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作者:张朝贝 2018年1月3日 专题话题
2017年日历的最后几页已经撕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武汉地铁同时开通了三条线,阳逻线朱家河地铁特色站里以《朱子家训》为设计元素的艺术墙,便出自本地艺术家魏光庆之手。这一年,起飞的当然不只是以地铁建设为代表的武汉经济,还有本地当代艺术。
放眼武汉所在的湖北,这里有市场价值最高的艺术家曾梵志,有资历最深的前辈尚扬,有超写实大咖冷军、石冲,有雕塑界的领军人物傅中望,当然还有何岸、李燎、王思顺、龚剑、刘窗等多位活跃在观念艺术界的年轻艺术家……如此全面的艺术家名单,足以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份区域性样本。
从9月份的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到12月份湖北美术馆推出岳敏君个展“再偶像中的原型”、合美术馆徐冰同名个展、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馆开幕展“再聚焦”聚焦当地艺术家、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年末推出“湖北当代艺术样本”……这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艺术事件,而是以@武汉为集结的艺术展览的集体发力,甚至在诸多意义上与武昌划江而治的汉口区域,武汉美术馆亦在此前推出周韶华文献展“大河寻源”。
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武汉,在沉寂中潜行了多久?
为什么谈“重新”崛起?或许是因为中部塌陷太久了。作为85新潮时期的艺术重镇,一批重要的艺术家(如尚扬、曾梵志、王广义、冷军、魏光庆、马六明等)曾经在武汉聚集,而作为两报一刊的《美术思潮》,亦使得彭德、皮道坚、鲁虹等重要批评家与武汉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1987年,《美术思潮》停刊,武汉也随着85新潮的落幕而陷入沉寂失声的状态,当时聚集在这里的艺术家、批评家纷纷出走,北上南下。
现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的鲁虹,回忆到80年代武汉当代艺术兴起与之后的沉寂,“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周韶华作为湖北省文联主席,他具有非常开放的心态,搞艺术创新,那个时候又是中国社会非常开放的时期。1985年创办《美术思潮》,这个杂志作为重要的凝聚力,集合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作者。到了90年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整个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反映在湖北地区,就是有人借助当时的敏感事件趁机整自己的对手,当时湖北一些很优秀的艺术家、批评家,包括尚扬、彭德就离开了武汉,有的到了北京,有的到了广州、深圳。”
武汉在沉寂的状态中究竟潜行了多久?或许应该从2007年湖北美术馆说起,从那一年起,傅中望做了10年的馆长;又或许应该从1993年的《美术文献》说起,它是继《美术思潮》后又一当代艺术平台,后来成立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成为武汉绕不过去的当代艺术机构。
2007年出任湖北美术馆馆长之后,傅中望几乎停止了他的艺术创作,在此潜心耕耘十年,在他看来,武汉这座城市还需要更多的艺术组织者。“我本身既从事艺术创作,又做了十年的美术馆馆长,期间做了很多国内国际的大型展览,一直在推动湖北的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当代艺术。从馆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又参与到利用社会资源做一些活动策划。我一直觉得,中国目前不缺艺术家,缺少的是文化推手和推进艺术的专业人士。”
从《美术文献》到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刘明作为另一位坚守武汉的重要推手,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潮起潮落。他清晰地回忆道,“85新潮之后武汉的确有一段沉寂,到什么时候呢?可以说是到1993年《美术文献》创刊,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它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记录、推介,跟艺术家交流。”2003年,依托《美术文献》这一重要学术媒体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成立,这是武汉第一个当代艺术机构。“2003年到2007年这一段时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做了很多美术馆要做的事,包括讲座还有艺术普及的工作,因为当时武汉并没有美术馆。”2007年湖北美术馆开馆,随后,2008年武汉美术馆成立。
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武汉崛起,何以可能?
