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年中盘点】上半年十大吸睛事件
不好意思,本刊对于上半年的盘点在这一篇或许要不被待见了。没办法,喜忧参半,才是真实,才是现实。
最无力吐槽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之肯尼亚馆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之肯尼亚馆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入口
肯尼亚艺术家Michael Soi在facebook上发布的《中国爱非洲》系列作品来抗议肯尼亚馆事件
威尼斯双年展在今年走向第56届,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被选定为本届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方,可谓一大看点,也是自2005年中国馆正式落户威尼斯之后首次启用机构作为策展方,刘家琨、陆扬、谭盾、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及吴文光/草场地工作站受邀参加中国馆。此外,中国艺术家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以来人数规模也是最为突破的一次:徐冰、邱志杰、季大纯、曹斐四位艺术家。不过,这一切在被中国艺术家占领的肯尼亚馆面前都“黯然失色”。中国艺术的镀金之旅从不缺少创意。本届肯尼亚国家馆八位参展艺术家中有六位来自中国:秦风、李占洋、蓝正辉、双飞艺术中心、史金淞和李纲。虽然在沸沸扬扬地闹腾一番后,肯尼亚政府否认了威尼斯双年展肯尼亚馆与该国的关系。实际上,早在55届肯尼亚馆就有过同样的遭遇。据当时肯尼亚场馆的协调员表示,国家实力不是很强大的小国在无法每届都选择出代表性艺术家时,会将场馆交由艺术品管理公司自主规划,其中包括肯尼亚。这致使艺术家的选择上很大程度与策展人口味、赞助商挂钩。为回应外界的批评声,肯尼亚馆策展人意大利人葆拉·波波尼辩护,“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艺术交流”能够促使肯尼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身份,并补充艺术不应被地理条件所约束。
最少见
阔别五年曾梵志国内办展
阔别五年曾梵志国内办展
艺术家曾梵志
“曾梵志——卢浮宫计划”在香格纳北京空间的展览现场
自2010年巫鸿在外滩美术馆策划的“2010•曾梵志”后,曾梵志在国内的关注度更多来自其作为各大奢侈品牌跨界活动的座上宾,鲜有个展项目出现。时隔五年,3月9日,他在国内的又一次个展落地香格纳北京——“曾梵志——卢浮宫计划”,重现去年在卢浮宫特展“红厅”的现场,作为曾梵志艺术生涯中首次的命题创作,香格纳北京的展厅展出了《从1830年至今》组画的全部四件作品。作品中的物象被写意解构,背景则其极具代表性的乱笔风景。曾梵志表示,自由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欲望,而强烈的欲望本身就是种束缚。
最好奇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在京成立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在京成立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在活动发布当天合影
当代艺术被“招安”的说法似乎已不是件新鲜事了:201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了实验艺术委员会,并在第十二届美展中首次作为全国美展十三个展区之一出现;2013年,方力钧出任国家画院当代艺术中心成为“方主任”。今年3月17日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在北京中国文联大厦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委员会工作会议。该委员会共由32名成员组成,范迪安任委员会主任,皮道坚、王璜生、吴洪亮、张晴、罗一平、高士明等十位任副主任,吴洪亮兼任秘书长,卢缓、张苗苗、盛葳任副秘书长,王春辰、何桂彦、杨卫等十八位任委员。仅从名单来看,成员来自国内重要美术馆策展人、各地美协主席秘书长、独立策展人及批评家。会议称将设专门办公机构,工作开展的资金来源于中庚集团董事长梁衍锋。该策展委员会是中国美协下设的第25个委员会,也是体制内的艺术组织与活跃的当代艺术之间一次创新性的相遇。该委员会未来的工作重点仍在探讨之中,至今不得而知。对此新生事物,艺术界也在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终于有组织了”、“美协与当代艺术策展人的群体完全不同、不兼容啊”,相信更多的还是期待该委员会的作为。近半年过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成立之初的雷声已逝,未来将有何作为,我们对此颇为好奇。
最硬伤
香港佳士得春拍,“泛亚洲化” OR “去中国化?”
香港佳士得春拍,“泛亚洲化” OR “去中国化?”
