自己内心的最深处而不必羞耻。另外,我也欣赏到很多人的智慧和幽默,让我觉得作为人的可贵……”
2005年,陈羚羊宣布退出艺坛,主动摆脱了当代艺术圈的运行轨道。她用反讽的方式,以婚姻为由,留下一道《填空题》,转身离开。她想试试将艺术转化成完全私人的事情,会发生什么?
此后的15年,她像丢手绢游戏里的那个人,自由地奔跑在艺术圈外,将自己交付给时间。

陈羚羊《填空题》 2005
陈羚羊《填空题》 2005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不想被规训,是陈羚羊的天性。即便15年后她以Alice 陈的身份重回中国当代艺术视野,也不愿将自己置入有限制的框架里。
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分身”。早在二十多年前,她就以“陈羚羊”和“陈羚羊NO.2”两种身份进行创作:一个对应艺术家的角色,一个参与艺术机制。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正向艺术研究会”由Alice 陈于2018年创立
图为官邸二楼小客厅内悬挂的“正艺会”字幅,彭麓心书

“正向艺术研究会”由Alice 陈于2018年创立
图为官邸二楼小客厅内悬挂的“正艺会”字幅,彭麓心书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巴赛别墅官邸二楼小客厅
巴赛别墅官邸二楼小客厅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巴赛别墅露台外景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巴赛别墅露台外景
巴赛别墅外景
巴赛别墅外景

2018年,Alice 陈创立了“正向艺术研究会”(以下简称为“正艺会)。这个听起来很像机构的名字,恰恰是彻底去机构化的。它是Alice 陈在艺术范畴内所做的工作的总标题:“在当代艺术圈必须要确立一种态度,哪怕刺激到了别人,总比麻木强”。她希望是正向的,而不仅仅是发顿牢骚。
《最重要的事之和正艺会Alice 陈有约》是以“正艺会”的名义发布的第一件作品。它从Alice 陈的一个问句开始:“亲爱的某某某,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无论以后发生什么,我们都是朋友,好吗?”这个向来不善于招架纷繁世俗的人,用一份“合约”化解了交往的恐惧,以艺术的方式结识新朋友。

Alice 陈《最重要的事之和正艺会Alice 陈有约》
肖像和姓名信息授权备忘录样本 2020

Alice 陈《最重要的事之和正艺会Alice 陈有约》
肖像和姓名信息授权备忘录样本 2020
《最重要的事之和正艺会Alice 陈有约》,No.7 文字正面
《最重要的事之和正艺会Alice 陈有约》,No.7 文字正面

“露台计划”第一期:张鼎 《无回响》230.6x220x180cm   
不锈钢、铝合金、电机、镜子、油漆 2020 

“露台计划”第一期:张鼎 《无回响》230.6x220x180cm   
不锈钢、铝合金、电机、镜子、油漆 2020 

时过境迁,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当代艺术,Alice 陈这位重回职场的70后像初来乍到的新人,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完成两月一次“露台计划”的“小考”,结果超常发挥。
2020年春天,在那个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刻骨铭心的时段,巴赛别墅通往露台的大门因为“露台计划”敞开,过去闲置的露台从此热闹了起来。
Alice 陈陆续邀请了十位(组)生活工作在上海的艺术家,他们的年龄跨越60后到90后;既有个体艺术家,还有小组形式的“江南基栈”、“得译工作室”、“老妖精”;除此以外,Alice 陈还特别邀请了于吉、王欣、丁允等女艺术家的参与。层次丰富的艺术家构成背后,是他们工作方向的多样化,装置、表演、声音、行为等媒介形式陆续登场。在独立空间、非营利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下,这个直径5米的小露台成为当代艺术在特殊时期发声的大舞台。


“露台计划”的露台

“露台计划”的露台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露台计划”第五期:杨振中 《春分》 
柳树、桑树、水泥盆、营养土,柳树: 220x180x346cm;
桑树: 150x210x290cm 2020-2021