如今,曾被市民戏称为“满城挖”的大武汉复兴计划似乎逐渐有了成效,这座曾经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85新潮时期当地艺术重镇重新恢复了活力。在展览空前爆发的2017年之前,武汉就已有合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钻石艺术博物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武汉K11等艺术机构相继成立,方力钧、王广义、岳敏君、徐冰等重要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陆续推出,鲁虹、孙振华、魏光庆等批评家、艺术家回到或活跃于武汉。
早在接任馆长之前,冀少峰就曾于2014年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时隔三年,作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邀请了冯博一担任主策展人。在他看来,“一个美术馆不能光靠自己策划,也需要动用社会资源,邀请专业的策展人,来扩大美术馆的影响;包括参加湖北美术馆展览的艺术家,很多是一些没有参加过湖北活动的艺术家,这样就等于扩大了受它的众面。”
“@武汉就是在方力钧的提议下形成的,”冀少峰表示,“2016年做方力钧和王广义的展览时,他觉得可以将两个展览同时宣传,不要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而是分前后两天开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定例,到今年是徐冰和岳敏君。原来万林艺术博物馆还计划做傅中望的个展,后来因为他们的馆长身体原因,没有接力上,于是在年底推出了‘湖北当地艺术样本’群展。”
在鲁虹看来,当前武汉当地艺术的爆发和当年“湖北青年美术节”十分相似,那时也是29个展点同时展出。他谈及自己此次重回武汉的契机时说到,“在很多人离开武汉的情况下,傅中望与魏光庆等人坚守武汉,并以湖北美术馆为舞台,将湖北的人气重新聚集起来了,像我和孙振华还没退休的时候,湖北美术馆就给了我们工作室,给我们提供了好多条件,包括一起策展等等,我门都愿意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所以经常回武汉。我深圳退休的时候,正好碰到光谷黄立平先生在武汉办了合美术馆,他希望我能来这里做事,而且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以至于在短短三年之内就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影响。”
在@武汉2017某次展览开幕晚宴上,岳敏君在致辞中表示,“回武汉就像回家一样,看到老朋友重聚一起,又带来新的朋友,朋友圈越来越大,我觉得非常开心。”
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1985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魏光庆回到家乡,在湖北美术学院任课。他现在是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武汉2017的轮值主席。在他看来,艺术家离开武汉或者说回到武汉,并非与地域性有很大关系,“80、90年代还是一个体制状态,很多人离开了可能就是工作调动的原因。我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地域状态下去考虑,直到2000年以后,我的状态始终是有课就在武汉,没课时可能会在全国走动,我那会儿在北京也有工作室。”
2000年以后,魏光庆选择留在武汉,“相比于过去的状态,留在武汉可能更加适应我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无论是当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还是傅中望当了湖北美术馆馆长之后,到后来一批民营美术馆成立,我们这帮朋友,沉下来做这样一个事儿,让别人关注到这座城市,逐渐有一个新的认识。像是去年的方力钧、王广义,今年的岳敏君和徐冰的大型个展,我们想要传达的不是这个城市的地域性,而是站在一个全国的、甚至国际的角度看问题。”
而在画廊方面,在经历了2015年告别中山路368号、2016年《美术文献》停刊改版的风波之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落户和平大道716号新址,并于2017年带来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和“再聚焦”群展。
在负责人刘明看来,今天武汉当代艺术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人的因素,如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湖北美术馆等当年留在武汉的人,包括调来湖北的冀少峰、从深圳美术馆回来的鲁虹,还有坚守本地的魏光庆等一批艺术家;另一方面,比如武汉这座城市的个性和文化特征,这里的水,这里的湖,这里的高温气候,也使得本地的当代艺术极具个性。我认为我们做这个机构,就是在做一个实验艺术。北京等一线城市不缺这样一个空间,但在武汉,这个空间和城市是共同成长的关系,从开始的孤军奋战,到后来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美术馆和画廊,我们参与到这个城市从无到有的历史之中。”
