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曹斐创作的第18辆艺术车即将亮相

作者:滕昆 2017年5月21日 专题话题
中国艺术家曹斐创作的第18辆艺术车即将亮相
由中国艺术家曹斐创作的第18辆宝马艺术车将于2017年5月31日在北京正式亮相。宝马集团诚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粟多壮、北京民生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等中国艺术界的资深业内专家、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于2017年4月21日在北京来燕堂,赴一场特别的当代艺术之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


她的很多作品都跟新技术有关,她最开始运用了录像、多媒体,现在又运用了VR的手段,在媒介上的推进很快,能够对时下的尖端科技快速反应。我觉得她在艺术媒介上所表现的速度,其实就是年轻人对科技媒介接受、运用的速度。

我认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感知,表达自我的方式。艺术的表现,往往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同时用他们的艺术传达给公众和世界更多的同感、互动。VR这种新的技术延伸人对世界的感知,延伸我们对现代生活更多的触角,人们借助新的技术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像现在我们有夜视镜、有VR等,造就了如今更多元、更超越现实的认识方式。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会积极地运用、探索,再通过这些新科技以艺术的形式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
她的很多作品都跟新技术有关,她最开始运用了录像、多媒体,现在又运用了VR的手段,在媒介上的推进很快,能够对时下的尖端科技快速反应。我觉得她在艺术媒介上所表现的速度,其实就是年轻人对科技媒介接受、运用的速度。
我认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感知,表达自我的方式。艺术的表现,往往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同时用他们的艺术传达给公众和世界更多的同感、互动。VR这种新的技术延伸人对世界的感知,延伸我们对现代生活更多的触角,人们借助新的技术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像现在我们有夜视镜、有VR等,造就了如今更多元、更超越现实的认识方式。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会积极地运用、探索,再通过这些新科技以艺术的形式表达。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谈到曹斐,有一件事情非常有意思,她其实就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基本上同年出生,我们研究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其起点是何时,也是很多学者在致力钻研的问题之一。

曹斐生于1978年,这一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整个当代艺术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慢慢地从一种比较边缘化的、被很少人熟知的艺术形态,从消息不是特别灵通,只知道现代艺术史的一些小小个案,直到在这将近40年的历史当中,不断地吸收一些新的知识,成为相对成熟的艺术形态。

刚才,与宝马总裁谈到中国的汽车行业,提及上海车展,突然涌现很多本土国内品牌,开始组装自己的汽车,这实际上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当代艺术拥有非常多元化、独特的创作理念。我认为曹斐在这立场当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她最早于1990年代末在广州崭露头角,但真正开始出现在中国艺坛,被业界熟知,是在2000年之后,她被认为与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同岁,因为她那么优秀,拥有大量作品且非常用功,实质上,她一出现,便代表了一种新的篇章,其所描绘的现实,与上一代艺术家很不一样,她的作品一直在关注青年、尝试、创意,包括想象与理想,阐述如何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于特殊的环境中塑造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谈到曹斐,有一件事情非常有意思,她其实就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基本上同年出生,我们研究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其起点是何时,也是很多学者在致力钻研的问题之一。
曹斐生于1978年,这一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整个当代艺术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慢慢地从一种比较边缘化的、被很少人熟知的艺术形态,从消息不是特别灵通,只知道现代艺术史的一些小小个案,直到在这将近40年的历史当中,不断地吸收一些新的知识,成为相对成熟的艺术形态。
刚才,与宝马总裁谈到中国的汽车行业,提及上海车展,突然涌现很多本土国内品牌,开始组装自己的汽车,这实际上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当代艺术拥有非常多元化、独特的创作理念。我认为曹斐在这立场当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她最早于1990年代末在广州崭露头角,但真正开始出现在中国艺坛,被业界熟知,是在2000年之后,她被认为与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同岁,因为她那么优秀,拥有大量作品且非常用功,实质上,她一出现,便代表了一种新的篇章,其所描绘的现实,与上一代艺术家很不一样,她的作品一直在关注青年、尝试、创意,包括想象与理想,阐述如何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于特殊的环境中塑造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此次沙龙,特别邀请到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宝马集团大中华区企业事务副总裁孙玮出席,与各位嘉宾共同分享品牌理念与核心价值,解读宝马集团全新的“第一战略”,阐释宝马对于中国汽车文化的构建。同时,曹斐还与各位馆长进行近距离交流,进一步阐述第18辆宝马艺术车的创作灵感与设计构想,并与众多业界资深人士共同探讨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
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


