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薇 一个女性审视女性的故事

作者:张朝贝 2019年10月10日 专题人物
如果你试图给彭薇一个恰当的标签,那么她可能会让你感到失望。当我们聊到她两岁开始拿毛笔,3岁获奖的经历,并一致认为她是天才画家的时候,她自我调侃道,后来陨落了。当你看到她作品中东方的、古典的气质,她又告诉你她并不了解中国传统,大量的阅读经验来自西方。甚至是问到她何时正式成了一位艺术家,彭薇的回答也是,“我觉得业余状态挺好的,当然态度一定要是专业的。”
 
艺术家 彭薇
艺术家 彭薇

 

关于女性的故事新编

 
我到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展厅时,彭薇正在现场布展。那是她最新个展开幕的前两天,画都已经运到了展厅,但还没有拆开。只有一组描述古代妇女美德的书籍摊开放在地上。彭薇用手来回调整了一下说,“不要摆得那么方正,让它们自然地散开。”
她的最新作品便与书中这些古代的女性故事有关,并用它们讲述着现代的故事。在布展中亲历亲为的干练,与我印象中在苏州博物馆举办“我想起了你”的那个温婉的女性艺术家形象又相去甚远。不过彭薇并不否认自己是“女性艺术家”,理由是自己本来就“是个女的”。但是她同时反问,“为什么人们不会强调一个做艺术家的男性是‘男性艺术家’?”
在长达50米的《故事新编》中,彭薇将一组古代女性从原来的语境中剥离出来,用近乎写意的方法将其重新呈现出来。展览名“故事新编”便是由此得来。1936年鲁迅去世那年出版了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尽管写的是古代神话故事,但你时时刻刻都能够读到一种荒诞的批判,一种近乎魔幻的现实感。这是彭薇小时候读到的一本小说,在她看来,这跟自己现在的作品要说的事情极为相像。
在策展人汪民安看来,彭薇只是绘制她们的肖像,而断然剔除了她们的一切背景,她们孑然地站立在白纸上,但每个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我们在这里仍旧看到一个女性艺术家对女性自身的永恒关切,或者说一个长久的女性问题以一种新的方式再次提出来:女性应该实践一种怎样的行为模式?”
 
“彭薇:故事新编”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彭薇:故事新编”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彭薇:故事新编”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彭薇:故事新编”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彭薇:故事新编”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彭薇:故事新编”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工笔只是一种方法

 
相比于《故事新编》中迥异于工笔的写意手法,《七个夜晚》那种细密的白描工笔手法似乎在彭薇的创作中更为常见。彭薇说这些是她梦中所见的几个夜晚的故事。她用极细的画笔编织勾勒出七个院落中的屋顶、门窗、护栏和室内的生活景象。他们或是卧榻而眠,或是凭栏而立,或是相聚而谈,或者独自掩面。
从某种程度上,这两组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截然不同的作品,又有相通和互文之处。在彭薇看来,“为什么我要用细密的黑白线条画《七个夜晚》的院落?因为我需要用它编织那些故事。为什么又用写意的方法画《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因为我觉得有一种情绪需要宣泄。”
在彭薇那里,工笔从来只是一种表达工具。有时候,甚至不限于工笔。2011年的时候,彭薇曾经做过一件影像作品,她用81天的时间,每天在手上画一只手表。在今年的最新个展中,同样有一件与绘画无关的装置作品《器世间》,她将一组晒了近3年的佛手柑拿给佛像贴金的师傅贴上金箔,为了记录这个过程,彭薇选择了照片,因为没办法用别的方法实现。
彭薇似乎并不介意自己变得不像是纯粹的工笔艺术家,因为她始终觉得自己不是,所有的方法包括工笔都是为了要传达的信息而服务的。
 
展览现场长达50米的《故事新编》,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展览现场长达50米的《故事新编》,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故事新编》作品局部
《故事新编》作品局部

 

我从未崇拜过传统

 
尽管我们有时仍将彭薇看作一个脱胎于传统的新水墨画家,但是用她的话来说,自己从来没有崇拜过传统。在美术的专业技能上,彭薇坦言不能适应学院派的传统训练,她成绩最好的是速写,其次是色彩,最后才是素描。后来拿到四川美院、天津美院和南开大学三个学校的录取名额,彭薇最终选择了综合排名更好的南开大学。
彭薇最早的“太湖石”系列创作开始于2000年,那时她刚从南开大学美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了一份《美术》杂志的编辑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她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爆发得最为激烈的阶段,包括冯博一和艾未未策划的“不合作方式”,也包括她被选入的吕澎策划的“改造历史”大展和乌利·希克在瑞士卢塞恩举办的“山水”展。
从画石头到画衣服鞋子,再到近期的“遥远的信件”和“七个夜晚”等系列,彭薇作品中的叙事性是一种从隐到显的过程,并首次带有自我审视式的提问和反思。当我问起她画中的人物都在做些什么,她说自己从未注意过这一点。我们和策展人笑谈起她本来可以用一句“你觉得呢”回避过去,但彭薇没有,她想了一会儿说,“其实在每一幅《七个夜晚》中,至少有一个我自己的形象,画的时候是刻意的,我挺希望别人去发现的。”
如今,彭薇说她每隔一两年仍会画回太湖石,“这更像一种技法的训练,为了保持一种写意的手气,我们画画很讲手气和状态。你有时候可以停下来归零,但手艺不能断,手上的活不能停。”
 
《第二夜》192.5x145cm 宣纸水墨 2018
《第二夜》192.5x145cm 宣纸水墨 2018
《第二夜》局部
《第二夜》局部

 

