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前:我们这一代成熟的太快,竞争应该更加激烈
胡向前在80后艺术家里算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广州美院就放下画笔去做行为艺术并且通过摆地摊开服装店养活自己,至今还神奇的运营着非营利机构“观察社”。跟长征合作后胡向前获得了更多的作品制作经费和展出机会,职业化之后胡向前却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对自己他希望能抵御不断的被消费;对同龄人他希望竞争更加激烈。在他看来, 只有竞争才能保持环境的多元,这对年轻艺术家完全是好事。
Hi=Hi艺术 胡=胡向前
做观察社是想有个自己拿主意的地方
Hi:谈一谈为何离开广州来到北京吧。
胡:我也不是留恋哪一个地方的人,我本身也不是广州人,最主要是觉得那个舞台不够大,所以这是很现实的考虑。2007年本科毕业后在广州待了三、四年,算上考前在广州有了八年,后来觉得广州对于我来讲舞台太小,我觉得我应该去更大的舞台,2010年初就选择来到了北京。
Hi:为什么觉得广州的舞台太小?是广州的机会少吗?
胡:有很多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展出地方少,所以就觉得我们不如自己找个地方做展览。虽然广州还有维他命和博尔赫斯书店,但是我们要做一个自己拿主意的地方,就找两个香港的朋友,还有其他几个人做了“观察社”。主要成员有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翁子健、香港艺术家黄慧妍、广州林敬新四个人。一开始四位一起付,付了一年多,实在受不了,后来我不怎么付钱了。现在主要是翁子健在付钱。我要是卖作品就会给一点钱。
Hi:“观察社”是怎么运营的,一年要多少钱?
胡:一年房租在三万左右,大家均摊。但是加上展览、运营一年可能要花5万元左右。我们选择的艺术家可能都没钱,国外的可以自己带钱过来,国内的就只能我们尽力去承担一些。给大家提供一些机会,也没想是否盈利。
通过开摆地摊和开服装店赚取生活费和作品制作费
Hi:你当时在大学是学油画?
胡:是油画系第五工作室,偏重实验艺术,现在取消了。大一进工作室画了几张画后就不画了。主要老师是黄小鹏,现在也离开学校了。
Hi:这个专业在学校当时的气氛怎么样?
胡:我们那届算挺人多,现在可能现在的气氛比以前还糟糕。因为广州那个地方太现实了,没有艺术家的位置和空间感,他们好像不需要艺术家。
Hi:这也是你来北京的原因?
胡:对,在那边都不敢说你自己是艺术家。
Hi:你的同学里面成为艺术家的多吗?
胡:不多,有几个吧。
Hi:你觉得是为什么?是环境吗?
胡:环境是一个原因,第二是教育,很多人考美院只是为了考大学,只有一半是喜欢画画,这一半里再剩下喜欢当代艺术的就很少了。第二环境也很重要,比如说我一个很好的哥们作品不错,可是一毕业就不做了开影楼去了。我算是在当时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毕业在外面摆地摊,别人看了都怕了。
Hi:你在广州这三年你的生活收入来源是什么,卖作品吗?
胡:我开了服装店卖衣服。
Hi:挣到钱了吗?
胡:一点点,我其实不太会做生意的,每天晚上才去开店,但多少还是能够赚一点,现在这个店还在,转给我姐姐了。维他命也帮我卖一些作品,作品也很便宜,一年卖一两件作品,差不多两万块。我做作品的钱主要的来源是靠那个店。基本上能负担我一年两三件作品的成本。
Hi:如果一个是五千块的话,一年的费用也要一万五以上?
胡:一万五千块肯定是要的,找朋友帮忙都要给钱的。作品价格在一千美金左右,拿到手的差不多在五百美元。
Hi:跟长征空间合作后是不是情况有所好转?
胡:对。但是北京消费很大,钱刚好够交房租。在广州我住大学城房租也就一两百,现在几千块钱,所以其实算下来差不多,钱永远处在不够花的状态。但现在的好处是作品制作费可以找空间解决了。
跟画廊合作开始更加职业化
Hi:什么时候开始跟画廊合作?
胡:2005年、2006年开始跟维他命合作,当时还没有毕业。我跟维他命的合作比较简单,只是作品的销售,后来跟长征签约后就只能结束这个关系了。
Hi:当时维他命是谁跟你谈的?
胡:张魏,也是我的老师介绍给他们的。当时我们都还在校,也不知道跟画廊应该如何合作,我有个同学告诉张魏,他的作品是他的宗教,他是不会卖的,维他命也只能表示理解。
Hi:长征怎么会找到你的?
胡:其实也有其他一些画廊找过我,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合作成功。卢杰告诉我长征观察我很多年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合作应该算是水到渠成的。
Hi:你基本上都是录像,现在销售状况怎样?价格是多少钱?
