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关注公共空间
李振华,操刀策划过诸多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展览及项目,如担任2013年的K11揭幕展、2014年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海外艺术博览会的策展人等。即将开幕的“第二届CAFAM未来展”他是策展人之一,同时,还发起了798艺术区“A座307”的项目。近年来关注新媒体艺术的策展人李振华表示,对公共空间的问题的关注是其工作重点。
Hi艺术=Hi 李振华=李
新媒体艺术渐趋成熟
Hi:你在2014年策划的展览有着怎样的理念?
李:2014年我策划的展览依然是围绕自身对新媒体艺术的理解不断地延展和推进,这个系列从2000年开始至今。比如,从德国慕尼黑媒体艺术博览会“lab3.0”到年底收官的“罗曼•西格纳:影像 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九和现在”的个展,都是基于这条线索进行的,是针对艺术史逻辑之下的媒体考古学,具体到新媒体在当下所处的视觉形态,及其社会层面的某种现象。
Hi:2014年的“光映现场”项目,是否达到你的预期?
李:这是2014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发起的项目,作为参与者和策划人,我认为它的成功在于新媒体艺术、影像艺术或者称基于屏幕的艺术可以进入到艺术博览会的系统当中,这几年,新媒体艺术渐趋成熟,也在进入收藏家、博物馆各个层面的视野当中。
罗曼•西格纳个展现场
2014香港巴塞尔“光映现场”
Hi:今年的策展活动,你在哪些方面有新的感悟或者提升?
李:成长或提升是细微的,每个人的体会会不同。罗曼•西格纳的展览,我感悟最多,它是我工作上最完整的一个项目,提前四年开始准备,直到最终的呈现,展览的形态、观念的完整性是最大的提升吧。
李:成长或提升是细微的,每个人的体会会不同。罗曼•西格纳的展览,我感悟最多,它是我工作上最完整的一个项目,提前四年开始准备,直到最终的呈现,展览的形态、观念的完整性是最大的提升吧。
Hi:纵观2014年的艺术圈,你对哪一个展览策划的印象比较深刻?原因是什么?
李:印象最深的策展项目有两个:崔灿灿策划的“沈少民个展——算了吧,风”;崔灿灿及孙原&彭禹策划的“不在图像中行动”。前者是基于文字推导的纯观念的展览,艺术在今天可以回归到这一维度是很有趣的。后者很彻底地探讨了基于图像逻辑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很特别。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十五年(1998-2013)展览现场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开馆展“多重宇宙”,图为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为M21两三点很打造的作品《雷达》
策展学院派兴起
Hi:你认为2014年策展人行业的策展实践具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或特点?
李:国际范围来看,策展行业的新趋势是策展学院派的兴起。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的“青年策展人计划”,或者从国际策展人的动向观察,策展行业作为一个学院教育的专业,开始有了它非常强势的位置。谈趋势可以是主流,有时却未必是主流。比如,崔灿灿的策展实践并不是学院派那一类,反而对我而言更有意义。
Hi:你是如何看待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之间的关系的?
李:艺术批评与艺术策展是两个事情。艺术批评是在宏观意义上对文化、社会、历史做出的的一种判断,是将艺术家纳入某种物证中来证明其理论的合理性,而策展具有一定的服务性特征,激发、发现艺术家的个人潜能。二者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不同的。
Hi:你认为2014年策展人行业的策展实践具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或特点?
李:国际范围来看,策展行业的新趋势是策展学院派的兴起。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的“青年策展人计划”,或者从国际策展人的动向观察,策展行业作为一个学院教育的专业,开始有了它非常强势的位置。谈趋势可以是主流,有时却未必是主流。比如,崔灿灿的策展实践并不是学院派那一类,反而对我而言更有意义。
Hi:你是如何看待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之间的关系的?
李:艺术批评与艺术策展是两个事情。艺术批评是在宏观意义上对文化、社会、历史做出的的一种判断,是将艺术家纳入某种物证中来证明其理论的合理性,而策展具有一定的服务性特征,激发、发现艺术家的个人潜能。二者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