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力:献给2020那个始终没有到来的春天
男孩气的名字、总是顶着一头超短发,艺术家周力给人的感觉很干练,她接受采访时的回答也都极为简洁,绝不拖泥带水。周力不是“顺着你说话”的那类人,“我不认为……”出现的频率更高;她既不怀旧,也害怕做作,言谈间能明显感觉到她厌倦刻意的抒情,唯一的一丝情绪波动出现在提到2020年压抑的春天的时候,但也是一带而过。采访结束几天后,周力的新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站在幽暗展厅中的画前,我似乎找到了周力未曾在交谈中透露的内心的“波澜”和得以一窥其内在世界的“缝隙”。
艺术家周力
“她是画抽象的”
周力在广东美术馆的新展叫“格林迷踪”(Lost in Green),展厅中没有窗,灯光极暗,远远看去,绿色调的绘画好像散发出一股幽幽的微光,走近细看,才会发现一些松散的细线、随性分布的圆点和偶尔粗重的笔触,如同一池春水中畅游的鱼,跟观者的眼睛做着游戏,也让人突然想起一句诗:“一定有云朵落在水里面了,被一条鱼喝进去了。”
“她是画抽象的”这句话,足够快捷,但也有些粗暴。很难否认周力是个抽象艺术家,但她却说:“某些时候,至少对我来说,这些线条是特别写实的、具象的……我甚至仅仅是把我看到的东西描绘下来而已。”画家的眼睛似乎天生奇异,在他们眼中,一座山可能是一片绿,一场雨或许是数条细线,一条令人倍受打击的消息也许是密集的黑点……透过抽象的线条与颜色剖析它们具体指代或者象征了什么往往是徒劳的,也好像没有太大意义,因为绘画不是谜语。
周力的画不太属于 “屏幕友好”型作品,在巴掌大的手机上看她那些长达6米甚至10米的大尺幅,基本可以说是一种“浪费”。从一幅画的这端走到那端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看中国古代卷轴画时常有的惊喜感和丰富感。站在她的作品面前,“被包裹”的感觉相当强烈,“铺天盖地”“暗流涌动”都是合适的形容词。驾驭一张大画所需要的能量、体力和控制力自不必说, 3年4次个展的节奏也几乎可以称之为“强大”。与此同时,周力还是大学教授、艺术总监、母亲,不夸张地说,她是时间管理高手。
形式关乎本质
康定斯基曾在他的著作《点线面》中说:“抽象艺术比再现艺术更依赖精确的形式,对于前者来说,形式无足轻重,而对后者来说,形式关乎本质。”周力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的形式,也是几乎所有评论其作品的文章都离不开的一个关键词——线条,策展人鲁明军认为,周力作品中的“线条自身便可以衍生出一种意象,一片无名之景”。
形态、色彩各异的线条带着绝对的情绪反映出艺术家的直觉,成为一片迷蒙的画面中视觉的焦点,它们相互粘连、纠缠,也彼此拒斥、疏远,时常飘忽,不知所起亦不知所终,它们是诗,也是突然的降临。这些线条仿佛是通向周力内在世界的入口,让人们看到了她刚毅外表下柔情的一面,那些荧光色的、纤细的“少女粉”线,偶尔忧郁的几道蓝线、连成一片的极致热烈的猩红线、最常出现的沉静的黑线……包裹着周力需要宣泄的情感和希望保守的秘密。
《春》之九 250×6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春》之九局部
必须全力以赴,又不抱任何希望
此次展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2020年的新作,提到作品与现实的关联,周力用到的词是无能为力和无法逃脱,她把这个系列的作品命名为“春”,献给2020年始终没有到来的春天。作品中大量出现的绿色,是丢失的自然,是不绝的生息,也是叫做“希望”的药方,虽然周力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
展览的标题“格林迷踪”,既表示迷失在一片绿色的画作中,也顺带呼应了那本著名的书——《格林童话》,这本几乎成为“美好”“童真”代名词的书最初实际上是19世纪的德意志知识分子企图以民间文化激起民族主义觉醒的手段,第一卷因为包含儿童不宜的内容而饱受争议,后来才逐渐演变和“美化”成今天的版本。我们珍视童话,也珍视真实,周力用作品营造了一个空灵的异域仙境,走进去需要勇气,走出来也需要勇气。
从2017年余德耀美术馆的“白影”、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生生如環”,到2019年伦敦白立方“我站在窗的中间——心原”和如今的“格林迷踪”,周力的创作自始至终围绕抽象线、形、色与微妙感知交错的线索徐徐开展,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熏陶、广美油画系的专业训练、长达8年的旅法生涯、经年累月的书法练习……无数因素的叠加和影响之下,我们已经很难为周力的每一笔找到明确的来源,唯一明确和不变的是她的好奇心、自律和生命力。
每个人都在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出口
如果根据写作对象给艺术写作的难度分级,那么写画家的难度通常比写行为、装置、影像类艺术家高一些,因为点线面的可解读空间实在有限。而在绘画的所有门类中,写抽象艺术又似乎难上加难,色块、线条就在那里,什么样的文字能够比眼睛更精确?什么样的“解读”能够比被作品触动的刹那珍贵?关于这一点,赵无极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面对一件作品,你要么被触动,要么没被触动,就这样,不必再谈其他。
在看完周力的展览之后,我在幽暗的展厅中一时找不到下楼的电梯,刚才面对作品时心中的轻盈也不知为何变得莫名沉重,我才突然明白周力在采访中说的那句话:“格林迷踪,每个人都在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出口。”
不用总回头去看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举办个展“格林迷踪”?