胡:我觉得应该算不错的,差不多价格在五六万吧,录像毕竟还是很难卖的。
Hi:现在你的作品价格谁来帮你定的?依据是什么?
胡:都是画廊帮定,有些也会商量一下。可能会参考同龄艺术家或者国外一些艺术家。
Hi:这个是意识的问题。作品去向,你会关心吗,比如说卖给谁?
胡:以前不关心,现在可能画廊很关心的。对于我来讲,拿到钱过日子就可以了。
Hi:基本你上的作品是国内的多还是国外的多?
胡:当然是国外的,国内基本上很少。
80后的问题很都多,竞争应该更加激烈
Hi:你的第一次展览是在什么时候?跟谁的合作?
胡:是2005年南京三年展,我参加的是在校实验单元,是由我的老师挑选学生和作品参加。
Hi:到目前为止对你的这个艺术事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的人有哪些啊,或者他们是怎么帮助或者是影响到你的?
胡:黄小鹏,他带着我走上这条路,并且带我参加了南京三年展。除此之外还有卢杰、维他命都帮助过我。
Hi:现在得通过他们了。在你的同龄艺术家,就是80后艺术家中,你比较认可的艺术家有哪些,你觉得还不错的。
胡:李明,陆杨、唐狄鑫、赵赵、裴丽。我不怎么关注画画的,所以能举出来的不多。
Hi:你认为就是80后艺术家,有哪些问题是之前艺术家没有遇到过的,根据你的经验。
胡: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前面我有参照物。在中国你要想做的很独立,或者说有开创性比西方更难,因为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参照物会影响我们。
Hi:你觉得你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胡: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变。因为我被消费过了。我不算是新人,而且我出道早,我有时候开玩笑我算是老艺术家,也很有危机感。所以我觉得要转变是一定要转的。
Hi:你觉得80后艺术家就是竞争激烈吗?
胡:其实不是很激烈,应该更激烈一点。主要我觉还是不够丰富。
Hi:今年80后艺术家的展览很多,你怎么看一下子涌现出了这么多80后展览?
胡:我觉得大家都没法清楚判断80后艺术家,会用人海战术。这么做对年轻艺术是好事情,多少算是一个平台,总比我们那时候没有机会要好。
Hi:对于未来的三到五年啊,你自己的创作展览还有作品销售方面有没有规划?
胡:三到五年啊,可能最多规划明年,三到五年我不太擅长做。我一直觉得我是比较幸运的,现在算比较走红的,所以基本上机会还不错。不过我想去纽约看一下,看有没有机会做一些我想做的展览。
做观察社是想有个自己拿主意的地方
Hi:谈一谈为何离开广州来到北京吧。
胡:我也不是留恋哪一个地方的人,我本身也不是广州人,最主要是觉得那个舞台不够大,所以这是很现实的考虑。2007年本科毕业后在广州待了三、四年,算上考前在广州有了八年,后来觉得广州对于我来讲舞台太小,我觉得我应该去更大的舞台,2010年初就选择来到了北京。
Hi:为什么觉得广州的舞台太小?是广州的机会少吗?
胡:有很多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展出地方少,所以就觉得我们不如自己找个地方做展览。虽然广州还有维他命和博尔赫斯书店,但是我们要做一个自己拿主意的地方,就找两个香港的朋友,还有其他几个人做了“观察社”。主要成员有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翁子健、香港艺术家黄慧妍、广州林敬新四个人。一开始四位一起付,付了一年多,实在受不了,后来我不怎么付钱了。现在主要是翁子健在付钱。我要是卖作品就会给一点钱。
Hi:“观察社”是怎么运营的,一年要多少钱?
胡:一年房租在三万左右,大家均摊。但是加上展览、运营一年可能要花5万元左右。我们选择的艺术家可能都没钱,国外的可以自己带钱过来,国内的就只能我们尽力去承担一些。给大家提供一些机会,也没想是否盈利。
通过开摆地摊和开服装店赚取生活费和作品制作费
Hi:你当时在大学是学油画?
胡:是油画系第五工作室,偏重实验艺术,现在取消了。大一进工作室画了几张画后就不画了。主要老师是黄小鹏,现在也离开学校了。
Hi:这个专业在学校当时的气氛怎么样?
胡:我们那届算挺人多,现在可能现在的气氛比以前还糟糕。因为广州那个地方太现实了,没有艺术家的位置和空间感,他们好像不需要艺术家。
Hi:这也是你来北京的原因?
胡:对,在那边都不敢说你自己是艺术家。
Hi:你的同学里面成为艺术家的多吗?
胡:不多,有几个吧。
Hi:你觉得是为什么?是环境吗?