当代艺术发展到现在与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内容上,它展示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情绪,或者是对生活的展望。从媒介上,出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物品进入到艺术的领域,使观众与艺术有了深的联系。

有人认为艺术应该超越生活,艺术与科技、社会融合,但艺术家是不能与科学家或者社会学家比较的,艺术家所做出来的东西应该有着艺术的观点,要与当下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才是当代艺术存在的价值。因此,也有一派人强调要回归艺术本身。大量的艺术品的涌现,不可避免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所以说艺术融入生活有时表达的只是个现象。艺术家还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艺术创作中,创作出对生活真正有思考的艺术。
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
当代艺术发展到现在与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内容上,它展示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情绪,或者是对生活的展望。从媒介上,出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物品进入到艺术的领域,使观众与艺术有了深的联系。
有人认为艺术应该超越生活,艺术与科技、社会融合,但艺术家是不能与科学家或者社会学家比较的,艺术家所做出来的东西应该有着艺术的观点,要与当下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才是当代艺术存在的价值。因此,也有一派人强调要回归艺术本身。大量的艺术品的涌现,不可避免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所以说艺术融入生活有时表达的只是个现象。艺术家还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艺术创作中,创作出对生活真正有思考的艺术。
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粟多壮


事实上,社会上大多数人对艺术都处于“不太懂”的层面,而且实际上由于艺术的体系过于庞大,即使像我这样的艺术从业者也不能说“很懂”艺术。但不可否定的是艺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很重要,如今艺术家很多跨界的艺术尝试是具有领先意义的。

曹斐与宝马的合作不是偶然。我认为宝马对艺术的关注,首先是希望通过艺术关注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完成其品牌的社会责任。曹斐的艺术实践所展现出来的前沿性和启发性,有宝马想要思考和关注的部分,也许,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更人性化。
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粟多壮
事实上,社会上大多数人对艺术都处于“不太懂”的层面,而且实际上由于艺术的体系过于庞大,即使像我这样的艺术从业者也不能说“很懂”艺术。但不可否定的是艺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很重要,如今艺术家很多跨界的艺术尝试是具有领先意义的。
曹斐与宝马的合作不是偶然。我认为宝马对艺术的关注,首先是希望通过艺术关注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完成其品牌的社会责任。曹斐的艺术实践所展现出来的前沿性和启发性,有宝马想要思考和关注的部分,也许,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更人性化。
北京民生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

曹斐一直是一个活跃于国际艺术界的,有艺术能量的,也是一直将艺术创作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运用得非常有趣的艺术家。此次,宝马艺术车选择与她合作,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事情,也是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一次重要表现。品牌给艺术家创作的自由,艺术家对品牌的不同诠释又增加别样的力量和意趣。
北京民生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
曹斐一直是一个活跃于国际艺术界的,有艺术能量的,也是一直将艺术创作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运用得非常有趣的艺术家。此次,宝马艺术车选择与她合作,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事情,也是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一次重要表现。品牌给艺术家创作的自由,艺术家对品牌的不同诠释又增加别样的力量和意趣。
BMW艺术车项目持续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17辆BMW艺术车集合了全球最顶尖的艺术家,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赛道上的艺术传奇。2016年11月19日,在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受邀嘉宾共同见证下,宝马集团董事会管理成员罗伯森博士(Ian Robertson)正式宣布了中国青年艺术家曹斐成为第18辆BMW艺术车的创作者。
这个决定由全球12位杰出博物馆学者、馆长组成艺术顾问团,受宝马集团委托,经过慎重谈论最终选定的。对于这一决定,艺术顾问团也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我们对两位艺术家非常有信心,相信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能够令BMW艺术车更加精彩。曹斐是中国非常具有潜力和胆识的新一代艺术家,我们非常期待她设计的第18辆艺术车能够充分表达出她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创造力。”
BMW Art Car Alexander Calder​
BMW Art Car Alexander Calder

BMW Art Car Frank Stella
BMW Art Car Frank Stella
BMW Art Car Roy Lichtenstein
BMW Art Car Roy Lichtenstein
BMW Art Car Andy Warhol
BMW Art Car Andy Warhol
独一无二的BMW艺术车创作者
 
