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是画廊首选地吗?
看起来会是这样。如果不是前些天那场雨,“雾霾不散去,简直没法工作”这类消极情绪肯定还在持续蔓延。那这跟开画廊有什么关系?我记得去年与龙门雅集创办人李亚俐的那次采访,她说一开始决定做画廊时考虑北京了,但她的先生在北京待的时间一长嗓子便不舒服,那么打算将画廊作为一个家族事业经营的龙门雅集选择一个气候能够适应的城市扎根就再合理不过了。也不是说龙门雅集不留念北京的资源优势,去年四月份龙门雅集非常积极地参加了艺术北京,当时龙门雅集二代接班人李俊毅曾来798寻觅空间,但在画廊尚未做出决定之前,“798的二房东事件”便开始闹得沸沸扬扬。这虽不是“雾霾”却胜似“雾霾”,龙门雅集索性在上海安下心来,并且在去年画廊三周年之际寻觅到了一个位置更佳画廊空间分区也更合理的新空间。
上海画廊聚集地之一的M50
画廊们都跑上海去了
而从近年来的画廊动态来看,更多的活跃画廊在面对选择北京还是上海时,将票投给了上海。2011年在北京积攒起画廊经验的许宇在上海创立了同名画廊Leo Xu Projects;2012年活跃于798艺术区的八大画廊搬迁至上海莫干山;2013年从北京杨画廊离职的王子在上海创办了天线空间;2013年年末韩国老牌画廊学古斋亦在上海M50开出了分支;2014年3月14日,奥沙画廊将回归上海,在徐汇区开放一个全新的项目空间;坊间亦传闻,曾从北京酒厂搬离的阿拉里奥画廊也有意向在2014年上半年在上海开出新空间。不过,正在忙着三月初首尔新空间开放的阿拉里奥画廊顾虑不稳定因素太多,并没有透露更为具体的信息。
“上海在世博会之前,整体艺术氛围还是很萧条的。”八大画廊负责人许詠涵说道,但现在她对自己搬迁至上海的决定越来越自信,她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798整体形势在走下坡路,而上海在世博会之后,整个城市对艺术的观念开始发生改变,“你会接触到很多对艺术感兴趣的藏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之前有很多藏家会特意飞去北京看展览,但现在多数藏家并不会飞过去了,而实际上很多藏家是常驻上海的。”许詠涵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藏家,就上海地理位置而言,除了能够方便地服务长三角一带的藏家之外,距离港台地区距离上也更近一些。
而对将销售重点放在香港的奥沙画廊而言,这个时候折回上海主要看中的是近年来上海逐渐开始热闹起来的艺术氛围。“上海政府对艺术支持力度大,上海近年来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我觉得交流的氛围非常好。”奥沙画廊创始人林茵说道,她打算将位于徐汇区的上下近两层将近一千平方米的新空间主要作为奥沙画廊的项目空间。对于上海在活动上的这种热闹,许詠涵则用了“车轮大战”来形容,她认为相较于北京,上海的美术馆积极举办的国际展览更加频繁,比如说去年热门的草间弥生大展、今年马上将在K11开幕的莫奈画展。
但不可否认,艺术家们仍然还是主要扎堆在北京,在画廊数量上,目前而言北京仍然更胜一筹。可有时候这种优势也会是一种劣势,许詠涵就认为从销售角度而言,画廊实际上是希望离艺术家远一点的。而在上海主要推广北京艺术家的王子则认为北京目前是一个失控的局面,“做当代、做水墨、版画、传统,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定位都有。我没有选择在北京开画廊,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多一个少一个画廊无所谓,而且想要做到被大家看到,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感觉在上海所做的工作更容易得到认可。
其它画廊搬走之后,韩国画廊学古斋盘下了这处空间并将画廊入口开了另一侧
在哪开画廊都一样
也有另外一种观点。不久前刚刚在798艺术区将画廊进行扩容的亦安画廊老板张明放新的一年里干劲十足,现在他的画廊每次都同时推出两个以上的展览,而且他也正在筹备即将于四月份在台北开放的新空间。亦安画廊2000年时创立于上海,2008年时进驻北京798,也在那时张明放放弃了上海的空间,亦安画廊也曾在2006年时进驻香港,两三年后香港市场热起来时,张明放又一次选择了退出。“我觉得现在画廊们都挺盲目的。做画廊首先是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坚持,不是今年流行什么,就一窝蜂。”张明放依然不看好上海,他认为虽然私人美术馆的兴建对当地艺术氛围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但热闹归热闹,上海人看热闹的多,真正的买家依然很少。“我不太相信上海,艺术方面,我觉得还是北京跟台北强。其实在哪开画廊都一样,关键在于艺术家和作品,这就得看画廊主个人对艺术的认识,以及对整个大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然后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