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的名义行骗?

作者:编辑部 2018年3月20日 专题话题
以艺术的名义行骗?这是一场必然会发生的讨论。
众人期待已久的谢南星最新个展“香料”终于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开幕,然而却引发艺术圈两种极端的讨论。一种即认为他在“以艺术的名义行骗”,另一种则力挺他的作品格调高级,背后有丰富的知识和艺术史作为支撑。因此,对于看不懂的观念绘画该怎么评判?“观念”绘画是不是在瞎搞?“观念艺术”是在以艺术的名义行骗吗?我们邀请了艺术圈二十余位活跃的策展人、艺术家、收藏家,他们有的碍于“关系太熟”而婉拒了此次评论,有的在我们匿名处理的状态下觉得“有必要谈谈”。尽管这只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讨论而非简单的站队吐槽,但为了阅读方便,我们仍然选择将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别列出。你是旁观的吃瓜群众,还是强烈地支持其中一种观点?
以艺术的名义行骗?
正方“辩手”
策展人、批评家 吕澎:
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萎靡不振,就是被人们长期搞不明白的“观念”给腐蚀的。其平庸的程度是如此的惊人以致我们可以将这类“观念艺术”视为“行骗”的同义词了。最近还有谢南星的绘画展,一个性质:以艺术或者艺术家的名义行骗。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1,一万个艺术家可以有一万个观念,但是你得好好想想你提供的观念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2,一个真实的内心,胜过一万个婆婆妈妈的观念!
3,语言就是思想,糟糕的语言就是糟糕的思想!
4,有价值的立场无需含糊其辞!
5,要防止对作品投射意义变成向大众行骗!
6,要好好了解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十年究竟是如何走过来的!
艺术家 张小涛:
观念之于画家有时相当于春药,但更多的是毒药……不得不说今天绘画是所有媒介中最难的,因为绘画的历史太浩瀚,在这里血流成河白骨成山,选择绘画就是选择了前有狼后有虎的血战古人洋人和同时代的人。今天的绘画往往过度依赖文本的阐述,有时感觉读一些故弄玄虚的文字感觉作者是在向瞎子们解说什么是艺术,无论好画坏画,最终要回到观看,就是第一眼看有没有?绘画其实是很有难度的,坏画不是解放,只能说是自慰了一把,然而也并没有什么卵用!也许对绘画最好的巅覆就是放弃绘画,如果你还在画画,就要回到你本源,语言即是观念……能传世的作品一定不是装怪装逼的坏画,一定是来自语言背后的精神力量!
以艺术的名义行骗?
斐儿(匿名):
谢南星似乎醉心于将晦涩难解的高深道理画成很难看的画。考虑到他的一贯,他的探索或许是真诚的,但并不高级,反而在形状上吻合一些低级文化诈骗的派头。故作玄虚是少年撩妹时代的高级,探索之后能行其相反才算得道。不过,与艺术家尚有可能具备闻香出臭般的高级鼻子相比,那些对越难看、越难解越点赞的附庸风雅者则实足滑稽可笑,因为他们在生活里所有的方面明明都是趣味健常者,却误以为装能装出态度与风格。这些一知半解的艺术初级爱好者比比皆是,他们的无厘头参与对艺术的伤害远远大于一个艺术家信错理论。再说了,一张画如果难看,去讨论它有什么好玩吗?有好的观念拿出来说或者写都喜欢,拿出来画估计只有从不买画的人喜欢。
艺术家 孙策:
说行骗倒也谈不上。就算是骗,艺术上的行骗也是所有骗术中伤害比较小的了。我是觉得对艺术家评判如果只是以他自己的逻辑合理就不太好判断,因为不同于科学实证,艺术的判断既不能证伪,也不能证实。那样一来就变成要么是每个人的主观结论;要么是力量的角斗(名利场的指数)。所以今天对一个艺术家的判断变得很模糊和矫情。当然,就我自己而言,我是非常不喜欢这个展览的作品。
A先生:
我完全同意吕澎在朋友圈发的六条观点。现在好多艺术家确实为了“观念”而“观念”,但是这个观念是不是有价值?我觉得很多人不值得为它去工作。而且在绘画领域或者说在艺术圈,“观念至上”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甚至在某些时候已经形成暴力。这就像在中国,有什么东西一旦兴起,就会在满大街流行,比如说澡堂子。
以艺术的名义行骗?