周力(以下简写为周):广东美术馆的馆长王绍强先生两年前就已经邀约我办个展,原计划3月份推出,后来因为疫情而不断推迟。本来可能推迟到明年,但因为明年的情况也很难预测,所以就决定现在做了。展期推迟反而让今年的新作有机会露面,计划加上变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Hi:你上一次在美术馆的个展是余德耀美术馆的“白影”,这一次是在广东美术馆办展,感受有何不同?
周:作品一直在生长和发展,就像人一样在生长,不会停下脚步。不用总回头去看和比较,每一次个展都是新的感觉。
Hi:本次新展的作品形式构成是怎样的?
周:10件绘画加上1件装置。绘画从2018年伦敦白立方展览“心原”延续下来,只不过都是在今年完成的。装置作品《蜕变》从2013年开始做,2014年在机场展出过,这回是第一次在美术馆呈现。
Hi:公共空间里的装置与平面绘画给你带来的感受的差别在于哪里?
周:没有差别,对我来讲它们是一体的。立体的装置有时会帮我解决一些画面空间的问题,画面空间有时又帮我解决一些立体的问题。
2020年有春天吗
Hi:这系列新作取名“春“,有何特别含义?
周:表达了2020年的春天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及我的感受。2020年有春天吗?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的。
Hi:绿色是这批新作的主色调?
周:所谓颜色,不管是绿色、蓝色、粉色……其实都是很宽泛的概念。我希望每一笔都是鲜活的,每块颜色即使看上去一样,实际上也都是不一样的。即使画面调成黑白,每一笔也会不一样,这很有趣。
Hi:这批新作跟之前的作品相比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周:它一直在生长,从“心原”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生长,表面上看好像名字和内涵都不尽相同,但实际上内核一直在那儿,变化发生在我的骨子里面。
Hi:这两三年来你自己的最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哪里?
周:可以说是心变得更完整了,是一个慢慢生长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变化,但是再怎么变,一个人的本质是很难改变的。外部的大环境对一个人肯定会有影响,但我这个人比较固执,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Hi: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你的创作心态受到怎样的影响?
周:现实的世界会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作为艺术家到底能做什么?其实意义不大。但是有时候也正是这种无力感才会让艺术一直进行下去,好像仰望星空,星空很虚无,但是它能够激励很多人,让很多人感到某种浪漫和力量就在那里。
Hi:疫情期间你的创作节奏是怎样的?
周:最初因为不能去工作室,呆在家里的时候就做家务,跟家人在一起,后面能出门的时候就回到工作室工作了。我的作品都比较大,完成一件很花时间,疫情期间没人打扰,相当安静。
“作品也是我自己的心理投射”
Hi:你的大尺幅作品很多,你一般如何把握作品的尺幅大小?
周:我现在还能画,精力和体力都能跟得上,可以画大画。小画其实也不好控制,但大画比较特别的一点是它包含一种身体感,它的整体和人的整体更加呼应。人在画里有种舞蹈的感觉。
周:我现在还能画,精力和体力都能跟得上,可以画大画。小画其实也不好控制,但大画比较特别的一点是它包含一种身体感,它的整体和人的整体更加呼应。人在画里有种舞蹈的感觉。
Hi:新展叫“格林迷踪”,这个有些浪漫的名字当初是怎么想到的?
周:这个名字是策展人鲁明军取的, “格林”用英语翻译过来就是绿色,也恰好和《格林童话》名字相同。你觉得《格林童话》是一个童话吗?它是很阴郁的,特别吻合今年的状态,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一个出口。
而且这个名字和展览的场所也特别吻合,广东美术馆是个老馆,不像当代艺术场馆的白盒子空间。它有很多天井、隔断,我的大尺幅作品放进去,真的有种“迷踪”的感觉,观众好像在迷宫中漫步和寻找。突然看到我的作品——一片绿色,就会特别惊喜。
Hi:作品中凌乱甚至不羁的线条,代表了你创作当代的某种情绪吗?
周:其实仔细看我的画,它一点都不狂,一点都不放,一点都没有不羁,它是很安静的。我一直希望我所有作品的画面都可以保持流畅和自然,从最早的《窗中世界》开始就是这样。这跟我的个性有关系,作品其实不仅是我对眼前世界的描绘,也可能是我自己的一种心理投射。
Hi:2020年这批新作的完成,对于你自己有怎样的意义?
