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Art 13艺博会现场观察

作者:郑姝 来源: hiart.cn 2013年3月7日 专题话题
往年的春季无疑是属于拍卖的,各地拍卖轮流上场,场面如火如荼。画廊们虽也借着顺风车推出展览,吼一嗓子,但大抵没有一较高下的意图。今年的伦敦却不一样,20年来最大的一场全新艺博会——Art 13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在肯新顿明亮的奥林匹亚大厅拉开大幕。
大品牌的二线产品?

也许是看到了Frieze所显露的鱼尾纹,也许是认为作为当代艺术重镇的伦敦只拥有一个Frieze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是尝到了ART HK的甜头,也许是不甘心拍卖独占蠢蠢欲动的阳春三月,总之,将香港艺术节顺利卖给Basel之后,Tim Etchells和Sandy Angus又拉起了Art13的大旗。而伦敦也仅仅是他们全球艺术盛事计划的一部分,除了Art13, Tim和Sandy还将打造推出悉尼当代艺术双年展以及伊斯坦布尔Preps艺术节。
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做Art 13时,Tim Etchells给出的答案中规中矩:“因为伦敦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艺术节。”真的吗?毕竟无论是藏家,画廊还是公众,在狼吞虎咽地享用过Basel、迈阿密、香港、伦敦Frieze、纽约Frieze、纽约军械库、FIAC等等艺博会后,是否还有胃口去消费另一场并没有明显新意的当代艺术博览呢?作为当代艺术交易大树新抽的嫩芽,看上去翠绿鲜艳,充满活力的Art 13是否能够就此真正发枝散叶呢?在艺术节扎堆的今天,打造一场全新当代艺术节绝非易事。虽然主办团队来自大获成功的ArtHK,拥有Tim Etchells这样出色的营销专员以及参与了Frieze建立与管理的前蛇形画廊负责任Stephanie Dieckvoss执掌大印,且场地费用350英镑/每平米直逼弗里兹明显展位的352英镑/每平米,但仍抹不去公众望向Art 13的那抹狐疑的目光。
首先,在选址上,比起Frieze摄政公园的大白帐篷,Art13显得有些寒酸,虽然奥林匹亚大厅宽敞明亮,玻璃天顶豪气十足,但那里丧失了中央伦敦的纸醉金迷的奢华气焰。更不要说,奥林匹亚可算伦敦西富人区的最边缘地段,交通联络线只有一条地铁,还时常关闭。虽是每年英国古董交易博览会的所在地,但比起邮编W1的中央传统富人聚集地无论从气势还是环境上都略逊一筹。
其次,从参与Art 13的画廊名单来看,Art 13并无意打造区别于传统艺术节的另类艺术节。与首届Frieze欧洲画廊唱大戏不同,Art13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国际视野,参展画廊除了欧洲北美还包括亚洲、南美、中东、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地区,从中可见Art13打意图造国际大手笔的野心。但从数量比例来看,40%左右欧美背景的画廊构成与去年Frieze所差无二。 除此之外,Art13的作为国际艺博会在具体实行和操作方面未能跳出传统艺博会的模式,继续沿袭艺博会一贯的格式与结构似乎暴露了主办团队对传统艺术节模式欲退还迎,暧昧不清的态度,使得Art13背负上同一品牌中价格较低的二线高街货品的嫌疑。可见,光有野心是不够的。