反方“辩手”
热压弹:
从邱志杰的展览来到谢南星的,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邱志杰在体制内混是遭了多大的罪呀?一进门就是电闪霹雳手,整个展览压抑、紧张、杂乱,痛苦焦虑得不行。谢南星的则是舒展的,粉红色的鹦鹉像是沉浸在爱情里,最少活得像个人,有活人的感知和温柔。但是他也处于一个探索和过渡的时期,最好的清晰的画也就只有一张半,其他的还是有点儿什么影画派和叙述性观念的俗套。艺术终归是要回到感性的,从各种西方学习的知识体系和既有套路中解放出来,谢南星艰难的走出了这半步,回到了活人本身。这俨然对各种大师的影子下面孜孜不倦求生存的各种中国艺术学徒们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祝贺谢南星感性复活,也祝贺有人看不懂。祝贺有人死了,也祝贺有人依然活着。艺术家们,好好保养你自己吧……
当代艺术观察家 周彤:
谢南星的作品每一幅都充满笔墨,把过去美术史的著名作品当成佐料,用隐喻、覆盖等手段,重新歪曲诠释,全凭借当下的感觉。可每一笔,却不离开写生的质感,在工作室自然光的照射下,一笔一笔地找到相互之间的关联,而原本美术史佳作的图像,就在用笔和用色的考量下,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知所以。可与此同时,绘画本身的每一笔之间的相互联系,却不自觉的建立起来,整体性越来越明确,最终这个过程的每一个下笔,都变得不可分割。
以艺术的名义行骗?
策展人 崔灿灿:
我觉得谢南星是一个很好的画家,先不说他是一个“观念”的还是“视觉”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确实呈现了绘画在今天、特别是绘画作用于个人时的价值和重要性,一个人如何在绘画里寻找到符合他的方式和体味,他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另外,“看不懂”这件事儿很正常,这个世界我们看不懂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还听不懂法语呢,我们也不知道一个南非人经历了什么。如果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永远必须在我们的知识范围内,这就太封闭了。我觉得对待任何展览,我们都要保持开放的状态,喜欢和不喜欢都没有问题。当然,“看不懂”也有两个原因,一是艺术家确实有问题,二是我们心中有太多成见,有太多早就存在的传统和迂腐的看法。
策展人 鲍栋:
谢南星是一个非常独特但又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的工作对那些庸俗趣味与贫乏认知构成了挑战,这里可能包含着一定的策略性,但策略本身即是“观念”的一部分。观念无处不在,无人不有,吴道子、达芬奇、董其昌、莫奈都有观念,但当代艺术对观念的敏感与注重是自觉的,即艺术家必须彻底反思他赖以工作的那些背景性问题,才能真正的获得创造力。我很喜欢谢南星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有点让我觉得意外,但正是这种在智性与感性上的遭遇感—背后是艺术家的冒险—证明了什么是“当代性”。
以艺术的名义行骗?
画廊主 焦雪雁:
极度的聪明和理智,仅留了一口来释放能量。就跟压力很强的水龙头一样。
艺术家 许宏翔:
我不知道说“以艺术的名义行骗”的人有没有看这个展览(我猜大概没有),我更猜测他们对谢过往的作品根本没有了解。也就是说有一个问题:艺术家在严肃对待作品,而臆想的人只是在臆想。那么这个话题就无从讨论了。所谓的“格调高级背后有丰富知识以及艺术史作为支撑”这样的说法也可套用于其他画家。说说我非常个人的感受,“香料”这个展览的作品“系列感”很强,跟此前在麦勒画廊的展览有所区别。有些画面甚至很“好看”,但对于谢的画我们没法从一个表面结果(画面效果,包括绘画语言、颜色、构图等等)去判断,也不能从画里内容(画了什么)去定义,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他工作的重心,也就是说他不在乎“画面效果”即视觉愉悦,也不在乎“画了什么”即表达主题,这个时候绘画变得异常艰难,他需要重新去定义一种绘画,但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绘画同时又变得开阔。他有很多的方式去对待绘画,我猜想他的工作是选择一种他想要的方式。我们无法从某一系列作品去判断画家的走向,这正是他作为画家的价值所在。
以艺术的名义行骗?
收藏家 李战豪:
观念是当代艺术其所为的当代性的根本,具有文本的抽象性。观念艺术中的非艺术和反艺术的特点使其具备了很强的破坏性,对传统艺术和早期的现代主义进行除旧革新。有策展人说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萎靡不振,看来是自己本身出了问题。当代艺术有萎靡不振吗?实则发展的不错,好的艺术越来越好,是消费品的也都被这个时代消费了。历史中每个时代潮流性的大师就那么几位,很难用市场的现实来衡量,并且时代具有反复性,好的艺术家未必会在这个时代产生艺术强大的影响力。我看了谢南星的作品,很好!!抛开观念的注解,谢南星作品的绘画性就令很多同时代的艺术家不能望其项背。他的艺术构建,逻辑是很西方的,其实也是对西方艺术构建的批判与调侃。王音、谢南星、段建宇、梁硕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不断进步,为我们今天的当代艺术打开了不同的思考维度和视角,特别好。回过头来看中国传统艺术,每个时代都有优秀的艺术家,当代也一样。艺术不会受经济、政治的束缚而裹足不前,时间会检验出什么是好的艺术。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