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一帧帧的鲜活的移动影像,表达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女性状态

作者:李天琪图片提供:苏静 2020年7月31日 专题人物
2020年7月,在伦敦和北京两地开设的独立艺术空间——无空间举办了一场名为“CYBERBULLYING 网络暴力”的线上展览,其中“90后”艺术家苏静的作品“Hello Samaia”格外引人注目。在时长1分35秒的影像中只有一位肤色略深的年轻女子,晃动的镜头始终对准她的脸部。画面经过模糊处理,因此无法看清她的样貌,只能够隐约看出她在讲述着什么,但讲述的内容被静音,取而代之的是持续不断的打字机敲打声。
苏静 “Hello Samaia”  移动影像截帧 1'35
苏静 “Hello Samaia”  移动影像截帧 1'35" 2020 

 

Hello Samaia:你好,所有正遭遇网络暴力的人

“网络暴力”是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网络不仅打破了陌生人之间相处“安全距离”,也使“暴力”成本大大降低。“Hello Samaia”中的Samaia就是被网暴的对象。作为2020英国环球小姐的决赛入围者,她因为自己是非洲裔而在社交网站上被无端攻击外貌、学业,甚至是居住方位。作为苏静的朋友,Samaia在艺术家的镜头下倾诉出自己的委屈,这段影像在经过艺术处理之后形成了如今的“Hello Samaia”。
她用一帧帧的鲜活的移动影像,表达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女性状态
苏静 “Hello Samaia”  移动影像截帧 1'35
苏静 “Hello Samaia”  移动影像截帧 1'35" 2020 

作品涉及的不单是网络暴力问题,还有女性自主和种族平等问题。在“政治正确”的语境下,“人人平等”似乎只是一种表象,在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社交媒体上,隐形的“歧视”终于见光,恶意和谩骂背后是真实存在的差别对待。

艺术家苏静在作品中故意的模糊化处理一方面保护了倾诉者的隐私,但也表现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人数众多,影像中的那位女子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当暴力形成一种风气,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她的脆弱、无奈、悲伤与难过或许是所有网暴受害者都经历过的情绪,不知所有屏幕后面的“键盘侠”们看到这一场景会作何感想。

作品中象征着网民攻击的打字声格外清晰和响亮,女性的身体显然已被彻底物化,成为一件可以被随意评价和挑选的商品,女性自身的个性、人格和内在世界被完全忽略,简化成一具或符合或偏离“大众审美”的肉身。如同工厂流水线的产品,不符合统一的标准便会被摒弃;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的女性身体面临着被网民攻击甚至谩骂的命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对于男性身体似乎“宽容”得多,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视频网站Youtube中播放的名人演讲TED中,女性演讲者视频下方与其外貌相关的评论远远多于男性演讲者。

苏静以移动影像的形式激起观者对于女性的身体、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刻板印象和习以为常的偏见的反思。网络暴力的背后受伤的女性,社会审美标准背后被裹挟的女性,“好女孩/女人/妻子/妈妈”的要求背后被压抑和束缚的女性,她们或许比想象中更脆弱,也比想象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艺术家苏静
艺术家苏静

 

一位“90后”艺术家的女性观

苏静,2017年本科毕业于坎伯威尔艺术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实践系,现工作、生活于伦敦。苏静的艺术实践主要围绕“女性”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主题展开:男权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身体自主和欲望表达;个人和政治领域中女性遭遇的偏见、歧视和暴力;“女权”的外表之下对于族群平等、文化塑造、社会包容度等问题的深层探讨等等。(艺术家官网:www.sujings.com;社交网站主页:ins:jinggsu)

移动影像是苏静近期最为感兴趣的表达方式,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相比,影像语言通常更直接、更具冲击力、也更具变化性和丰富度。苏静移动影像作品中的女性虽然身份、状态各异,但都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由表达体现出其对于平等和尊重的诉求,苏静借她人之口、之身唤起社会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精神内核实际上是对权力关系的追问和人文关怀。

自二十世纪女性解放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女权”就一直是艺术家们关心的问题。无论马琳·杜马斯画中忧郁、冷峻的女子,还是布尔乔亚的大蜘蛛,无论是弗里达的自画像还是塞西莉·布朗作品中暴露扭曲的女性躯体,变化的形态之中不变的内核是对于“女性美”的重新定义、对于真实自然的追求以及对恢复女性身体自主地位的渴求,她们的作品不拘泥于审美欣赏,而是不断塑造和反思着文化,旨在改变成见、追寻真正的平等。

作为一位年轻艺术家,苏静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女权与女性问题时也带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她的影像语言直白而具有冲击力,简洁而不失内涵。以她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创作“GIVE”为例,移动影像中艺术家的身体不断发生着形态变化,扭曲变形甚至长出青草,那是她在生发出另一个自己的过程,最后一个身体变成两个,苏静将生产的过程奇幻化、戏剧化,她说:“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礼物,尽管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不容易。俗语讲礼尚往来,作为艺术家,我要想办法还礼。”“生出一个新的自己”或许就是她送出的礼物,这个“新生儿”和艺术家一样,自由自主而充满力量。

她用一帧帧的鲜活的移动影像,表达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女性状态
她用一帧帧的鲜活的移动影像,表达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女性状态
苏静的毕业创作 GIVE 移动影像截帧
苏静的毕业创作 GIVE 移动影像截帧

苏静旅居英国多年,即使在以自由平等著称的西方国家,苏静依旧目睹着女性遭受的不公待遇、日常的困境和来自整个社会的眼光和束缚。历史上累积的压迫造成了女性的弱势,但在今天,这种压迫似乎没有减轻,只是换作不同的形式而已。

对于女性的关注就是对人本身的关注,呼唤平等是因为对人性仍旧怀抱希望。苏静还很年轻,艺术之路才刚刚展开,但一个人的精神DNA决定了其作品的基本格局,无论未来她的作品形式如何变化,对于“人”的关怀与热爱始终会让她的创作充满温度。爱很大,大到不分种族性别,爱也很小,小到可以穿过针眼。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