立足自身,寻求机会

年轻新鲜——这是大部分艺术节在初始阶段常打的标牌,Art13也不例外。我给你机会展示,你为我撑场面的互助方式往往是势单力薄的二三线艺术机构的首选合作形式。一方面,Art 13 十分清楚自身的站位,在拥有了巴塞尔等顶级艺博会席位的诸多大牌画廊面前,Art 13并不具备号召力。另一方面,众多二三线画廊绿着眼睛寻摸合适的展出平台。匈牙利的画廊主Kalman Maklary说:“我们想进入Frieze几乎不可能,但Art13是个更好的机会。无论是参观者还是展览者都着眼于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我们认识了很多新藏家,并且还卖了一幅20万英镑的画。”这样互惠双赢的结合无论是对这些因资历不够而无法无法迈进一线艺博会,但又不失理想和操守的画廊而言,还是当代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Art 13的举办为这些新鲜,充满活力与未知,天生丽质而有无缘面上的面孔提供了一次充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
不过,对于这样的定位,很多资深媒体人却并不买账。《艺术新闻报》编辑Melanie Gerlis评论道:“Art13展示的画廊大多功不成名不就。作为艺术节,它着眼于更广大的地理范围,专注展示曝光率不足的艺术家和艺廊,虽然尚不可知这些艺术家是不是能有市场,但主办方确实费了大力气吸引国际画廊以及藏家资源。”与大张旗鼓铺天盖地的Frieze不同,Art13在媒体宣传上颇为捉襟见肘,没能得到《艺术新闻报》以及《每日电讯》等一线媒体的慷慨支援。《财经时报》的记者Gareth Harris虽然发了一篇较长的文章,却从中质疑:“虽然Art13自名不凡,但展示的作品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还未可知。”甚至有媒体尖刻地打趣:“花旗银行主办的贵宾欢迎晚宴的邀请人名单群星璀璨,但到底几个能真来呢?”
但这一切都随着Art13地进行烟消云散,从展会开始后的热烈程度来看,没有大牌捧场的担忧似乎显得多余。在众多来访者中不乏著名的私人博物馆主持人及艺术人士,比如来自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的戴志康、来自迈阿密的大藏家Rubell夫妇、泰特美术馆馆长Nicholas Serota爵士、泰特摄影部策展人Pierre Brahm、泰特展览部负责人Achim Borchardt-Hume和Saatcchi 画廊总监Nigel Hurst等等。

“新鲜”格局下的稳成交

当你亲身来到Art13的会场,你会被现场轻松、健康、新鲜而有活力的气氛所感染,参展作品的高质量和水平稳定也颇令人惊喜。一扫传统艺博会“艺术家个展”的僵化与无聊,众多画廊都独具匠心地混搭了两位以上的艺术家,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艺术节总执行人Dieckvoss的“反个展理念”, Dieckvoss说道:“我们鼓励画廊从高质量的作品中挑选、组合,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新鲜面孔。我一直以来都更倾向将两三个同级别艺术家搭配的展览方式,这样风险小,而且更有意思。”正如Deickvoss 所说,在Art13现场,诸多新鲜面孔争奇斗艳。
展场入口一字排开的包括GANA Art以及学古斋在内的韩国画廊阵容强大。学古斋带来的韩国艺术家Lee Seahyun的红色山水系列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其中一件《红色之间174》最终以1.43万英镑成交。另一边德国画廊Alexander Ochs的展位推出的日本新锐女艺术家盐田千春的羊毛线系列与中国女艺术家尹秀珍的《旅行箱之马德里》交相互映。来自中东的艺术空间Art Space 的展位纯白一片,与印象中的中东非黑即黑截然相反,所展出的伊朗摄影家Halim Alkarim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Akarim的“无题系列”作品摒弃了当代摄影常用的事后PS手段,转而利用艺术家出色的光影把握和化妆技巧,在拍摄中打造出非自然的独特效果。虽然作品要价高达54,300英镑,但仍在展览第二天顺利售出。而来自伦敦SOHO区成立仅两年的年轻画廊Pertwee Anderson & Gold更是带来了一组极为动人的装置作品。最引人瞩目的当数Momento Mori,此系列来自 1946年出生的汉堡艺术家Dr Viktor Schroeder。现年67岁的Schroeder曾是一个小村庄的医生,在因为自己的误诊而导致一名9岁女孩 Ruth死亡后,Schroeder经历了巨大的心理痛苦而不得不进入精神修养院进行治疗。在康复期间,他发现通过艺术能够抒发压抑在心底的悲痛与愧疚,更帮助自己进一步深入的触碰和思考死亡、时间与生命的终极命题。在Momento Mori系列中,Schroeder将手工刻制的头骨与收集而来的维多利亚时书本、18世纪怀表及燕尾蝶标本组合,放入透明的玻璃罩,仿若一件小型神秘祭坛,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着不同的生命故事,并将它们塑化为永恒。这一系列作品在场内销售异常火爆,展会第一天就已基本售罄。而同展位另一件来自加拿大艺术家Guy Laramee纸雕风景《溶洞》同样充满诗意。曾经登上CBS新闻的Laramee在19世纪的古典书籍上手工雕刻出宛如岩洞山石的风景,随后利用淡墨将它们慢慢沁出深淡光影,手法巧妙而讲究,最终以3500英镑成功售出。另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展位出自伦敦画廊Lizarides。与其他整洁明亮的展位不同,Lizarides的空间仿佛现实中的文艺青年工作室,凌乱而亲切。烟头、老旧沙发、斑驳的墙体与地面,处处散发着随性鲜活的温热。作为主营街头艺术的画廊,Lizarides此次重磅推出了葡萄牙艺术家Vhils,两件以葡萄牙传统木门为底板的装置艺术成为本届艺术节最受追捧的作品之一,展会第一天就以9500欧元售出。饱经时间冲刷仍色彩艳丽的绿色葡萄牙传统木门和黄白几何花纹的窗框混搭,再画上白色的人影侧面,打造出蒙太奇的灵动效果,在Lizarides 混暗,灯影交错的现场下显得分外绮丽。
除了新鲜的作品,Art13也带来了新的销售方式,与顶级艺术节价格保密惯例不同的是,Art13上的很多画廊直接在作品旁注明了标价,态度公开而诚恳。撕掉了晦暗不明,神秘兮兮的价格面纱后,Art13显露出清新而轻松的姿态。也许正是这样独具一格的态度推动了交易气氛,促成了销售的火爆。前文提到的伦敦Lizarides画廊无疑是Art13上名利双收的大赢家。据悉,Lizarides共达成价值56.7万英镑的交易量,其中一件出自Banksy之手的作品以37.5万高价被一位英国藏家收入囊中,另一件Antoni Micallef则被一位来自美国的藏家以72,000英镑买下。

