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 像树一样生长

作者:曹丝玉 2015年5月31日 专题人物
Bank的主人马修 摄影师:Rhiannon Florence
Bank的主人马修 摄影师:Rhiannon Florence
从艺术家到艺术评论员、策展人,再从画廊的艺术总监到BANK的主人,马修的工作除了不断地输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判断,又有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理解和判断转化为经济价值。画廊的运作和独立的策划批评不同,需要面临着更多复杂的实际问题。我们都知道画廊的趣味和方向非常重要,但马修认为这不需要太担心,让它像树一样生长就好。
2014年陈天灼个展“野餐 天堂 婊子” 展览现场
2014年陈天灼个展“野餐 天堂 婊子” 展览现场
2013年耿旖旎个展“坏体”现场
2013年耿旖旎个展“坏体”现场
Hi艺术=Hi 马修=马
 
BANK的“商业”和展览的“不商业”
 
Hi:为什么要用“BANK”这个名字?    
马:“BANK”是一栋1925修建的上海银行公会大楼,特别像西方的银行,而且上世纪的外滩都是这样的。之前我一直把自己的名字融入到我自己的策展工作室名称当中,但用在画廊机构的话觉得不够有分量。BANK给了我灵感,空间本身就位于这里,而且BANK特别顺口,或许对风水也挺好。
 
Hi:但是“BANK”的商业感,和画廊坚持的实验性好像有些矛盾。
马:主要还是空间给了我很大的灵感。20世纪初这里就萌芽着全球资本的中心,现在已变成全球资本中心之一,但时代已经完全不同,有一种“历史”和“未来”交融在一起的状态。我们会把我的策展工作室名字和BANK合起来用,一边做独立的研究,一边将BANK视为我们的一个画廊。
 
Hi:偏向不太商业的展览?
马:我们的销售并不完全和展览挂钩,但是我们有自己的藏家资源,会通过其他的方式维持运营,展览都是比较独立,比较实验性的。
2014年群展
2014年群展"XXX" 现场
2014年5月,廖国核个展“马上有良心”现场
2014年5月,廖国核个展“马上有良心”现场
打破沉闷感的“后画廊”

Hi:现在“BANK”和传统画廊的模式有什么不同吗?
马:我想扩大艺术的可能性,或画廊的可能性。试图在做“后画廊”的概念。现在的艺术市场整体都很保守,很无聊。画廊的运营就是为了满足市场,保障利润,扩大规模,参加博览会,追求收藏家。但是艺术本来就该自由一些,中国的画廊很少做国外的艺术,所以我们想做更国际化的平台,可以和别的画廊合作,和艺术家合作,和藏家合作,和国内、国外的机构合作,这样我们可以充分调动整个行业的资源,把这些国际的艺术家都放在一起,探索全球艺术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Hi:是一个更开放的空间,可以打破已有的画廊传统。
马:“后画廊”就是这个概念,我们开始慢慢地吸纳自己的艺术家,坚持一年做两个比较有趣的主题展览,也会邀请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家过来。
2014年3月,群展“恋地情节”现场
2014年3月,群展“恋地情节”现场
藏家需要与艺术“对话”
 
Hi:画廊刚开不久,运营上有什么困难吗?
马:一年半的时间,整体感觉不错。我们一直在坚持做实验性的展览,有许多人在关注我们。对藏家来说,他们看展览的目标就是收藏东西。因此,为了培养藏家对实验性作品的兴趣,我们需要的时间成本很高。由于我们并没有投资人或者是财团在背后支持,所以我们也需要通过销售来维持运营,在商业和实验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Hi:也要对藏家有些期待和要求的。
马:要求越来越多。上海的画廊有点像自由市场,藏家知道他们可以四处比价,也会考虑人情照顾生意。但是在国外,许多藏家会选择和一个画廊或一个经纪人有比较密切的合作,这些经纪人不仅会提供给藏家自己手上的作品,也会推荐其他画廊代理的艺术品。这种方式在国外很正常,模式比较有意思。另外,艺术的价值来自于对话,藏家需要和艺术家对话,需要和经纪人对话,这种对话非常重要。
2014年欧阳春个展 “渣滓”  现场
2014年欧阳春个展 “渣滓”  现场
2014年徐冰个展“阅览室“现场
2014年徐冰个展“阅览室“现场
作品是第一位的
 
Hi:现阶段画廊面临哪些挑战?
马:由于项目越来越多,合作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并且每位艺术家的诉求也不同。因此,我们在努力寻求更多的途径以及办法,来更好地满足艺术家们的需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提供更大、更健全的平台。
 
Hi:更偏爱怎样的艺术家?会拿哪些标准去衡量他们的价值? 
马:对新的艺术家来说,要作品好,能吸引我,对现在的艺术现状有所贡献,能有一些新的语言或者方向的提出。现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都很像,所以新鲜的态度也很重要,因为现在整个世界都比较保守,没有鲜明的态度。同时,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的作品是艺术家对自己内心最真挚的表达。但从客观上来讲,由于市场环境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所以艺术家的价值是多样化的、相对的,衡量他们价值的标准是抽象的
2015年3月,群展“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现场
2015年3月,群展“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现场
2015年3月,群展“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现场
2015年3月,群展“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现场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