本季香港佳士得重点推荐拍品 白发一雄 《庆长十九年(大阪冬之阵)》173.5×366cm 布面油画 1968 估价:1000-1800万港元
勒迈耶·德·莫赫普赫斯 《屋里和窗边的峇里女子》 73×89cm 布面油画 估价:400-500万港币
按惯例,佳士得香港的夜场拍卖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重要的市场风向和数据指标。今年春拍夜场共95件拍品,拍品布局和结构分布出现了巨大的调整。不少业内人士对此举进行质疑和分析。比如王从卉认为,在佳士得多年试图布局的“泛亚洲化”的概念下,此次显现的是“去中国化”的动作。她认为具体包括五大特点:第一,日本具体派作品占近三分之一。几乎整个日本具体派被搬上夜场,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江山显然是有些急不可耐,如此失衡的大比例和很多选件不够夜场水准的安排真的令人费解;第二,韩国二十世纪抽象及单色美学比例突出。夜场共上拍7件,除赵无极与朱德群以外,几乎和中国二十世纪的板块数量齐平;第三,东南亚板块的大融合策略效果不佳。太多东南亚的拍品全部打乱穿插其中,缺乏明确的线索和逻辑,完全不考虑各个区域的文化差异和藏家趣味,一厢情愿的给大家提供满汉全席,会流失真正精准的关注度;第四,中国二十世纪缺乏梳理,作品弱势。夜场中中国老油画(除赵无极、朱德群、常玉以外)仅有7件,和韩国抽象板块持平;第五,中国当代整体边缘化。对中国二十世纪的疏于关注以及对中国当代新方向的培育和发现缺乏耐心,都在本季的拍卖布局中明显的显现出来。佳士得香港的策略调整给我们呈现了貌似泛亚洲化的大杂烩,让人无所适从。这样缺乏耐心、急功近利的市场态度让我们警觉一种独立思考的必要性,不盲从品牌,不盲从所谓国际化。
最“公民”
艾未未 22载后终破墙
艾未未 22载后终破墙
艺术家艾未未(Credit Gao Yuan)
艾未未个展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现场图
艾未未个展“AB型”在魔金石空间
艾未未个展“挺事儿的”在305Museum,玉器iPhone和被切割的玉斧
艾未未受追捧或不被喜爱总是有理由的,在上一周,圈内两位新锐的画廊主还饶有兴致地对此进行一番严肃对话。毋庸置疑,“艾未未”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国际话题的焦点人物与价值所在。前段时间,伦敦菲利浦斯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他的十二生肖铜兽首以340万英镑(约3321万人民币)成交,刷新了他不久前创下的个人拍卖最高纪录。自6月开始,艾未未连续N个展览的节奏令业内甚至国际媒体聚焦宇宙北京,一位艺术家在短期内高频地个展项目实属少见。第一弹由崔灿灿策划,在当代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与常青画廊同时开幕,这是艾未未回国22年后首次在国内举办新作展示;相隔一天,同在798艺术区的魔金石空间放送第二弹:AB型,带有警戒性的黄色展厅内铺满的铁草与高悬的不锈钢衣架“对峙”,阶级与权力之间的对抗意味明显;一周后,“彪”在艾未未2007年设计的草场地前波画廊开幕,再造的古树、3000余片虎纹陶瓷碎片、《水晶立方体》都在质疑传统的同时映照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赵赵在305空间的“挺事儿的”作为艾未未6月个展月的收尾更酷,展期仅一天,以形似iphone的玉器继续说事儿。还没完,下一棒接力是在3画廊,在中国讨论“路”意味不言自明。这几档项目之间的衍生逻辑足够明晰。在7月底,艾未未已重获中国政府发放的护照,可赴海外探亲并参加自己的展览项目,包括9月19日在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个展。据说此番出国还惊动了国外政要的亲自批示。终归且重要的是,艾未未“破墙”了,他的心情任何外人都理解不了。
最迷离
《早安,世界》各自珍重
《早安,世界》各自珍重
贾蔼力《早安,世界 (三联作)》,油画画布,200×1067cm;200×288cm;200×406cm;200×373cm 2010年,成交价:1328万港元成交,此作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一件《早安,世界》,一颗正在升起的新星,一条微信,一起乌龙,一个不平静的四月。4月4日晚,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的一件标的贾蔼力作品《早安,世界》让世界不再安宁。1100万港币的落槌价似乎意味着一个新神话的诞生,也终因某媒体的乌龙事件与律师背景的藏家刘钢披露的一条微信在业内激起千层浪,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对此业内众说纷纭:在拍卖现场的国内某拍卖行员工称没那么多阴谋论、不是预谋;也有藏家呼吁在怀疑的时代信任的可贵,“成交是事实,没那么复杂。网络上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是引发蝴蝶效应的中心,网络传播会将真相淹没令怀疑无限度放大”;从市场热度来看,贾蔼力的作品拍到1100万是有可能的,这也代表着类似的声音;二级市场的很多高价记录的确有假拍嫌疑,但内讧伤的只能是自己;更有资深媒体人剖析贾蔼力“这么多年保持着‘神秘’不展览,保持市场饥饿忍着性子慢慢画,保持独立不给画廊代理,保持价位绝不画小画”。雾里看花,真相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贾蔼力本人是最受伤的。小编对去年十月的一次微信采访铭刻在心,大意就是:大家同在一条船(圈子),维护市场很重要,不要恶意拆台,自己不看好自己,被外行人甚至大众媒体煽风点火之后,烧到的终归是自己。爱艺术,需要平静的心态。
最大手笔