亚洲面孔挑大梁

本届Art13上,亚洲力量不容小视。除了两个定制项目由亚洲艺术家——朱金石、Young-Jae lee以及陈光武操刀外,更有14个亚洲画廊带着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在场内亮相。其中中国画廊包括:Boers-Li画廊、Pearl Lam、 aye画廊、Vanguard画廊、偏锋新艺术空间、香港世界画廊(Galerie Du Monde)等。Pearl Lam此次主打朱金石,并以15万美金售出了其作品《孩子的梦》,而aye画廊则重推牟柏岩。广受好评的偏锋新艺术空间推出了“抽象专场”,带来了梁铨、康海涛、王川以及张雪瑞风格各异的抽象绘画,并在开幕后一小时迅速以30万英镑的价格向一位英国藏家售出了两件梁铨作品。香港世界画廊代理艺术家朱毅勇的红丝线系列也吸引了不少藏家的关注。与中国画廊的本土化相比,韩国画廊似乎拥有更国际化的视野——除了韩国本土艺术家,更将触角伸入日本、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比如学古斋此次就带来了中国艺术家陈文骥和张桓。
除了亚洲背景的画廊,亚洲艺术家也继续担当着很多欧美画廊的台柱。比如中法混血画廊玛格达·唐妮丝将展位外墙最显眼的位置给了杨泳梁的《月光》,成立不到两年的Hua画廊把盛奇的断指雕塑放在场地中央;Galerie Paris-Beijing在展会第一天就以七万英镑的价格售出了韩国艺术家 In Sook Kim 2007年的作品《周六的夜晚》;而德国画廊Alexander Ochs则以五万欧元售出了韩国艺术家Yong-Jea Lee的装置作品《土,墨,火》。
在论坛方面,主办方也特意组织了以中国当代收藏为主题的论坛讲座“中国时间”,邀请了戴志康、李冰、龙美术馆王薇等坐上客介绍自己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交易与收藏的心得。可惜的是,三位藏家的发言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迸发出有新意有态度的言论,却不约而同显得有些局促干瘪,缺乏诚意且语焉不详,与现场活跃而直接的艺术销售氛围有些格格不入。
比起Frieze和Basel上亚洲面孔的固定与稀少,此次Art13显然聚集了更多缺乏展示机会的亚洲画廊,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只有更多的参与才能累积更多客观的行业观察,才能形成真正健康的行业规则。闭门造车,井底观天,自己跟自己玩的时代不是常态,想要争抢话语权的第一步是了解现有的话语体系,凭空想象,执着于固有行规,并以此标榜“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似乎不太可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并在国际艺术世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