“露台计划”第五期:杨振中 《春分》 
柳树、桑树、水泥盆、营养土,柳树: 220x180x346cm;
桑树: 150x210x290cm 2020-2021
Alice激活了露台,露台也激活了Alice。她说因为“露台计划”,自己度过了充实的三年,实现了她心目中乌托邦式的非营利项目。在虚无当中做了一点事情,对自己的生命而言有了个交代。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Alice 陈与艺术家们以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展开工作,艺术家负责作品创作、布展及撤展;这之外的前期策划、艺术家沟通、负责运作资金、组织沙龙,后期文献编辑整理、露台计划的画册以及PSA的文献展等繁冗的事务Alice 陈都会亲力亲为。露台计划平日只有1.5个固定人手,Alice 陈自己是那个“1”,唯一的全年无休24小时全职“员工”,她深为感激的同事乔安则是那个“0.5”。 
Alice 陈打了个有趣的比方,说正艺会就像农村办酒席,忙不过来就叫七大姑八大姨来帮忙,有人特别会烧菜,有人特别会布置场地。它可能效果上不比专业的宴会公司办得差,但实质还是一个非常DIY的、艺术家自主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帮忙的一个事儿。

Alice 陈与Jo(乔安)
Alice 陈与Jo(乔安)

拒绝套路,排斥机构化,并不等于没有章法。


“露台计划”在邀请艺术家方面,Alice 陈制定了三条原则:
1.仅邀请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艺术家;2.艺术家的作品必须和这个特定的露台有所关系;3.艺术家需要思考作品和“正向”之间的关系。


Alice 陈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交给原则去相互调试,灵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分享和交流的温度感是她最为珍视的,也是“露台计划”区别于其它机构和组织非营利项目的地方。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Alice 陈《结缘“露台计划”》 直径99cm×11张
画框,画布,磁铁,磁球,隐形墨水   2020.3 - 2021.10

Alice 陈《结缘“露台计划”》 直径99cm×11张
画框,画布,磁铁,磁球,隐形墨水   2020.3 - 2021.10
左:作品内藏的磁铁  右:作品附赠的磁球 
左:作品内藏的磁铁  右:作品附赠的磁球 


非营利项目最基本的运作补贴来自Alice 陈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外交官家属津贴。之外的资金缺口,催生了她的作品《一封感谢信》、《一封感谢信No.33+2》以及由11张“画”组成的《结缘“露台计划”》—— 通过随缘随喜的交易方式,换取项目的运行资金。她对藏家同时提出要求:未来任何一张“画”再出售时的盈利,拿出10%至50%用于无条件支持一个纯粹的非营利艺术项目。这套自我造血、自力更生的机制确保了“露台计划”的纯粹和独立性。

Alice 陈用艺术家思维化解现实中碰到的难题,身体力行地诠释“正艺会”的涵义:研究、实践和推广能够为人类和社会带来正向推进力的艺术。
她为其他艺术家服务的同时,也捡回了自己的艺术家身份。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Alice陈《一封感谢信》(部分)2020
Alice陈《一封感谢信》(部分)2020


与疫情几乎同步的“露台计划”,在2022年春天接近尾声时被城市的停摆打断。两个月后,在上海逐渐走出阴霾时,Alice 陈在“正向艺术研究会”公众号发起了一次照片和文字的征集项目:《致2022年春天身在上海的你》,邀请公众在封控期间待的时间最多的空间,放上这个期间最常穿的衣服,然后拍一张照片作为记录。同时向征集者提出一个正向的问题:为了在封控期间感觉好一些,请问你会做什么?
Alice 陈将收到的照片和文字整理,与她自己在疫情期间拍摄的上海街头照片搭配在一起,陆续发布。她在征集信的开头写下:“我们一起来为自己做一点记录吧,虽然我们可以选择遗忘。”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2022年春天,Alice陈在疫情期间拍摄的上海街头照片
2022年春天,Alice陈在疫情期间拍摄的上海街头照片

Alice 陈当然选择了认真记录。在那本用意大利进口环保纸印成的20万字的《露台计划之淮海中路1431号》里,详细记录了她所发起的“露台计划”台前幕后的点滴——工作原则;十期艺术家项目的现场;十期她与艺术家的对谈;以及十期“露台聊聊”……
近400页文献的付梓,中国当代艺术档案库里又多了一部上海2020年至2022年的艺术家文献。
多年后再回望,它将成为今天这段不应被遗忘岁月的重要佐证之一。
《致2022年春天身在上海的你—No.1》
《致2022年春天身在上海的你—No.1》
《致2022年春天身在上海的你—No.3》
《致2022年春天身在上海的你—No.3》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有没有设想过如果没有和“露台”的偶遇,现在的你会是什么状态?
Alice 陈(以下简写为陈):如果没有遇见露台,我到现在可能都是两眼一抹黑,专业名词绝大部分听不懂。毕竟隔了一二十年没跟进,和艺术圈完全割裂,确实落伍了。我的小伙伴们都比我厉害,我只能边做边学,现在总算接上一点了。
Hi:2005年离开艺术圈的陈羚羊正好30岁,事业重启的Alice 陈已经过了40岁不惑之年,作为艺术家的心态有什么变化?
陈:我不再是年轻艺术家了,没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会更慎重地选择去做这件事,还是去做那件事。
“露台计划”是中年妇女的再就业,自己出地方、贴钱、贴人,简直和自救差不多。现在有很多奖项都在扶持年轻艺术家,但其实中年妇女才是再就业的重灾区。未来如果有可能,我想专门做一个扶持中年再就业女性的项目。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露台计划”第二期:于吉《她山之石》尺寸可变
铁丝网、水泥、树脂、松香、蜡、木头、绳子等 2020