周:这批作品对我来说很重要,从画面、从未来探索的方向上,这批作品都有可以让我进一步挖掘的空间。画面中的线条不仅仅是线条,模糊的边界里面还蕴涵了很多可能性。
Hi:名为《20200217》的作品好像是展览中最黑暗的一件,是否跟现实有什么关联?
周:有,那是心情最不好的时候,好像是封城前后,你真的不知道会怎么样,并且感到无能为力。
为了进入一种状态
Hi:你的抽象作品居多,你认为自己的抽象属于哪一类?
周:让批评家去定义和归类吧。
周:让批评家去定义和归类吧。
Hi:提到抽象绘画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西方的大师,你觉得中国艺术家的抽象创作的基因或者来源在于哪里?
周:传统,中国的世界观就是抽象的。与古希腊的雕塑不同,中国的造像系统一直偏向平面化;与西方哲学的精密逻辑不同,中国的哲学是相对直观和直觉的;西方的医学通过解剖明确划分有与无的界限,中医的脉、经络所说的气与血还是比较抽象。东西方的思维如此不同,在绘画上也因而有明显的气质区别。
周:传统,中国的世界观就是抽象的。与古希腊的雕塑不同,中国的造像系统一直偏向平面化;与西方哲学的精密逻辑不同,中国的哲学是相对直观和直觉的;西方的医学通过解剖明确划分有与无的界限,中医的脉、经络所说的气与血还是比较抽象。东西方的思维如此不同,在绘画上也因而有明显的气质区别。
Hi:你每天写书法,这种练习对你的绘画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周:没有,写书法是为了进入一种状态,好比游泳运动员每天都要跑步,就是一种体能的训练。书法一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在写书法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各种变化。
Hi:书法中的线条与你的画中的线条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周:可能有一些关于直接与否的关联。书法更要求一气呵成,笔一落下,是怎样就是怎样,很难在上面又涂又抹,有点像速写,能更准确地传达当时的感受。我的绘画也追求这样的状态,但书法毕竟不是绘画,所以这样类比也不是特别准确。
艺术家很容易找借口
Hi:除了艺术家外,你还是教授、总监……身兼多职,创作时如何调整到比较纯粹的状态上?
周:一个人肯定有多重身份,但创作状态提供了一种经验,就是在意志层面不受其他事情影响的状态。什么叫纯粹?“纯粹”也源自真实经验的凝聚,是复杂的,所以不太可能出现一种“纯粹”的东西,世界和艺术家是息息相关的。创作的时候艺术家不会考虑自己的身份。
Hi:你每天是否会安排固定的时间创作?
周:我把时间分隔得很严,什么时间做什么安排得比较好,时间管理特别重要,我对我的学生也是这样说。我一般早上起来处理杂事,其他时间集中起来有半天时间创作。
Hi:时间管理方面,你一般给学生怎样的建议?
周:我很担心他们日夜颠倒,艺术家很容易找借口,“因为我是艺术家所以我可以怎么样”,可是如果你连自己都控制不了的话,怎么能成为一个职业的艺术家。
Hi:作为教师,你如何看待老师这个角色在艺术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周:仅仅是起到一点帮助作用,学生有时候可能会走偏一点点,我凭着自己的经验告诉他(她)你可能要往左边走一点,有可能一条特别的小路也适合他(她)。
他就一直在那里笑着看我
Hi:回看二十年前的旅法经历,你有怎样的感触?
周:异国的一切几乎都是颠覆性的,我太喜欢法国了,中国就像我的母亲,法国就像是我的情人。我很感谢那段经历,很特别,但是它也并不比我现在的经历更加重要,我现在觉得很细小的经验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Hi:父亲对你的影响呢?
周:这个问题在《白影》那个展览中已经说得很多了,做完展览之后,我觉得他一直在笑着看我,他就在那里。我无法把他对我的影响整理成条目列出来,但这种影响始终存在——他就一直在那里笑着看我。
Hi:你之前在北京也举办过个展,你觉得广州、深圳、北京之间的艺术生态或氛围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里?
周:不一样又一样。每个人的背景、每个城市的背景、氛围、历史不一样,但来来往往的人又总是那些。深圳是后起之秀,广州也是,我跟王馆长聊天的时候还在讲,只有连通起来才能形成一种氛围,形成更大的影响。
Hi:“复出”之后的这几年你的展览履历似乎特别亮眼,这会让你的创作心态更加稳定吗?
周:我觉得我没有“复出”过,中间停下来虽说很突然,我当时就觉得我应该停下来,我想休息一会儿。我真的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对待生活、生命和艺术。我想通过创作分享心里的温暖、希望、爱,当然还有不安和波澜。
Hi:用三个词形容自己?
周:好奇、固执、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