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作为短板的商业画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之外,近年来武汉的当代画廊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面孔。2012年,曾梵志的弟弟曾凡刚创办艺元空间,现在的空间位于卓尔书店的三楼;2017年,在@武汉期间推出新展“自在/自为”,呈现了陈波、朗雪波、唐骁、詹蕤四位艺术家的作品。
2015年,剩余空间落户403国际艺术中心,在@武汉2017同期推出美国艺术家德夫林·谢依个展“开眼”。位于合美术馆创意天地的佑品空间,开幕首展“新启动/当代艺术展”亦赶上了@武汉2017,并呈现了创始人戴毅的收藏。据了解,在合美术馆的创意天地,还有许多这样的场地虚位等待艺术机构的入驻。
尽管局面已有所好转,然而相比于北京和上海,武汉本地的商业画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乏善可陈。“相对来说,今天武汉当代艺术的氛围仍然比不上北京和上海,因为艺术氛围不只是艺术展览本身,还涉及博览会、艺术市场,在这方面武汉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魏光庆谈到武汉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我最近也在思考,比方说我一直在参加一些上海、广州或深圳的青年艺术评选项目,它们都涉及一定的市场问题——可能因为我做老师的身份,而且武汉本身是一个大学密集的城市,所以对年轻人的关注比较多——我觉得能不能把这种年轻人的艺术市场作为武汉市场生态的一个起点,毕竟他们相对年轻,价位也不是很高。”
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依托美院的本地艺术家
事实上,坐拥85时期艺术重镇的历史、全国重点美术馆和美术院校的武汉,在任何时期都不缺乏优秀的艺术家。与选择留在武汉的魏光庆不同,史金淞则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选择留在北京,离开了武汉。“那个时候不只是武汉,全国当代艺术都进入一个相对沉寂的状态。到90年代的时候,体制之外的活动更多了,但是这些活动通常集中在北京、深圳这些地方。我当时的一些活动和工作比较多的都在北京,包括在空间里做作品,就会留下来。最开始是放在朋友家里,后来慢慢就发现自己在北京也得有个工作室啦。”
将视线转向如今留在武汉的年轻艺术家,与北京、上海的独立艺术家不同,他们大都依托美院或武汉本地的艺术机构,几乎没有在野艺术家的概念。“武汉这个城市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有美院,”在魏光庆看来,“艺术家毕业后可以选择留在学校上上课,或者留在一些艺术机构,找到这样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就有其他的时间做艺术创作。我觉得目前这些年轻人,还没有达到那种靠艺术养活自己的程度。”
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的柯明,如今在合美术馆担任展览部主任一职。2017年5月,柯明个展“人民的币”在合美术馆呈现。毫无疑问,稳定的工作保证了他进行艺术创作的时间,在去合美术馆途中,他又陆续向我讲起了最新的创作计划。柯明谈起包括自己在内的武汉年轻艺术家的现状,“其实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应该去一个北上广那样更当代的环境,其实我选择留在武汉是一件很自然的事。2014年人生比较低落的时候,合美术馆之前的投资方正好是我以前工作的公司,要做这样一个美术馆,我就和他们一拍即合,在这里工作后也跟美术馆的情感很深厚。另一方面,我觉得目前的状态非常合适,除了在美术馆工作,我有大把自由创作的时间,机构本身也支持我们做专业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观念到了,不管是在武汉还是北上广,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地域性已经可以忽略了。”
与30年前留在武汉的艺术家相比,今天武汉的年轻艺术家面临的情况也是截然不同的。傅中望回忆道,“80、90年代的情况比现在困难多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室,现在合美术馆搞了很多空间,有的租给画廊,有的提供给年轻的艺术家。”在艺术家王爽看来,即便从近三年来看,年轻艺术家面临的情况也有所改观。重庆大学毕业后,王爽回到了家乡武汉,三年前,他的工作室还远在江夏区藏龙岛一处教学楼内,如今已经搬到了合美术馆创意天地,位置就在柯明工作室的对面。