曹斐第一次接触BMW艺术车的项目是在2014年的夏天,UCCA的田霏雨馆长将艺术车的项目介绍给她,并告诉她成为了下一辆BMW艺术车的创作者。当时曹斐并不了解这个项目,对于这个消息她的情绪从刚开始的懵懂,到惊喜,再到不解。
从BMW艺术车辉煌的历史可以看到,曾与BMW合作的艺术家都是在艺术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大人物,它的传奇色彩超越了很多其它品牌与艺术合作的项目。曹斐对能够成为下一辆艺术车的创作者感到高兴,但她又对BMW选择她的这个决定感到不解。“一般汽车的项目都会选择与男性艺术家合作,汽车的刚性与男性艺术家所表达的艺术有着某种天然的契合度。”曹斐说,“另外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没有车,没有驾驶执照,也不会开车。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找到与BMW汽车的结合之处,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BMW Art Car Ernst Fuchs
BMW Art Car Ernst Fuchs
BMW Art Car Robert Rauschenberg
BMW Art Car Robert Rauschenberg
BMW Art Car M.J.Nelson
BMW Art Car M.J.Nelson
BMW Art Car Ken Done
BMW Art Car Ken Done
BMW Art Car Matazo Kayama
BMW Art Car Matazo Kayama
BMW之前合作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并且有些艺术家本身就是汽车的爱好者。如上一辆BMW艺术车的创作者杰夫·昆斯,他是BMW汽车的粉丝,热爱汽车在路上驰骋的驾驶感和速度感。他所创作的艺术车强调了汽车的速度,由车头向车尾延伸的彩色线条将无形的速度视觉化。艺术家们作为驾驶者,用艺术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驾驶体验。
曹斐认为相对于其他艺术家的驾驶体验,她与汽车的关系就是作为乘客的体验。这是一种新的切入角度,她与汽车有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从这个距离出发也许能为BMW艺术车带来新的思考。
BMW Art Car Cesar Manrique
BMW Art Car Cesar Manrique
BMW Art Car A.R.Penck
BMW Art Car A.R.Penck
根植于生活的汽车与艺术
 
作为一个影像艺术家,曹斐翻查之前看过的一些关于汽车的电影。她发现汽车其实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作为一个移动工具,一个移动空间,能涵盖生活的很多方面。她印象比较深的一部关于汽车的电影《Crash》,1999年另外一位美国女艺术家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将电影里的宣言写在了车身上“你太复杂,你无法应对危险”,然后在车顶上写上“远离我所欲”。曹斐认为参与BMW艺术车创作的3位女性艺术家,包括她自己,都是围绕着她们所关注的社会、生活去表达,汽车成为了她们传达对社会、对车的欲望的道具。
接下来她还提到《回到未来2》这部电影,里面展现了人类对未来,对未来会使用的工具的想象。50年前无人驾驶还是一种想象,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当年的幻想。汽车作为一种生活工具,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欲望。曹斐说:“今天社会还面对很多问题,怎么解决能源,怎么面对未来,我觉得艺术家在创作艺术车的同时也是对未来解决方案的提问。”
BMW Art Car Esther Mahlangu
BMW Art Car Esther Mahlangu
BMW Art Car Sandro Chia
BMW Art Car Sandro Chia
2005年艺术车的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是唯一在艺术车的创作上,没有展现宝马标志的艺术家。他把汽车的外壳去掉,铺满钢管的外壳,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冰柱覆盖的“外衣”。埃利亚松以这样一种独特方式将高级汽车技术和工业设计下的产物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反映出机动性、资源短缺性、可再生能源以及汽车生产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呼唤人们对未来以及能源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如何保护美丽自然环境的思考。
MW Art Car David Hockney
MW Art Car David Hockney
用VR影像诠释第18辆BMW艺术车
 
VR影像技术是曹斐运用在创作的重要媒介,“我尝试用影像的方式去关注车的本身,而不是一个驾驶者的角度,我将汽车视为一个移动空间,通过这个空间去挖掘我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形成一种电影感。”
她的作品里包含了很多她对社会、生活的观察,通过车这个移动空间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她在做整个项目时,并没去思考如何处理汽车的表面,而是思考如何将整个社会的观察融入作品中。曹斐希望让艺术车的观看、分享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转换,而不是只在车的表面做文章。
BMW Art Car Jenny Holzer
BMW Art Car Jenny Holzer
她曾被邀请到华晨宝马的工厂,观看汽车的生产。关于工厂,曹斐的作品中经常用工厂来表现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在这次的BMW艺术车项目中,工厂有着同样的意义。并且她融入了亚洲人的宗教思考与移动空间的关系,通过VR影像去了解中国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BMW Art Car Jeff Koons
BMW Art Car Jeff Koons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