胡:环境是一个原因,第二是教育,很多人考美院只是为了考大学,只有一半是喜欢画画,这一半里再剩下喜欢当代艺术的就很少了。第二环境也很重要,比如说我一个很好的哥们作品不错,可是一毕业就不做了开影楼去了。我算是在当时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毕业在外面摆地摊,别人看了都怕了。
Hi:你在广州这三年你的生活收入来源是什么,卖作品吗?
胡:我开了服装店卖衣服。
Hi:挣到钱了吗?
胡:一点点,我其实不太会做生意的,每天晚上才去开店,但多少还是能够赚一点,现在这个店还在,转给我姐姐了。维他命也帮我卖一些作品,作品也很便宜,一年卖一两件作品,差不多两万块。我做作品的钱主要的来源是靠那个店。基本上能负担我一年两三件作品的成本。
Hi:如果一个是五千块的话,一年的费用也要一万五以上?
胡:一万五千块肯定是要的,找朋友帮忙都要给钱的。作品价格在一千美金左右,拿到手的差不多在五百美元。
Hi:跟长征空间合作后是不是情况有所好转?
胡:对。但是北京消费很大,钱刚好够交房租。在广州我住大学城房租也就一两百,现在几千块钱,所以其实算下来差不多,钱永远处在不够花的状态。但现在的好处是作品制作费可以找空间解决了。
跟画廊合作开始更加职业化
Hi:什么时候开始跟画廊合作?
胡:2005年、2006年开始跟维他命合作,当时还没有毕业。我跟维他命的合作比较简单,只是作品的销售,后来跟长征签约后就只能结束这个关系了。
Hi:当时维他命是谁跟你谈的?
胡:张魏,也是我的老师介绍给他们的。当时我们都还在校,也不知道跟画廊应该如何合作,我有个同学告诉张魏,他的作品是他的宗教,他是不会卖的,维他命也只能表示理解。
Hi:长征怎么会找到你的?
胡:其实也有其他一些画廊找过我,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合作成功。卢杰告诉我长征观察我很多年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合作应该算是水到渠成的。
Hi:你基本上都是录像,现在销售状况怎样?价格是多少钱?
胡:我觉得应该算不错的,差不多价格在五六万吧,录像毕竟还是很难卖的。
Hi:现在你的作品价格谁来帮你定的?依据是什么?
胡:都是画廊帮定,有些也会商量一下。可能会参考同龄艺术家或者国外一些艺术家。
Hi:这个是意识的问题。作品去向,你会关心吗,比如说卖给谁?
胡:以前不关心,现在可能画廊很关心的。对于我来讲,拿到钱过日子就可以了。
Hi:基本你上的作品是国内的多还是国外的多?
胡:当然是国外的,国内基本上很少。
80后的问题很都多,竞争应该更加激烈
Hi:你的第一次展览是在什么时候?跟谁的合作?
胡:是2005年南京三年展,我参加的是在校实验单元,是由我的老师挑选学生和作品参加。
Hi:到目前为止对你的这个艺术事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的人有哪些啊,或者他们是怎么帮助或者是影响到你的?
胡:黄小鹏,他带着我走上这条路,并且带我参加了南京三年展。除此之外还有卢杰、维他命都帮助过我。
Hi:现在得通过他们了。在你的同龄艺术家,就是80后艺术家中,你比较认可的艺术家有哪些,你觉得还不错的。
胡:李明,陆杨、唐狄鑫、赵赵、裴丽。我不怎么关注画画的,所以能举出来的不多。
Hi:你认为就是80后艺术家,有哪些问题是之前艺术家没有遇到过的,根据你的经验。
胡: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前面我有参照物。在中国你要想做的很独立,或者说有开创性比西方更难,因为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参照物会影响我们。
Hi:你觉得你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胡: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变。因为我被消费过了。我不算是新人,而且我出道早,我有时候开玩笑我算是老艺术家,也很有危机感。所以我觉得要转变是一定要转的。
Hi:你觉得80后艺术家就是竞争激烈吗?
胡:其实不是很激烈,应该更激烈一点。主要我觉还是不够丰富。
Hi:今年80后艺术家的展览很多,你怎么看一下子涌现出了这么多80后展览?
胡:我觉得大家都没法清楚判断80后艺术家,会用人海战术。这么做对年轻艺术是好事情,多少算是一个平台,总比我们那时候没有机会要好。
Hi:对于未来的三到五年啊,你自己的创作展览还有作品销售方面有没有规划?
胡:三到五年啊,可能最多规划明年,三到五年我不太擅长做。我一直觉得我是比较幸运的,现在算比较走红的,所以基本上机会还不错。不过我想去纽约看一下,看有没有机会做一些我想做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