与想象中的状态稍有不同,由于本地艺术家都有相应的职业,其创作自由度反而更高,艺术家之间互相抱团,互相激励。在艺术创作之外,王爽的另一个职业是做生意,“本来我有段时间并不太专心创作,在柯明的影响下,我们更加认真对待艺术这件事儿。”而在整个配套园区里,还有四十余位入驻的年轻艺术家。
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作为最终考量的市场
那么,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通过何种渠道进行商业变现?在王爽工作室里,在与来武汉参加展览活动的外地艺术家及策展人交流过程中,王爽就通过私下完成了一张小幅作品的“交易”。对柯明来说,主要的销售渠道还是通过画廊,作为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合作艺术家,在此次“再聚焦”群展中,就有柯明的一件《柯明》,据了解,柯明另外两件作品《人民的币》《艺术让生活更美好》曾在ART021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展位亮相,且有售出。
饶是如此,武汉一级、二级市场的情况仍谈难掩落寞。鲁虹表示,“尽管目前有了一些新的机构,但是武汉的画廊无论在数量质量上,还是运作方式上,跟北京、上海相比差距都还很大,这也是武汉艺术生态比较薄弱的一环。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健全的生态一定要有美术馆、画廊和拍卖行这样一个互相循环的三角结构,如果仅仅是美术馆比较发达,而画廊和拍卖行跟不上,那说明我们的艺术生态还很不健全,这也是湖北的领导和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湖北嘉宝一品副总经理张冲谈道,“武汉的拍卖主要还是集中在国画、字画板块,当代板块基本上很少。武汉这个城市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格局,像我们说的大上海、大武汉,但相对来说,由于这种码头文化有一种那种要挣快钱的商人气息,真正诚心做收藏的人可能少一些。沉下心来做好展览、推广艺术家、发展藏家,仍然需要有一个过程。现在刘明老师还在坚持,我们做拍卖也是跟全国的步伐,当代艺术市场好的时候,武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一旦变差,武汉也在往下走。2011年、2012年的时候可能情况会好一些,但现在很多拍卖公司这一块基本上都停了。”
武汉,重新崛起的当代艺术重镇?
繁荣的局面还可以持续多久?
因此,这场不以市场为纽带的空前团结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人的因素所促成的。无论是傅中望、鲁虹还是孙振华,他们是保持了几十年的朋友圈,退休之后回到武汉,没有任何利益诉求,而是想聚起来做成一件事儿;而来自河北的冀少峰接任湖北美术馆馆长后成为前线重要的一员。魏光庆谈道,“比如说,如果湖北美术馆现在换了另外一个人,局面很可能就会不一样。因为很多时候中国人喜欢后面否定前面的。真正有格局的人,把这个事情都考虑到位了,才可能让这个时间延长一些,让这个事情做得更大一点。”
这样的繁荣究竟能有多久的持续?正如鲁虹所担忧的那样,“我们在总结40年代那一代人的恩恩怨怨之后,感到在他们产生了一些矛盾以后,结果对湖北整体艺术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伤害。这也使我们认识到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本来都是好朋友,现在集聚在一起,彼此非常欣赏,都想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加上还有国内优秀艺术家、批评家、媒体和各方面人士的支持,我觉得这是蛮幸运的事情。气场的形成非常难得,但是它要毁一下就毁了,所以要特别珍惜。”
尽管并未留在武汉,但无论是在美术文献的“再聚焦”,还是在万林艺术博物馆的“湖北当代艺术样本”展览中,仍然能够看见史金淞的作品。“只要武汉这边有需要我参与的事儿,我都尽可能参加,”但是他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说到底,我觉得武汉这两年活动多了一些,但主要还是来自官方和一些民营机构的推动,和艺术本身的系统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它并非一个原生态生长起来的现象,和85年时候的武汉不是一回事,那时候真的有一批种子在燃烧,我当时也在武汉,能够感觉到有一种新的东西要出来了。它不是看起来的热闹,而是骨子里的热情。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感谢那些为此付出努力和辛勤工作的人们!”
所以,武汉的热情究竟可以燃烧多久?我们似乎仍难说清,毕竟这场更多通过展览来协调的繁荣,相比于北京、上海那些以利益为纽带的聚集,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我们无法估算武汉距离从艺术重镇的历史中复苏究竟还有多久,但是面对它目前的团结与繁荣,很多人都觉得好,那至少不会是一种坏的倾向。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