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懋廿 绘画是一场关于触觉真实和图像符号的炼金术

作者:吕晓晨摄影:董林 2022年2月21日 专题人物
如同寒风侵袭着高原,土地接近贫瘠的极限;又如边塞的大漠孤烟,切割流浪者的记忆碎片;或如风沙中出土的羊皮卷,记录着古老而逝去的文明……
 
在韩建美术馆举办的“廿廿有遇——刘懋廿作品展”中,所有作品构建的并非是波澜壮阔、欣欣向荣,而是散发着土地最原始的气息,让人触摸到岁月的褶皱、刻痕和遗存。这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他对综合材料的把握与运用,让作品在原始性与当下性之间完成了巧妙互通。
艺术家 刘懋廿(摄影:董林)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艺术家 刘懋廿(摄影:董林)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另一种“离群索居”
 
 
1960年代生于陕北,成长于社会变革时期,他儿时的精神生活就如同那里的土地一样贫瘠。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艺术,从此刘懋廿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刘懋廿被分配至延安大学,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创作。那是1980年代末期,他没有专业画布,只能在普通的布料上作画。虽然创作条件艰苦,但刘懋廿已经开始进行前卫的抽象探索了。这在当时是无法令周围人理解的。“在延安画抽象,别人都觉得你在瞎画,但是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要的是什么。”再谈到那时的每一次尝试,刘懋廿依然坚定不移。
刘懋廿 绘画是一场关于触觉真实和图像符号的炼金术
刘懋廿 绘画是一场关于触觉真实和图像符号的炼金术
刘懋廿 绘画是一场关于触觉真实和图像符号的炼金术
“廿廿有遇——刘懋廿作品展”现场,韩建美术馆
“廿廿有遇——刘懋廿作品展”现场,韩建美术馆
经历了近5年的抽象探索之后,刘懋廿也告别了教学生涯,开始从事设计工作。由于大量的西方书籍开始涌入中国,他有更多机会系统研习美术史。刘懋廿开始研究印象派的色彩、结构,其创作也从抽象绘画转向风景写生。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近5年,直到2006年底他来到北京宋庄,正式成为一名“北漂”艺术家。
 
那时恰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狂欢的尾声,初来乍到的刘懋廿对周遭的浮躁是保持警惕的。身边还有朋友依然在追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观念,但刘懋廿却清楚那不是自己要选择的路。那个当初毅然学画、无人理解的陕北少年,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在艺术市场最喧闹的时刻,又过起了另一种“离群索居”的创作生活。
 
比起畅聊未来计划,刘懋廿是愿意谈过去的。对于每一位艺术家而言,过去的每一步都是他走向如今的路标,并且还将引领他走向未来的路。
《爱莲》100×80cm 综合材料 2021
《爱莲》100×80cm 综合材料 2021
《哲学底座》187×87cm 毛毡作品 2020
《哲学底座》187×87cm 毛毡作品 2020
时间赋予的生命力
 
 
此次在韩建美术馆的展览中,展出了刘懋廿近十余年的118件作品,囊括了油画、综合材料和纸上水彩不同媒材。在现场,目之所及的大多数作品都以半具象或抽象风格为主,有的画面中布满书写性的符号,如咿呀学语的幼儿无意识的涂鸦;有的以大色块进行填充,进行多层次的叠加,使画面带有一种厚重感。这些画面通常没有具体指涉,但都带有一种浓浓的、原始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刘懋廿特殊的创作方式:从2007年开始,他多次行走于西藏、青海、甘肃、新疆、陕北、云南和四川等边远地区,每一次“出走”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小半年。他的行走并非为了发现作为景观的风景,而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对土地、对历史和人的遗存进行触身性的感知。
2013年,刘懋廿在西藏
2013年,刘懋廿在西藏
在这些地方,刘懋廿搜集了皮革、毡子、莲蓬、破旧衣服、信封、荞麦皮、草节等最质朴的物品,并将它们安置在了自己的作品中。这些常人眼里的破旧之物,刘懋廿却总能畅想出无数动人的故事。比如一块打着补丁的旧布袋,在他看来或许就承载了一段关于辛勤劳作的丈夫和在灯下劳作的妻子的故事……
《古栈》100×80cm 综合材料 2021
《古栈》100×80cm 综合材料 2021
《香寺》99.5×197cm 纸上作品 2019
《香寺》99.5×197cm 纸上作品 2019
除了这些纵向探索、充满历史厚重感、接地气的作品之外,刘懋廿也对作品色彩进行着横向的丰富和拓宽。此次展览中,特别展出了一件刘懋廿为了虎年的最新创作《三只老虎》,鲜艳的色彩、不拘小节的笔触,既充满当代观念性,又带有民间美术的审美趣味。
《三只老虎》134×260cm 纸上作品 2022
《三只老虎》134×260cm 纸上作品 2022
当我问起某一件作品时,刘懋廿的态度是开放的。他并不热衷谈论作品的具体含义,也意不在构建某种宏大叙事,他说:“我从来不谈绘画。因为我不能用这种语言去解释另外一种语言,没有办法讲明白。如果能讲明白的话,我会用嘴说画,就不用绘画了。有能讲明白的,但不是我。”
材料的张力,两种矛盾观念之间的平衡
 
