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尊|一颗“黄豆芽”的十年艺术信仰

作者:程曦 2023年12月29日 专题人物
《信仰》,H450cm,不锈钢,展览现场@深圳湾公共艺术季 2022
《信仰》,H450cm,不锈钢,展览现场@深圳湾公共艺术季 2022
“潮湿的灵魂,在绝望的发芽”诗人吕德安曾将艾略特的诗句来回应艺术家黄仕尊的雕塑作品《信仰》。这是一件巨大的豆芽形态雕塑,在它诞生之初,尚且不曾被任何未设想的语言包裹过。但赠诗这个行为颇有几分古时鉴赏者将诗歌、题跋、印章覆盖在作品上的意味,仿佛将某种痕迹的重叠留在作品中,使得作品身处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那些与人、空间乃至时代之间互动的痕迹,使得作品本身成为“空”的——促成变化的不是画作本质的内在性,而是流转或情境造成的外在性。
 
这种“空”一直萦绕在黄仕尊的作品中。不论是行为、影像还是雕塑、装置,皆不阐述真理、不描绘灵魂,将所有的希望或愤怒、思考或向往,化作那凝视着当代的、不合时宜的目光。但他依旧选择做一个不合时宜的当代人,以某种虚空的方式,去感知现实之晦暗不明,提起注定无法抵达光明的勇气,一往无前。
 
一、在信仰发芽之前,也试图掀起万物
或许因为这片土地并不长玫瑰,而是另生他物。去西方中心化、反殖民主义、环保主义、女性主义等等热潮依旧在席卷着全球,或许每个时代的艺术主题都隐含着“抗争”,不同地域的人以不同形式的、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但这些主题,放到这篇广袤的东方土地,仿佛如同一记重拳猛地击打在柔软的棉花之上。
 
黄仕尊从十年前开始,便隐隐开始捕捉住这个时代里无声的命题。从此刻在不同城市角落里“生根发芽”的雕塑出发,进而回望过去,仿佛是他最初的实验作品《豆芽》在这十年间拼命发芽,试图以这种生长的蛮力与无奈,讲述一个漫长的故事。
《豆芽》,艺术微喷摄影图片,尺寸可变,2013
《豆芽》,艺术微喷摄影图片,尺寸可变,2013
2008年与2012年两次四川地震,无声地撼动了一颗远在千里之外的心,黄仕尊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关心某种渺小又强悍的力量。2013年时,他在两块重达2.345kg的水泥砖头间,铺上一层黄豆,每天定时喷洒固定水量,直至这些柔弱的豆子发芽、生长的同时将压在其上的砖头顶开、茂盛、茁壮、直至枯萎。他将这个艺术实验以摄影的方式保存下来,如同在心中保存下一棵开不出花朵的种子,郑重且静默地等待。
 
在等待的过程中,黄仕尊在职场一路升级打怪过,跋过现实的高山、涉过社会的深水。这期间同时也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有关注城市各角落的墙体喷绘广告为主题的《壁纸》;有如坐禅般一页页翻书的《呼吸》;也有从寄出起便开始在不限定人群中流浪的、被无数“包装”层层裹住的《礼物》(这件作品至今依旧流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仿佛是另一个等待奇迹的种子)。
 
黄仕尊也如同在世间泥泞里滚了一圈的种子,准备发芽。
二、讲述一个不以文字为承载的故事

在资讯超负荷的时代,长篇文字太过于抽象,以至于在信息流中逐渐败下阵来。黄仕尊清楚地明白这点。背靠着这个以图像来压缩理解与记忆的时代,他暂且放下撰写小说的想法,也放下对整个时代的万语千言,将满腔的话语倾注在装置作品《妈妈,你说我是孤儿吗?》中。该件作品延续了之前的实验,将实验从两块砖的力量,扩大到用砖头垒作一堵墙的力量。依旧是那些渺小的豆子,在快速发芽的过程中,将整堵墙再次“推倒”。

《妈妈你说我是孤儿吗?》展览现场@中国欧洲艺术中心 2019
《妈妈你说我是孤儿吗?》展览现场@中国欧洲艺术中心 2019
豆芽还是那些豆芽,一样地在夹缝中发芽、一样地推倒超越自身重量的事物、但也一样地匆匆生长匆匆死亡。
 
大部分艺术作品皆以不断地生长、蜕解和变化的姿态呈现。运用“种子”、“豆芽”等元素创作的《妈妈,你说我是孤儿吗?》也似乎如此。但很多时候,作品变化是基于作品内在的丰富性和深度使其生动活泼、变化多端,是由内而生的变化。但黄仕尊的作品正好相反——作品的变化并非来自内核,而是外在的情境映照在作品上呈现出的变化——将同样的元素,放置在流动的语境与时间之中,再以同样的形式,让这个变化却残酷无比的时代,为那渺小但已然发芽的种子留下注脚。
 
黄仕尊运用这种敏感又隐晦的表达,以装置的形式,呈现一场关于人性和社会结构的动态表达。作品材料本身并无特别之处,陌生化了观众对这些材料的认识,他不仅让观众投入到豆芽渺小的生命力量之中,更唤起每一个尚未麻木的感知去审视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立场,激发对积极变革的迫切渴望。如同那些推翻一堵墙的豆芽一般,那些观看的目光能够通过被动的观看,转换为主动地寻求——寻求更加公正、有意义的一切。
三、即使双脚太重又长不出翅膀......
 