王中军1.85亿元拍得毕加索《盘发髻女子坐像》
王中军1.85亿元拍得毕加索《盘发髻女子坐像》
毕加索1948年创作的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
纽约时间5月5日晚,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间拍卖中,毕加索创作于1948年的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Femme au chignon dans un fauteuil )被国内藏家、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2993万美元(约合1.85亿元人民币)拍下,成为该夜场最高成交价之第三名。王中军一直热衷于艺术收藏,尤其钟爱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作品。在过去近70年中,该作品一直由好莱坞著名的戈德温家族收藏。该家族的塞缪尔·戈德温是米高梅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知名的艺术电影制片人。王中军表示:“我先是喜欢上了这幅作品,之后也爱上了它背后的故事。戈德温家族是电影界的传奇。在这幅作品中我不仅能够欣赏到画家巴勃罗·毕加索的天赋,也能够看到塞缪尔·戈德温老先生的创见。”
最忙碌
夏彦国与“活的”
夏彦国与“活的”
策展人夏彦国
5月4日开幕的个展《替天行道——双飞艺术中心个展》海报
习惯于常规的展览周期与模式,另类项目的出现必定夺人眼球。在4月,相信不少人每天晚上都会收到来自夏彦国发来的微信消息,内容是次日个展的海报及中英双语策展文字。这的确是一档展览,却造就了新的话题点、构成了事件。自4月11日开始,方位极其难找的智先画廊在一个月内每天推出一档艺术家个展,每天在举办开幕式,这就是夏彦国担任策展人的项目“活的”。不言而喻,工作量势必浩大之外,项目实施的难度巨大,这包括智先画廊的硬件及展示条件有限、艺术家是否乐意受邀参展、与艺术家的交流是否能达成观点统一、每天到往这条胡同展览现场的观众能有几个人等等。“展览的形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原因”,夏彦国表示,观众的交流互动比单纯呈现作品更有意义,作品不是“死”的,只有和艺术家、策展人、观众交流才能生发更多可供探讨的问题空间。项目结束后,艺术圈的人们重回“平静”的节奏,但人们会记住有一个项目打破寻常的策展及展览模式,这密集轰炸的结果是你至少记住了这间画廊、几个艺术家,甚至你会感觉亏欠它的几场开幕式。
最争气
蓬皮杜艺术中心中国艺术收藏又增5成员
蓬皮杜艺术中心中国艺术收藏又增5成员
捐赠现场主办方与藏家等合影
郑志刚与CC基金会创办人周大为共同捐赠的徐震-没顶公司出品的大型装置《集团-(4把刀组合)》
5月11日,蓬皮杜艺术中心迎来一次中国当代艺术品捐赠。此次捐赠包括K11艺术基金会创办人郑志刚捐赠的张恩利作品《材料》、郑志刚与CC基金会创办人周大为共同捐赠的徐震-没顶公司出品的大型装置《集团-(4把刀组合)》、余德耀基金会捐赠的丁乙创作于1994年的《十示之94-11》、曾在法国金融界工作11年回到香港的赵令勇捐赠的张恩利作品《水》(10号)、年轻藏家薛冰捐赠的70后艺术家赵阳作品《春天》。在捐赠仪式当天,这些作品同时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蓬皮杜艺术中心新上任主席塞热.拉斯维恩表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活跃的一个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一直对中国艺术投入关注,也一直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涵盖了如赵无极、黄永砯、严培明、蔡国强等艺术家的作品,加上此次收藏的五件作品蓬皮杜艺术中心中国艺术的收藏已达128件。
最转型
美术史家、评论家高名潞人生首次个展
美术史家、评论家高名潞人生首次个展
高名潞
高名潞70年代的手稿
高名潞林大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高名潞是国内重要的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精神领袖。学术界将2015年称为’85美术新潮运动30周年,在这一节点以另一种视角观看那段关键时期之前的中国艺术似乎很有必要,尤其是高名潞首次以艺术家的身份携毕生创作举办个展的方式。6月16日,由盛葳策划的“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在北京林大艺术中心开幕,展览以时间及题材为线索,通过少年心气”“草原岁月”“乌盟风景”“师生友人”“都市印象”“长征路上”“走向85”七个部分展出高名潞在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百余件水彩、素描和油画,及同时期的部分艺术笔记、艺术史写作手稿和图像文献,立体呈现80年代之前的高名潞及当时的社会历史。据介绍,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是迄今高名潞创作以来的全部作品。高名潞在开幕现场表示,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够在公开场合展出自己40多年前的作品,它们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对一段经历的回顾与总结。
诸位看罢,小编最压力。
就事论事,都过去了,好的抑或坏的,向前看,各自珍重加油吧。
就事论事,都过去了,好的抑或坏的,向前看,各自珍重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