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东 大浪淘沙,内容为王

作者:曹丝玉 2014年6月5日 专题话题
《艺术商业》主编 马继东
《艺术商业》主编 马继东
《艺术商业》创刊至今一年的时间里,为喜好艺术的财富阶层提供了更为轻松和好读的内容。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商业》虽然也有自己的APP与微信平台,同时密切也关注纸媒的未来格局,但对马继东来说,“内容为王”才是他们能够持续下去的关键。虽然是与商业紧密合作的杂志,但艺术依然是内容布局核心,除了透过杂志内容传播与线下沙龙活动引导财富阶层进入艺术收藏领域,他们还通过公益奖项的评选为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做更多推广。
2013年6月《艺术商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沙龙活动“空间装饰的无穷性”
2013年6月《艺术商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沙龙活动“空间装饰的无穷性”
 Hi艺术=Hi 马继东=马

跳出固有框架 以读者需求为前提

Hi :2013年创刊时,《艺术商业》的定位如何?当时确立的杂志核心价值在哪里?
马:在传统纸媒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当我们决定为大众推出一本全新的艺术刊物时,希望可以跳出一些固有框架,“翻译”那些太过学术化的专业用语,借助丰富的信息化图表和插画注解,降低公众进入艺术圈子的门槛,一切内容均以读者的基本需求为前提,比如“千元淘宝”“万元藏珍”这些极具实用性的艺术品购买指南类栏目,或是“专家课堂”这样深入浅出的鉴赏技巧知识类栏目。
《艺术商业》杂志以艺术为轴心,横跨多个商业领域,结合艺术与商业的热点趋势,提供艺术品投资的前沿交易行情,向读者介绍古今中外的艺术精华,推广重视精神品质的生活态度,推动艺术鉴赏与消费,为中产阶级及新贵阶层提供具有艺术格调的生活方式。

Hi :杂志在内容方面的主要支撑点是什么?面对怎样的读者群?
马:一方面,我们拥有丰富的专业学术资源,从传统文物鉴赏领域,到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甚至是金融法律领域,我们都有强大的专家学者顾问团队作为支撑,同时,我们与国家文化主管各部委及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也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确保了《艺术商业》内容制作的专业水准。另一方面,从“接地气”的角度来看,我们既可以与香港敏求精舍、台湾清玩雅集这样的顶尖华人收藏社团成员对话,也可以深入到艺术品博览会、拍卖市场一线,寻找真正活跃的中坚力量,并不断挖掘那些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同时开始投入资金赞助艺术、收藏艺术的企业家们。这两方面的结合,也让严谨的学术观点得以与艺术品一线市场积极呼应。当然,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我们拥有多名从业经验丰富、热爱媒体事业的资深艺术媒体人,坚持一线报道,挖掘深度新闻,奉行原创精神——总之,高效、协作的编辑记者团队是《艺术商业》的最大财富。

Hi :现在贵刊能实现杂志的自给自足吗?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是否有自己的困境?
马:目前杂志的主要收入来源有来自商业广告及线下活动赞助,以及经过筛选的艺术圈广告,作为一本成长中的新刊,《艺术商业》具备良好的造血功能。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艺术商业》从筹备创刊伊始,就有中航国际集团的强大资本支持,这也确保我们可以从容、专注地打造杂志品质与口碑,不需要单方面迎合广告主的意愿而舍弃我们的媒体核心价值,这也是为何《艺术商业》能成为一本“水分少”、“含金量高”的新锐艺术刊物。
2013年6月《艺术商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沙龙活动“空间装饰的无穷性”
2013年6月《艺术商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沙龙活动“空间装饰的无穷性”
大浪淘沙,内容为王

Hi :这一年间,杂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遇到过怎样的问题吗?如何从杂志的内容方面,来体现你们的定位,吸引目标读者群?
马:读者是艺术食客,所以《艺术商业》杂志的结构设定也可以对照你享用一顿正餐的顺序,我们有三大区块架构:其中“头盘区”强调短、精、准的阅读节奏,满足大部分读者在30分钟之内的丰富信息获取,主要内容包括编辑精选的全球资讯、外媒报道,汇集全球数百家拍卖行成交信息和市场专家分析的大数据栏目、信息化图表等;“主菜区”则定位深度阅读为主,以记者原创报道、独立见解、重磅文章、人物专访为主,包括每一期的封面故事在内;而“甜点区”更像是你辛苦工作一天后放松的床头读物,不论是各门类艺术的品鉴技巧,全球精华艺术展览的趣味导引,还是艺术家与摄影师的跨界合作,都是从缓冲读者视觉疲劳角度出发设立的栏目。

Hi: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的发展还有怎样的可能?《艺术商业》在这个过程里,如何寻得更大的空间?
马:“内容为王”,是过去每一位传统媒体人所信奉的圣经。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打造一本艺术杂志,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有APP,有微信平台,但是,不论传播渠道如何拓宽,传播介质如何丰富,对我们而言,最根本的坚持,仍然是一篇深度报道、一组原创摄影或是一张信息化图表的品质。

比如有一期人物专题,我们希望可以纪录到罗中立、罗丹父子的生活点滴,探寻两代艺术家之间的精神对话,区别于常规的商业片摆拍流程,在观察艺术家生活起居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摄影师才捕捉到两人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一辆罗丹于2011年倾其所有积蓄为罗中立购买的一辆哈雷摩托车,成了父子二人放下心防、面对镜头的调和剂,因为这辆摩托车的背后还包含了罗中立年轻时代经常骑国产摩托车进大凉山写生的经历,包含了儿时的罗丹经常被父亲夹在摩托车前座到处玩耍的情结,最后也才有了我们那期专访中罗丹在摩托车前座、罗中立在后座幸福环抱儿子的珍贵合影。这样的例子,在《艺术商业》每一期都有很多,有时,我们的一个封面故事,甚至要筹备半年之久。

大浪淘沙,在困境中生存下来的纸媒,相信都是经过市场和读者选择的精品。在快餐消费时代,大众依旧需要有质感的精神食粮。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除了持续推出像《香港台北 两座城市的华人收藏史》、《中国传统手工艺商业版图》、《外国艺术家的北漂生活》《50、60后收藏 一个国家的童年》这些在社会反响热烈的精品专题,还邀请多位美术馆馆长、美院教授、独立参展人、著名艺术家参与评选年度“最具潜力青年艺术家”公益奖项,并还于2013年5月发起了每月举办一期的“艺商沙龙”,坚持小规模精品化路线,邀请著名学术专家、收藏家、艺术品经纪人等专业人士对热点艺术话题进行探讨,同时与到场的私人银行VIP客户、商界精英、高端品牌客户深入交流,该活动品牌目前已实现营收。
2013年6月《艺术商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沙龙活动“空间装饰的无穷性”
2013年6月《艺术商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沙龙活动“空间装饰的无穷性”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