“露台计划”第二期:于吉《她山之石》尺寸可变
铁丝网、水泥、树脂、松香、蜡、木头、绳子等 2020


“露台计划”第九期:王欣《八赫兹自助团体疗愈营》
互动装置/艺术项目;木头,布料,液晶电视,金属支架,
扬声器,电脑,手机,手机支架,纸等;2022-持续进行

“露台计划”第九期:王欣《八赫兹自助团体疗愈营》
互动装置/艺术项目;木头,布料,液晶电视,金属支架,
扬声器,电脑,手机,手机支架,纸等;2022-持续进行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露台计划”第八期:老妖精《织女计划》产品发布现场 2021

“露台计划”第八期:老妖精《织女计划》产品发布现场 2021




Hi:“露台计划”结束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陈:玩得过瘾,也有意义,但是又苦又累;我给自己挖了个坑跳进去!难怪很多非营利空间的期限都是三四年,我真切地体会到做纯粹的非营利项目有多么不容易了。“露台计划”最后完成度比较高,从头到尾我都努力追求它的品质,力求达到我心目中的标准。
它是幸运的!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项目后期以及画册也得到了赞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举办了特别文献展“露台”,为“露台计划”做了完美收官。但我想要大声疾呼,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艺术家和机构在孤独地工作,他们需要被更多人看到!
 

2022年9月3日至9月23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5楼SPA空间举办特别文献展“露台”。
位于巴塞别墅的

2022年9月3日至9月23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5楼SPA空间举办特别文献展“露台”。
位于巴塞别墅的"小露台"的呈现,以及与PSA的"大露台"的呼应
(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为观众特别准备的本子,邀请大家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露台”与
巴塞别墅的“小露台”做创作方案
(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为观众特别准备的本子,邀请大家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露台”与
巴塞别墅的“小露台”做创作方案
(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Hi:从“露台计划”的现场到最终的文献出版,“正艺会”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为什么拒绝往机构化发展?


陈:机构的运行是有自己的标准方法和流程的,很容易陷入套路。如果真的成了一个机构组织,我就跳进了一个有限制的框里,这个框给你附加责任和期待。“正艺会”是我作为艺术家展开工作的总标题,我认为工作形式在今天不再是障碍,它可以采用各种面貌出现,无论是个人作品或发起项目。取决于你想做的事情,想说的话去灵活采用就可以了。

施勇《谨慎!你的介入将对其产生影响,也对你产生影响》
综合媒介装置 380x410x410cm 2020

施勇《谨慎!你的介入将对其产生影响,也对你产生影响》
综合媒介装置 380x410x410cm 2020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露台计划”第七期:得译工作室《魔圈之内》现场图及其细节,2021.10
“露台计划”第七期:得译工作室《魔圈之内》现场图及其细节,2021.10

得译工作室《纸牌屋》展览邀请函搭建 尺寸可变
2021年11月13日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的搭建实景 

得译工作室《纸牌屋》展览邀请函搭建 尺寸可变
2021年11月13日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的搭建实景 

Hi:作为艺术家个人主导的非营利性项目,它的特点体现在哪些地方?


陈:“露台计划”的结构是经过我全方位设计的,但我也会异想天开随时加入一些东西。比如觉得直播有意思,我就加入;再比如找钱,每个月的家属津贴不够,那就做了《结缘“露台计划”》《一封感谢信》等作品去“化缘”,努力自我造血,自立更生,独立承担。 顺着生活际遇去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作品,或者说用艺术创作去回应生活际遇,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工作方式,也是当代艺术吸引我的地方。 
Hi:访谈文本似乎是你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
陈:对,我蛮喜欢这种很有温度感的方式,容易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也容易把读者拉进来。采访体比较能够藏拙,它可以很随意,也可以很口语。因为它来自当下生活对我的刺激,是我对它们做出的互动反应。《结缘“露台计划”》实际上就是我自己跟自己的对谈。我觉得只要坦诚,它就有一个理由在那。
Hi:发起“致2022年春天身在上海的你”这个项目的时候,你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里?
陈:那段时间并不是我个人的时间,是在上海所有人共同经历的特殊时期。从视觉到心理的刺激浓度是很高的。大家像闷在高压锅里,至少需要喊一声来释放压力,这是人的本能。因为我是艺术家,所以发起这个项目成了我的应对方式。