黄仕尊坚持每次展览只展出一件作品,如同说一句深思熟虑的话。一件作品如同一张照片、一句箴言,以最简单的方式留存再每个人有限的大脑中。他或许深谙这个“什么都留存、却什么也留存不住”的时代。
 
这片土地还是像从前一般,不断发生着那些随时被遗忘的、甚至不能再次说起的故事。被时代种种继续推着向前的黄仕尊,开启了个人第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他在城市的天地之间,制作了一根巨大的、通体金色的、不锈钢锻造的豆芽,立于一个指着“south”的指南针表盘上,并将其唤作《信仰》。
《信仰》,H450cm,不锈钢,展览现场@深圳湾公共艺术季 2022
《信仰》,H450cm,不锈钢,展览现场@深圳湾公共艺术季 2022
这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时候不关心豆芽为什么可以推翻一堵墙、不关心指南针为什么直指北方、甚至对一棵巨型豆芽的出现也能够坦然接受。或许在个体忙碌的世界里,人的存在太庞大了,并没意识到人和豆芽也没有什么区别。可一旦醒悟自身局限与天地不仁时,已然成为那颗等待奇迹的、绝望的“种子”。
 
黄仕尊曾写下一首诗:庆幸长出翅膀/可还没准备起飞/你却告诉我/没用的/你这双脚太重了/飞不高的。这首短诗和他的《信仰》一样,被时代和个人命运映衬出某种无奈的蛰伏与不甘。在他眼中,那棵如今在天地中依旧低着脑袋的豆芽,是他自己,也是每一个觉醒的人。高速的城镇化、人口的快速流动、财富的迅速累积,皆像是那对幻想中可以振翅高飞的翅膀。可这双翅膀的振动。却带不起一双被地心引力拴住的脚。
《信仰》,H120cm,不锈钢,展览现场@美国艺术桥基金会·美国洛杉矶 2023
《信仰》,H120cm,不锈钢,展览现场@美国艺术桥基金会·美国洛杉矶 2023
即使没有翅膀、即使双脚沉重,皆随着福建人黄仕尊自嘲的一句谐音梗:“是金子总会花(发)光的”,玩味地笑看庸庸碌碌的世界。2021年黄仕尊花光积蓄,打造了数件纯金的豆芽,并充满戏谑地将其取名为《是金子总会花光》——花光积蓄去“豪赌”一场关于艺术与个人的博弈,赌一赌究竟是先“花光”还是“发光”。在创作中不断汇集的这些巨大的、渺小的豆芽,不知道能够推倒哪一个堵“墙”。
                      
信仰,H450cm,不锈钢,ART021廿一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BEYOUND公共单元 2023
信仰,H450cm,不锈钢,ART021廿一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BEYOUND公共单元 2023
黄仕尊的《信仰》随着不断地展出与落地,不断在城市的天地中撑开身躯,逐渐展现出独特的姿态,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给了更广泛的群体,引发了一场场涉及生命、信仰、存在等议题的讨论。
 
每一届ART021都会邀请艺术家在室内外的公共空间展示作品,将博览会打造成一个多领域、跨媒介的公共现场。今年,正值黄仕尊在艺术之路上探索的第十年,其大型雕塑作品《信仰》呈现于ART021东馆入口处,通过这一作品将艺术融入公共空间,激发了观众对于当代性议题的深刻关注,使艺术与社会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场域上形成了有力的互动。作品似乎代替他,站在这第十年的末端,回首着这段短暂又漫长的艺术旅程,也与每一位观众相互映射着,心照不宣地传递着还将不断发芽的“种子”。
四、成为当代的豆芽意味着什么?
时至今日,黄仕尊怀抱的最初那颗种子,从这个时代江河里取水灌溉,十年间默默探索与抵抗,他希望有人关心世界、理解生命与人类,在混乱且繁华的世界里成为勇敢的好人,他希望自己从别处接到的种子可以传递给下一个人。所以他还会继续让这些豆芽在时间长河中成长、变化,变成玫瑰、搭上船舶......
 
哲学家阿甘本在某次哲学讲座时,提出过一个问题:成为当代的人意味着什么?黄仕尊以他的豆芽,无声作答了。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