 
行为(行走)与绘画相结合,对综合材料进行大胆运用,是刘懋廿创作的独特性,也使他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孤例。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艺术评论家牛宏宝就评价刘懋廿的创作是“在大地上收集触觉的肌理材料和触觉意象,然后像现代炼金术士一样把它们关联在一起,使画面成为实存着的意义事件。”
 
在展览开幕的当天,韩建美术馆还带来了一场“廿廿有遇”学术研讨会,正是从刘懋廿将中国乡土美术跟西方现代主义和观念主义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方面展开讨论。多位学者嘉宾围绕刘懋廿的创作,尤其是材料来源的复杂性所表现出的多种可能进行探讨。在嘉宾们看来,刘懋廿在最新作品的图像语言中,产生了三点重要变化:“其一画面转向了彻底的平面化;其二图像以半具象抽象符号,或材料肌理意象和色彩综合的色线或色块为主;其三放弃了主构图和主视觉的主导性,不同图像、触觉意象之间多以并置或叠加来形成语义关系。”
学术研讨会现场,嘉宾名单:牛宏宝、张晓凌、殷双喜、彭锋、岛子、王端廷、夏可君、杨光、朱伟、吴强、鞠洪深、孙纲等
学术研讨会现场,嘉宾名单:牛宏宝、张晓凌、殷双喜、彭锋、岛子、王端廷、夏可君、杨光、朱伟、吴强、鞠洪深、孙纲等
这正契合了观者步入展览现场的直观感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以及原始狂野而又当下的感官体验。这不仅源于其作品中所具有的多层次触感,也由于作品丰富的表象之下,饱含了他深刻而独到的生命体验。在刘懋廿的创作中,强调材料的表现力不是唯一要解决的问题,探求艺术生命本质、将观念与形式相结合才是他创作的最终指向。他的自由与包容,不仅是对其创作边界进行无限扩充,更是让原始性与当下性两种原本矛盾的观念,到达了另一种平衡。
《天一》60×80cm 综合材料 2021
《天一》60×80cm 综合材料 2021
并非材料先行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这次在韩建美术馆的展览,展出了你十余年不同面貌的作品,这是一次回顾展吗?
刘懋廿(以下简写为刘):也不是,因为我还没到做回顾展的年龄(笑)。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展览,无论展出的是油画、综合材料还是水彩都是我想表述的,也是我对艺术思考方式的呈现。
 
 
Hi:看完展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作品的媒介非常多元,那么你是一个材料先行的艺术家吗?
刘:我从不界定材料,它仅仅是媒介,关键是你想表述什么。我还用过果汁、咖啡渣、矿渣、烧过的木头……我既不排斥材料,也并非像在作品中刻意凸显材料,只是选择了能表达我想法的或者能代表我自己的、我想要的材料而已。
《活字移》144×78.5cm 纸上作品 2019
《活字移》144×78.5cm 纸上作品 2019
Hi:尽管如此,也不难看出你作品中使用的材料都有共同点:它们都非常接地气,和土地、劳作息息相关。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刘:这可能和我生活的年代有很大关系。我成长于1960年代,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从小便游离于群体之外,现在也是如此。每年都要出去游历,大多时候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开着一辆改装车,带着画材,大部分时间吃住都在车上,哪里能容纳我就画到哪。
 