“露台聊聊”第一期:上海艺术家,2020.7.2

“露台聊聊”第一期:上海艺术家,2020.7.2


“露台聊聊”第七期:“外国艺术家在中国”
和“中国艺术家在国外”,2021.11.2

“露台聊聊”第七期:“外国艺术家在中国”
和“中国艺术家在国外”,2021.11.2

“露台聊聊”第九期:艺术与疗愈,2022.2.14

“露台聊聊”第九期:艺术与疗愈,2022.2.14


“露台聊聊”第十期:来!
把话筒给最年轻的艺术界新生力量!”2022.3.29

“露台聊聊”第十期:来!
把话筒给最年轻的艺术界新生力量!”2022.3.29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Hi:通过近三年在上海的艺术实践,你怎么看这里的艺术生态?


陈:外界会觉得上海的交易、橱窗功能比较强,但我很诚恳地说,上海并不缺好的艺术家,不缺各门类的艺术家。上海也不只是来自上海艺术家,还有来自杭州和周边城市的艺术家,他们的展览发生在上海,应该有一个“大上海”的概念。
上海生态提供给艺术家的舞台,实际跟不上上海艺术家的丰富性。艺术家需要被看见,但空间的多样性还不匹配。
Hi: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上海。
陈:对。整个中国的非营利空间、独立空间都太稀缺,其实大中小空间都应该有,生态的丰富性很重要。这是一个高成本的行业,场地、资金都越来越难。非营利空间或者艺术家自主的空间都太难了,所以也越来越少。
陈羚羊不是她的全部,Alice 陈也不是

“露台计划”的直播时间选择装置及其底图
(带有参与露台计划的艺术家签名), 
收藏于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由Alice陈设计

“露台计划”的直播时间选择装置及其底图
(带有参与露台计划的艺术家签名), 
收藏于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由Alice陈设计


Hi:放空的15年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陈:最大的收获是成了一个圈外人,体会到了圈外人看当代艺术的心态。


Hi:真的放下艺术了吗?

陈:我其实从来没认为我离开过艺术,只是我把它限定在非物质化的精神活动,保留脑细胞运动一下就好,想方案是最享受的,把概念想完整,即便做了什么也不公布。当时我的考虑是,艺术家一定要把作品做出来吗?一定要有公共性吗?既然我不需要艺术家这个身份,那也就不用待在艺术圈了。


Hi:现在不光是想方案,还实践得非常彻底。
陈:通过露台计划这三年,我深刻地发现,光是脑袋里想想和真的去做、去完成是完全两码事。做其实不会是技术性地去把idea简单实现;在“做”的过程中,事情会随之生成和变化,会产生成新的意义。


我也体会到,“做”这个行动自身就是有意义的。 作品做出来公布之后有了公共性,跟一些人、一些空间发生了链接,也跟当下的艺术体系发生了链接,这本身就是有positive正向意义的。


Hi:未来会不会突然某天又宣布再次退出?
陈:无论怎样,我都要保有艺术家这个身份。因为艺术家可以拥有自由的心灵空间,搞创作多好玩啊!因为我是艺术家,好像我就拥有这权利。我甚至可以决定让一个决定成为作品!PSA的文献展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展出了 《<决定>!》这个作品及其附赠的一整套露台计划文献资料 。
Alice陈的概念作品《〈决定〉!》2022
Alice陈的概念作品《〈决定〉!》2022


Hi: 《露台计划》《致2022年春天身在上海的你》之后,“正艺会”的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陈:“露台计划”是相对比较传统的特定场域项目,相对而言比较“紧”。接下来我会搬家去巴黎,不过我父母所居住的杭州会成为我在国内的一个锚点。 那如果下一步是在杭州户外发生的项目呢?每一期都发出去由主理人来做,由大家来认领,就可以更激发出大家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我希望我的介入成分减弱,重点在做服务和激发。 我和我先生的生活模式就是全世界不停地搬家。到了一个新地方,做点艺术的事情,跟那个地方发生一些真的关系, 交些当地的朋友,这对我来说是很快乐的。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