任何事都需要专业态度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其实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国画,这跟你现在的创作有关系吗?
彭薇(以下简写为彭):我爸是画画的,我大概两岁开始用毛笔,比用钢笔还早。我发现其实小时候绘画训练,对我现在技法上的影响非常大。我读大学的时候画画方式已经跟同学不一样了,我不打稿子也不画素描,直接拿毛笔在上面画。因为老师都是美术学院毕业的,不太认可我画的东西。
Hi:你大学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南开大学而不是美术类院校?
彭:我当时考了四川美院、天津美院和南开大学都录取了,我爸说南开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大学,可以学的东西很多。的确,我在南开听过季羡林的课,叶嘉莹刚刚回国的时候也给我们上过古典文学课。我觉得那时候最重要的经历是对古代的了解,南开有一个特别好的图书馆,二玄社印刷的所有画册全在里面。
Hi:为什么毕业之后你去了《美术》杂志工作?
彭:因为我研究生学的是美学,当时读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找工作。从2000年到2007年,我在《美术》杂志待了7年。
Hi:那时的作品面貌是怎样的?什么时候正式成为艺术家?
彭:2000年开始画太湖石,后来画衣服和鞋子。每天打卡3次,下了班回家之后就画画。其实绘画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当你画出第一张你想画的作品时你已经是专业的了。我觉得业余状态挺好的,当然态度一定要是专业的。我做编辑就很不合格,没有这种态度。
 
《第五夜》193×165cm 宣纸水墨 2018
《第五夜》193×165cm 宣纸水墨 2018
《第五夜》局部
《第五夜》局部


四重奏与交响乐

 

Hi:从最开始的“太湖石”,到后来的“衣钵”“好事成双”“遥远的信件”,再到今天的“七个夜晚”“故事新编”,你会具体区分自己的创作阶段吗?
彭:我觉得都是自然发生的,都是从上一个系列延伸出下一个,我学过美学,比较规避从概念入手进行创作,我更多是靠直觉来做。每个系列都凭着热情做下去,没有热情的时候就停下来,所以每个系列都可以算是一个阶段。
Hi:不管是从创作题材上还是使用的媒介上,你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东方的古典的,你有没有受到过西方的及当下的影响?
彭:其实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影响,并不了解中国传统,反而大量的阅读经验来自西方。我做“七个夜晚”系列,跟去意大利看文艺复兴湿壁画和看敦煌壁画的经历息息相关。画画的人好像有一种能力将故事和绘画紧密地扣在一起,这不是一般画家能够做到的,你会感觉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和代入感。
Hi:在“遥远的信件”系列中,旁白摘取的信件文字都来自你的阅读经验?
彭:对,那是过去艺术家之间的信件。我读过几十本信件,把想要讲的故事隐含在我挑选出来的别人的信件里。读信件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一件事情,你会发现过去那些你认为非常伟大的艺术家真实的样子,他们都有跟你同样的烦恼和经历。
Hi:像是“小于爱的怨憎”“平沙落雁”也有类似的文字,它们都属于“遥远的信件”系列吗?
彭:其实它们已经不属于了,“小于爱的怨憎”是“遥远的信件”系列的最后阶段,我开始在上面画人物的故事了,在此前的阶段我不太想去做故事性绘画。在这之后我开始画《七个夜晚》,所以它们只是一个热身练习,就像音乐家在写一个复杂的交响乐之前写的几首四重奏一样。
Hi:很多时候你将自己也放进画中,是出于什么原因?
彭:在《七个夜晚》之前,我也在“遥远的信件”里画了很多女性角色,因为是山水画,我故意把她们藏在某些小地方。其实不是为了什么,就是觉得把古代的一些东西改变掉挺有意思的。
 
《遥远的信件》 装置 尺寸可变 2012-2017
《遥远的信件》 装置 尺寸可变 2012-2017
《小于爱的怨恨-3》60x38cm 宣纸水墨 2017
《小于爱的怨恨-3》60x38cm 宣纸水墨 2017
《窥 - 20》34×24cm 绢 2019
《窥 - 20》34×24cm 绢 2019
《好事成双 - 30》24x18x5cm 绢 2017
《好事成双 - 30》24x18x5cm 绢 2017

 

在故事中提问和寻找答案

 
Hi:这次展览的两张海报都是一个女性拿剪刀剪头发的形象,它们的出处和寓意是不同的吗?
彭:椭圆形的“窥探”系列是《七个夜晚》的延伸,等于是把七组院落中有意思的局部放大,或者添加一些比较有戏剧性的东西。另外一张剪头发的女性来自《故事新编》,它是明代一本关于女德的人物故事,在古代女性剪头发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头发和她们的命一样重要。
Hi:我看到整个展览现场都是你亲自在安排布置?
彭:我跟汪民安老师一起商量的,可能我创作的时候已经有了一条主线。我在画《七个夜晚》时看到明代的这本书,发现和我的绘画是有关联的,所以就在想怎么用这样的素材来编制一条线索。整个展览从《七个夜晚》开始,用女性俯视的视角讲述一种类似梦境的魔幻现实故事;到了50米长的《故事新编》,女性激烈的动作形成情绪的高点;“遥远的信件”和最新的《器世间》是一种情绪的平静过程。
 
《器世间》佛手、金箔 尺寸可变 2019
《器世间》佛手、金箔 尺寸可变 2019
《器世间》佛手、金箔 尺寸可变 2019
《器世间》佛手、金箔 尺寸可变 2019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