Hi:你的创作方式有受到过物派、贫穷艺术等美术史流派的影响吗?
刘:我其实没有关注过这些问题,但在我看来,这些美术史流派用的基本上是工业性的现成品居多,而我选择土地上的材料,然后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组合。这些碎片式的材料曾经承载过生命,有过岁月变迁,世间轮回,这正是感动我的地方。
 
 
Hi:你的作品有着非常复杂的创作行为,在你看来它们更偏向行为还是绘画?
刘:无论是哪种,我只是想更接近于自己的表达。
《浮生》80×100cm 综合材料 2021
《浮生》80×100cm 综合材料 2021
我在寻找自己
 
 
Hi:你去过的都是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这些地方对你的吸引力在哪?和你的创作有哪些直接关联?
刘:我去的都是有信仰的地方,但我并不是为了信仰去创作。我觉得我在寻找自己。比如我曾经在西藏遇见过一位磕了十年长头的人,当时我在车上真的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曾遇到过什么?诸如此类的种种带给我感动。
 
Hi:你的创作方式是以写生为主吗?
刘:大部分作品都是我在行走过程中现场创作的,也有在工作室所做。写生只是我其中一种创作方式。
《自由树》149×76cm 纸上作品 2019
《自由树》149×76cm 纸上作品 2019
Hi:这样的创作方式最大的挑战或者不方便是什么?
刘: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因为我有多年的行走经验,所以生存方式上已经不存在困难了,主要的挑战还是在创作上。这种在户外为主的创作方式决定了我无法创作很大尺幅的作品。车的负荷量有限,加上画完后如何运输,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并且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在野外做一些大型作品,我一直在想办法,计划这两年就能实现。
 
《犁痕过》78×142cm 综合材料 2019
《犁痕过》78×142cm 综合材料 2019
从没给自己做过预设
 
 
Hi:这些作品从野外搬进美术馆的白盒子空间展出,你会担心“水土不服”或者语境冲突吗?
刘:我想过这个问题,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这些东西,曾经都是不存在的。比如今天这里有一栋楼,明天可能说拆就拆了,不变的只有脚下的土地,由于土地的博大包容才有了暂时的虚设,所有的生命都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发生,在这里你不喜欢或者看不惯的,可能在那里滋养过另一片生命……所以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Hi:大部分绘画作品都以赭石色系为主,也是因为和“土地”的议题相关联吗?
刘:根据具体作品的表达需要,决定它们是单一色系或是色彩缤纷。
《折》56×80cm 纸上作品 2020
《折》56×80cm 纸上作品 2020
Hi:你的创作节奏是怎样的?
刘:我每年都有半年时间或者更久的时间在外面,比我在北京的时间更长。但无论在哪里,每天都在画画。
 
 
Hi:行走和画画,哪种给你带来的感触更大?
刘:实际是一样的,都是会感动你,然后会让你一直坚持下去。你能记住的,都是刺激到你的事物,如果你不自我消解,那么这种刺激就会一直跟随着你。行走和画画,都是一个消解的过程。
《哲学样本》100×80 综合材料 2021
《哲学样本》100×80 综合材料 2021
Hi:根据研讨会的解读,这次展出的作品比起你以前的创作主要有三点变化:“画面转向了彻底平面化;图像以半具象抽象符号、色块为主;放弃了主构图和主视觉的主导性”,可否具体展开讲讲这些变化都是如何发生的?
刘:对我来说,我的工作在搁笔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完了,其他都是评论家或外界的解读(笑)。我的状态是随遇而安,不想这么画了,那么就换一个方式来画。这么多年,我从没给自己做过任何预设。
 
 
Hi:接下来还有哪些计划?
刘:更多还是行走的计划,还是会去西藏、新疆、青海、甘肃、云南这些西部地区。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每一段都是过往的浓缩。形式只是表达过程中的感悟,最终你要选择是探索和拓展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未知的边界才可能有更多的可能。
《拜访》100×80cm 油画 2021
《拜访》100×80cm 油画 2021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