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作者:张朝贝 2019年9月15日 专题话题
7月9日,朋友圈传来消息,佩斯创始人Arne Glimcher宣布,将关闭佩斯画廊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原有展厅,并表示:目前在中国大陆开展画廊业务是非常困难的时期,但仍将保留其办公室及贵宾展厅,以更灵活的方式在中国地区开展业务。至此,部分落实了之前坊间关于佩斯画廊要退出北京的传言。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成立于1960年的佩斯画廊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在北京798开设分支机构,在其经营的11年间,代理了包括张晓刚、隋建国、宋冬、尹秀珍、萧昱、李松松、仇晓飞在内的多位中国艺术家。与国际画廊如今陆续入驻上海的情况不同,随着佩斯北京画廊空间的关闭,北京的艺术生态离“国际范儿”似乎又远了一步。我们和佩斯北京总监程雪进行了深入的独家专访,他们团队的工作重心有何改变?未来佩斯的展览将如何开展?中国的艺术市场又在经历何种变化?
据佩斯画廊创始人Arne Glimcher表示,如今大陆地区购买艺术品要缴纳38%的奢侈品税,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无疑是国际画廊在中国运营最大阻力,不过鉴于这一因素仍在变动之中,佩斯北京并未回应。而面对画廊遭遇的情况,博览会方面将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国内相关艺博会负责人表示仍未清楚具体状况。
朋友圈持续数小时的哀嚎停歇之后,我们得到了佩斯北京肯定的回应:我们没有离开。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这么巨大的展厅没那么必要了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佩斯画廊在北京开设分支机构11年,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关闭原有展厅?
程雪(以下简写为程):其实去年就已经有过对于空间调整的讨论。过去十年间佩斯北京做了相当数量的美术馆类型的展览,一定程度上是在北京扮演了介于画廊和公共艺术机构之间的角色。一方面是想为佩斯的艺术家提供一个舞台,另一方面也希望促进文化的交流。现在与2008年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越来越多非常棒的公立、私人美术馆,同时在亚洲我们也拥有了香港和首尔的空间,所以原有这个巨大展厅的必要性已经没有那么突出了,画廊更多地转向服务、以及输出内容的角色。
Hi:佩斯北京团队自己的工作又有(或者将有)怎样的变动?
程:北京办公室还在,工作内容会有一些调整,首先自主项目的工作量会减少很多,这也都是根据市场形态的变化而产生的调整。目前所有和艺术家相关的工作,包括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展览,以及国外艺术家在中国落地项目的配合执行,都在正常进行。北京这边也在针对与机构合作的公共艺术项目、新媒体艺术项目等进行梳理和研究。近几年,佩斯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业界的关注,而此类新型的需求在中国也有着非常积极且明确的反馈,这些市场变化都需要我们快速适应并开展落实相关业务。
Hi:保留展示空间和办公室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吗?
程:其实这是最传统的画廊模式了。佩斯在全球与八九十个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建立了稳定的代理关系,所以我们一切的核心还是以服务艺术家为前提,并通过积极推广让世界看到艺术的价值。归根到底画廊的核心还是艺术家,而不是展厅。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单个空间关闭,不会造成艺术家的流失

Hi:这个计划更像是针对专业藏家,艺术家的展览怎么解决?(像大型装置、绘画如何展出?会减少亮相还是运至香港展出?)
程:就像前面谈到的,艺术家的亮相机会并不会受影响,因为国内有很多质量很高的艺术空间可以展开合作,画廊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服务和质量把控。这几年佩斯艺术家在国内美术馆其实举办了不少非常成功的展览,上海龙美术馆为佩斯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举办的大展不仅在艺术业内评价很好,公众反响也很不错,还有外滩美术馆的宋冬回顾展、OCAT深圳馆的隋建国十年回顾展、湖北美术馆的张晓刚十年回顾展和同城合美术馆的文献展、李松松在广东美术馆的个展等等。同时,刘建华的个展正在佩斯美国硅谷的空间里展出,马上还要有宋冬在佩斯伦敦的个展,以及李松松年底在佩斯纽约曼哈顿新落成的旗舰大楼的空间内举办的个展。
Hi:这会对合作的中国艺术家有哪些影响?会不会担心艺术家的流失?
程:经过十余年的紧密合作,画廊和艺术家的关系已经非常深入,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艺术上的默契,这些和单个空间关闭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有事情都是人来做的。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国内的艺术市场远不够成熟

Hi:11年来,佩斯北京的经营有怎样的成绩?(具体哪些方面?)
程:佩斯作为第一个进军中国的曼哈顿顶级画廊,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做了四十多场展览,把数十位西方重要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带到中国,毕加索、德库宁、罗斯科、霍克尼、索尔·勒维特、杉本博司……包括北京独有的策展项目“北京之声”(“现实主义之后”“伟大的表演”),可以说,不管是展览质量还是作品质量而言,佩斯都成功展现了它的实力水平,并起到了与艺术业界、与社会公众交流的作用。同时,佩斯来到中国后,先后代理了十几个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空间中举办了很多次个展和群展,不仅将他们的作品推荐给海外藏家,也成功地令重要的策展人、学术机构关注到他们的价值,推动了很多十分重要的机构收藏,比如泰特美术馆、V&A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Hi:在经营上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程:国内艺术收藏市场其实还远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各界因素影响,比如二级市场的指标、比如政策变化等等。人们对于艺术的价值也缺乏基础共识,这些都是跟成熟市场存在差距的地方,也促使我们根据国内市场,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
Hi:teamLab这样的新媒体展览的票房给佩斯北京带来了什么转变?是否缓解了压力?
程:teamLab的票房其实对佩斯来说是计划外的一个惊喜,事实上在北京做个展之前佩斯就确立了科技与艺术的战略方向,在北京的个展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就是国内对这类型的艺术形式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也会是北京接下来的一个工作重点,我们也会陆续介绍更多的新媒体艺术家和作品进入大家的视野。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关闭展览空间,并不代表关闭业务

Hi:佩斯北京展厅的关闭,和上海国际画廊入驻对比鲜明,北京有适合国际画廊生存的水土吗?
程: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类比关系,一个产业的成熟一定是多元化的,上海入驻的几个国际画廊背景其实也跟佩斯在北京的情况有诸多差异。佩斯北京关闭展览空间并不代表关闭业务,只是换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形式开展接下来的业务。
Hi:如今的中国市场,与佩斯最开始入驻时的想象落差有多大?
程:谈不上落差,佩斯入驻北京时,中国的市场比现在更小,甚至很难称得上一个市场。与已经稳定的西方艺术市场相比,中国市场中间经历过一系列变化——其实不仅仅是市场,也包括艺术世界中的各个部分的变化,直接拿10年前和10年后这两个时间切片来讨论,其实有些片面。佩斯始终在积极适应中国艺术的发展和变化速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北京的调整其实会让我们未来工作更好地适应中国独有的节奏。
Hi:佩斯北京对中国藏家、中国市场有何观察?很多中国藏家开始转向买西方艺术,是否确有这种趋势?
程: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构成中,艺术收藏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中国藏家从市场的角度接触到艺术品,到慢慢开始产生更深的兴趣甚至热爱,成长为职业的藏家,需要一个过程,且因人而异。这个时代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去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视野也更为广阔,这是发生在生活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身上的,对西方艺术的兴趣只是其中的一个表象。可以预见,未来的文化艺术交流需求只会更多,且不会只局限在私人交易上,这也是我们作出业务调整决定的契机。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独家专访丨佩斯画廊关闭北京空间:我们没有离开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